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加速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我国锰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小金属、大用途。”锰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有色金属、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电池、化工、医药、农业、食品等国计民生各个领域。

 

然而,我国锰产业长期面临锰矿资源日益趋紧、产能严重过剩、生产环节和锰渣污染严重、“小散乱”无序发展、原料与制成品价格倒挂等严峻问题。近年来,全国范围开展了多轮锰污染整治及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产能过剩及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依然突出。

 

无锰不成钢,但随着钢铁行业严控产能,市场对电解金属锰、锰硅合金的等锰系产品需求减弱。截至2021年底,我国锰硅合金产能利用率仅为60%左右,部分地区受能耗“双控”影响,产能利用率甚至不足50%。全国40多家电解锰生产企业总产能和产量分别由2020年的257万吨、150万吨下降至2021年的201万吨、130万吨。

 

我国锰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应重塑锰矿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加大矿山整合力度,扶优扶强,兼并重组,打造以大中型规模开采为主,选、冶、加工及综合治理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同时,利用财税、土地、资源等政策杠杆,淘汰落后产能,缩减国内低端冶炼过剩产能,鼓励“走出去”,减少低端锰系产品产量与电解锰出口,转变“资源进口,低端产品出口”的产业发展模式。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锰污染治理和推动锰产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提出,优化调整电解金属锰产业政策,逐步加快淘汰现有1万吨/年以下电解金属锰单条生产线和电解金属锰生产总规模在3万吨/年以下的企业。

 

提高行业集中度,也是解决“小散乱”无序发展的现实需求。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原因,国内涉锰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部分小矿企业工艺技术落后,装备设施老化,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能耗高、矿石消耗大、污染排放高。还有部分小矿企业行情好时蜂拥而上,一旦形势不好就马上停产,普遍盈利能力低,没有能力和资金投入到升级改造和安全环保上来。“小散乱”无序发展,成为锰产业结构调整、破解产能过剩路上的一个突出难题。

 

破解这一难题,除了严控新增产能外,还要下决心杜绝僵尸企业死灰复燃,重点打击未经审批违规建设和非法生产的情况,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同时坚决落实已经制定的政策标准,加大对现行行业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行业准入条件。比如要贯彻落实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达不到清洁生产标准的企业限期整改。

 

内容转自人民网:原标题--金台圆桌:加快锰产业结构调整破解行业发展困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