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烯法工艺正迎来快速发展期,产量占比不断提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氯乙烯(PVC)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聚氯乙烯简称PVC,是由氯乙烯单体(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其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等领域。目前,我国聚氯乙烯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电石法和乙烯法两种。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征,加上电石法工艺发展较早且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该工艺长期在我国聚氯乙烯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具有显著环保优势的乙烯法工艺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电石法与乙烯法对比
对比项目 | 电石法 | 乙烯法 |
主要原材料及单耗情况 | 生产1吨聚氯乙烯需要消耗电石1.45吨-1.5吨,消耗氯化氢气体0.75吨-0.85吨,直接耗电量450千瓦时-500千瓦时。 | 生产1吨聚氯乙烯需要消耗乙烯0.5吨,氯气0.65吨。 |
生产流程 | 利用电石(碳化钙),遇水生成乙炔,将乙炔与氯化氢合成制出氯乙烯单体,再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 | 通过乙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得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 |
生产成本 | 电石占总成本的65%-70%,氯化氢占总成本的14.7%左右,电占总成本5.9%,制造费用占5.6%。 | 原料成本(乙烯和氯气)约占生产成本的60%-65%。在原料成本中乙烯成本占了主要部分。 |
环保性 | 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电石和水反应后会产生大量的电石渣,污染环境等。 | 生产过程较为清洁,产生的污染物较少等。 |
优势 | 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电石来源于煤炭,我国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原材料优势,生产成本和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等。 | 相对环保、环保成本较低;产品质量相对较高。 |
弱势 | 污染大、能耗高;产品质量相对较低。 | 乙烯主要来源于石油,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大,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生产工艺相对复杂。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乙烯法聚氯乙烯产量由350万吨上升至599万吨,增速持续领先于行业整体水平和电石法工艺。这一发展态势直接反映在工艺结构的变化上:乙烯法聚氯乙烯产量在聚氯乙烯市场中的占比由16.88%上升至25.55%,而电石法的占比则相应从83.12%下降至74.4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聚氯乙烯行业产能低速增长,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
近年来,我国聚氯乙烯行业产能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数据显示,其产能由2020年的260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91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80%。从工艺路线来看,电石法和乙烯法产能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电石法产能主要集聚在新疆、内蒙古、山东、陕西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这些区域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为电石法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而乙烯法产能则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天津等沿海地区,这些区域依托完善的石化基础设施和便捷的原料进口渠道,为乙烯法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差异化的区域分布格局,充分体现了两种工艺路线各自依托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特点。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聚氯乙烯行业呈现显著的市场分散特征,未来集中度有望提升
我国聚氯乙烯行业当前呈现显著的市场分散特征。2024年我国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共71家。其中产能规模在50万吨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就有53家,占比74.65%。这些企业的合计产能占行业总产能的49.16%,充分体现出“小而散”的行业格局。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行业CR5仅为23.19%,充分反映出当前聚氯乙烯市场的充分竞争状态和分散化格局。
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更具约束力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该文件不仅为聚氯乙烯行业设定了明确的能效改造时间表,要求到2026年底前应该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还提出了具体的能效标杆指标。在政策组合拳的持续推动下,预计未来几年行业将进入深度调整阶段:一方面,那些能效水平不达标、环保设施不完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落后产能将面临强制性退出;另一方面,随着能效和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将显著提升,新上项目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批要求;同时,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低效产能将逐步被市场自然淘汰。通过这一系列调整优化,行业产能结构将得到显著改善,市场集中度有望实现稳步提升。
我国聚氯乙烯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2年3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 |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产能,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推进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加大含盐、高氨氮等废水治理力度,推进氨碱法生产纯碱废渣、废液的环保整治,提升废催化剂、废酸、废盐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推进(聚)氯乙烯生产无汞化。 |
2023年6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 | 对本次增加的乙二醇,尿素,钛白粉,聚氯乙烯,精对苯二甲酸,子午线轮胎,工业硅,卫生纸原纸、纸巾原纸,棉、化纤及混纺机织物,针织物、纱线,粘胶短纤维等11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
2023年8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推进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甲醇、合成氨、磷铵、电石、烧碱、黄磷、纯碱、聚氯乙烯、精对苯二甲酸等行业加大节能、减污、降碳改造力度。 |
2024年5月 | 国务院 |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 严控炼油、电石、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氯乙烯产能,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新建和改扩建石化化工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用于置换的产能须按要求及时关停并拆除主要生产设施。 |
2024年5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 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 节能减污降碳改造。采用高效催化、生物催化、超重力反应、膜极距及氧阴极离子膜电解、半水法工艺或二水-半水法磷酸生产等效率提升技术,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热集成精馏、换热网络系统优化、半废锅流程等节能技术,直接氧化法环氧氯丙烷、无汞触媒生产聚氯乙烯、资源综合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升级。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聚氯乙烯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明显减弱,多家企业产品毛利率为负
自2022年起,受终端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与行业产能持续扩张的双重影响,聚氯乙烯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进而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行,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明显减弱。进入2024年,在房地产需求疲软和产量持续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国内聚氯乙烯市场价格进一步下探,跌至近6年来的最低点。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国内聚氯乙烯主流成交价格已降至约4900元/吨,全年跌幅超过14%。从生产成本来看,截至2024年11月29日当周,电石法聚氯乙烯全国平均生产毛利为-627元/吨,较上月扩大亏损431元/吨;乙烯法全国平均生产毛利为-504元/吨,较上月扩大亏损111元/吨,全行业普遍陷入亏损困境。
从企业经营情况看,2024年包括湖北宜化、华塑股份、北元集团、三友化工、氯碱化工等在内的多家企业聚氯乙烯业务均呈现营收负增长与毛利率为负的双重压力,且多数企业毛利率较上年进一步下滑。例如:湖北宜化实现聚氯乙烯营业收入41.30亿元,同比减少8.59%,毛利率为-8.79%,较上一年减少0.05个百分点;华塑股份聚氯乙烯营业收入为29.29亿元,同比下降8.17%,毛利率为-21.78%,较上一年减少9.6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行业龙头的中泰化学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2024年聚氯乙烯业务实现营收110.89亿元,同比增长9.62%,毛利率达到12.91%,同比提升4.55个百分点,成为行业中为数不多保持盈利的企业。
2024年我国部分化工企业聚氯乙烯业务营业收入及毛利率情况
企业简称 | 聚氯乙烯营业收入(亿元) | 同比增长 | 聚氯乙烯毛利率情况 |
中泰化学 | 110.89 | 9.62% | 毛利率为12.91%,较上一年增加4.55个百分点 |
湖北宜化 | 41.30 | -8.59% | 毛利率为-8.79%,较上一年减少0.05个百分点 |
华塑股份 | 29.29 | -8.17% | 毛利率为-21.78%,较上一年减少9.65 个百分点 |
北元集团 | 67.59 | -7.87% | 毛利率为-2.89%,较上一年增加 1.13 个百分点 |
新疆天业 | 64.49 | 1.40% | 毛利率为-0.96%,较上一年增加增加4.33个百分点 |
君正集团 | 45.46 | -3.12% | 毛利率为10.45%,较上一年增加4.44个百分点 |
三友化工 | 21.41 | -1.75% | 毛利率为-20.47%,较上一年减少 5.78 个百分点 |
嘉化能源 | 17.31 | 0.20% | 毛利率为-2.81%,较上一年减少3.26个百分点 |
氯碱化工 | 25.41 | -23.92% | 毛利率为-8.51%,较上一年减少5.9个百分点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注:嘉化能源聚氯乙烯数据为聚氯乙烯(氯乙烯)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