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决定SSD综合性能的底层架构中,主控芯片为胜负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SSD主控芯片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固态硬盘(SSD)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一般包括主控芯片和 NAND FLASH 存储颗粒。其中主控芯片的作用贯穿SSD全生命周期,主要作用包括数据调度与传输、纠错与可靠性保障、寿命优化、安全防护。在决定SSD综合性能的底层架构中,主控芯片为胜负手。
主控芯片在SSD全生命周期中发挥的作用
作用 | 简介 |
数据调度与传输 | 通过前端接口接收主机指令,并通过后端闪存接口将数据高效写入或读取。 |
纠错与可靠性保障 | 针对TLC/QLC等高密度闪存的特性,主控需运行LDPC纠错算法、RAID冗余校验等,防止数据因物理损耗或电磁干扰而丢失。 |
寿命优化 | 通过FTL(闪存转换层)算法均衡闪存磨损,延长颗粒寿命。 |
安全防护 | 内置硬件级加密模块,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中的机密性。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全球SSD主控芯片消费爆发,预计2025年出货量超4.5亿颗
生成式 AI 浪潮袭来,数据中心市场需求复苏,全球SSD 主控芯片出货量随之增长。2024 年全球 SSD主控芯片出货量约为 3.885 亿颗,较上年同比增长 8%。预计2025年全球SSD主控芯片出货量超4.5亿颗,增速超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消费级和企业级SSD主控芯片温和上扬,工业级SSD主控芯片具备挖掘潜力
SSD主控芯片分为消费级、企业级、工业级。消费级和企业级SSD主控芯片市场占比大,且呈现上扬态势。相比之下,工业级SSD主控芯片出货量较少,主要由于工业级SSD主控尤其强调对复杂场景的精准适配能力,当前尚处于不断突破阶段。未来,随着AI和边缘计算的发展,主控将向更高算力、更智能的算法演进,为工业数字化提供坚实底座,工业级SSD主控前景广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全球 SSD 主控芯片竞争格局多元,中国独立第三方厂商市场地位显著领先
全球 SSD 主控芯片竞争格局多元,主要厂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 NAND 原厂的自研自用厂商,如三星、海力士、美光、Solidigm、铠侠、西部数据等,其主控芯片仅用于自有 NAND 颗粒的模组生产而不单独出售;第二类是非原厂厂商,代表为群联电子,其通过外采 NAND 颗粒搭配自研主控芯片生产模组,同时也会对外销售部分主控芯片;第三类是独立主控芯片厂商,如慧荣科技、联芸科技、瑞昱、得一微等,专注于向市场直接销售主控芯片产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独立第三方厂商已占据全球SSD主控芯片行业半壁江山,其中中国企业市场地位显著领先。根据数据,2024年独立SSD主控芯片厂商TOP3均为中国企业,三者合计占据88%市场份额,其中慧荣科技、联芸科技和得一微市占率分别为52%、25%、10%,市场呈现“一超二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