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农药行业迎政策密集扶持期,全球市场规模实现快速扩张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生物农药分类
主要类别 | 典型产品/活性成分 | 作用机制 |
生物农药(微生物源) | 苏云金孢杆菌(Bt)、白僵菌、绿僵菌等 | 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通过特定产生毒素、寄生、竞争营养位点等方式,特异性抑制获杀灭害虫和病原菌 |
生物农药(植物源) | 除虫菌素、印楝素、苦参碱、鱼藤酮等 | 利用植物体中含有的具有杀虫、杀菌和抗病活性的次生代谢物质,来防致病虫害 |
生物农药(生物化学) | 昆虫信息素(性诱剂等)、植物诱抗剂(香菇多糖等) | 信息素通过干扰害虫交配行为来控制种群数量;诱抗剂通过激活植物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抵御病原菌侵袭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农药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化学农药的滥用、误用等不当使用行为带来的环境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杀伤、生物多样性丧失、害虫抗药性增强、农药残留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在农业绿色转型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趋势下,全球范围内生物农药迎来政策密集扶持期。
欧盟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农业的绿色转型,其有机农业补贴政策通过财政支持的方式,鼓励农民采用有机种植技术和生物农化制品。这一政策直接提升了生物农药在欧洲市场的渗透率,并间接推动了全球范围内对生物农化制品的认可和需求。根据数据,欧洲有机农业面积在过去五年间持续增长,2024 年已超过 1850 万公顷,占世界有机农业土地的 19%。随着有机农业的扩张,生物农药的使用量也随之上升,形成了良性循环。欧盟此前提出的“Farm to Fork”战略旨在大幅度减少欧盟国家对农药和花费的使用,到 2030 年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 50%,将化肥的使用量减少 20%。此外,欧盟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和对化学农药使用的限制,也为生物农药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在生物制品监管方面的政策调整,也为全球生物农药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23 年起,美国 EPA 开始实施一系列针对生物农药的监管豁免条款,简化了生物农药产品的注册流程,并降低了合规成本。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生物农药在欧美市场的准入效率,促进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近年来全球生物农药市场实现快速扩张,销售额由2005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60亿美元,CAGR达15.7%,预计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销售额达80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中国生物农药登记审批进入绿色通道,应用市场走向成熟
中国生物农药行业在政策支持下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0年农业农村部实施了农药登记审批绿色通道管理措施,将生物源农药纳入农药登记审批绿色通道,对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以及通过生物发酵生产的农用抗生素优先安排技术审查,加快登记步伐, 这给生物农药的发展与登记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2025 年初农业农村部推出了农药登记快速评审通道,旨在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重复提交资料的负担。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企业在申请生物农药登记时可以更加灵活地补充材料,从而进一步缩短了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周期。
从国内生物农药批准登记数量和占比看,2017年我国批准登记农药总数为17个,其中生物农药登记量为10个,占比58.8%;2023年我国批准登记农药总数为17个,其中生物农药登记量增长至12个,占比70.6%,较2017年提升11.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应用层面,我国生物农药生产销售数量明显增长。农业部门顺应绿色发展要求,积极加快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物农药生产销售商品量从2015年7.07万吨增至2020年的8.35万吨,增长18.1%。近几年,在品种逐步丰富、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的情况下,国内生物农药生产使用量明显增长,2021年达10.24万吨,2022年国内生物农药销售使用量进一步增长至11.35万吨,同比增速为10.84%。根据此前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到 2025 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需要提高到 55%以上,并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我国生物农药应用市场正逐渐走向成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全球生物农药行业转向多维博弈,中国企业积极抢占技术竞争高地
全球生物农药领域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态势从单一竞争转向多维博弈。海外发达国家凭借深厚的生命科学和化学研究基础,在前沿机理探索和高尖产品开发上持续推进。如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 Tidal Grow AgriScience 利用精准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出基于壳聚糖的多功能生物农药 Tidal Grow Spectra,能有效激活作物免疫系统并防治病虫害; Ascribe Bioscience 积极探索 RNA 干扰技术,开发出能精准沉默特定害虫基因而不影响其他生物的智能农药 Phytalix。此外,以科迪华、UPL、先正达、巴斯夫等为代表的全球领先农药公司,正在通过收购生物科技公司或与其合作的方式,加快布局生物农药市场。
生物农药行业成为新一轮农业技术竞争高地。国内生物农药企业80% 以上都来自传统农药企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快速,目前正加速推进生物农药的创新研发和业务布局,预计未来全球生物农药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
国内生物农药行业代表企业创新研发情况
企业 | 布局情况 |
绿信诺生物 | 绿信诺生物专注于新型小肽生物农药创制研发,建立了国际首个基于AI+合成生物学的高效绿色新型靶向小肽农药创制平台,实现了活性小肽的高效筛选,研发效率提升了100倍以上。通过构建多种底盘细胞进行合成生物学改造,创新性地实现了小肽农药经济化生产,解决了生物农药稳定性差、生产成本高的问题。研发管线覆盖多种产业需求,其中杀虫肽产品,以其超高效的杀虫率、极低的成本、绿色0残留的特性,有望成为行业爆品。创始人及核心研发团队为业内知名青年科学家,是唯一肽领域的AI+、BPAST算法的顶尖团队。近日,绿信诺与A股农药龙头利民股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 AI + 合成生物学制造平台,创制研发、推广应用新型农用小肽生物产品,共同开启新型小肽生物农药市场的广阔前景。 |
硅羿科技 | 硅羿科技作为中国首家RNA生物农药高新技术企业,首创性地搭建了国际上第一个大片段双链RNA AI算法平台,形成全链路生产工艺,研发周期缩短至3-6个月,成本优势突出;公司聚焦于RNA干扰技术研发,开发环境友好型农药,其核心技术能够通过靶向干扰病虫害的mRNA实现精准灭杀,降解周期仅3-4天,显著降低传统化学农药的环境污染与抗药性风险。当前,该技术被纳入国家″十四五″农药优先发展规划,并与国际农化巨头形成竞争,成为国内RNA生物农药领域的技术标杆。公司与国外农化巨头、国内排名靠前的十数家农化企业达成了技术服务和产品合作,并于2024年2月完成了新一轮近亿元融资。 |
慕恩生物 | 慕恩生物以全球最大微生物菌种库(超27万株菌株)和合成生物学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从菌种发掘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平台,深度剖析微生物特性,精准筛选功能菌株,攻克了生物农药作用机制不明、研发难度大的关键技术瓶颈;在市场拓展方面,其微生物菌剂产品已覆盖了2000万亩耕地,年增速达3倍,有力地提升了市场对微生物农药的认知度与接受度,打破了生物农药向市场推广的困局。慕恩生物2024年在资本市场表现出色,共完成了3亿元的C+轮融资,充分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认可,也展现了慕恩生物在微生物发掘和生物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