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受益于汽车轻量化驱动 一体化技术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前言:

在新能源汽车通过减重提升能效的需求日益增长下,铝合金材料持续向电车部件渗透,使得车用铝合金使用量快速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车用铝合金分为铝压铸、铝挤压、轧制材、铝锻件,其中压铸工艺可更好地满足汽车制造对于轻量化和高性能的需求,为目前车用铝合金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

国内共有3000余家企业参与车用铝压铸市场竞争,其中体量较大仅数十家,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当前国内铝压铸企业正积极布局一体化压铸,多家车企也已将一体化压铸从技术验证阶段推向规模化生产,推动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渗透率明显提升。一体化压铸铝合金技术在汽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也将推动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高质量发展。

汽车轻量化需求车用铝合金使用量快速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汽车轻量化是指在保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车身质量。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测算,汽车重量每降低 100kg,燃油车每公里可以节约0.5L 燃油,在汽油车减重 10%与 20%的情况下,能效分别提升 3.3%与 5.0%。新能源汽车减重对于能耗提升更加显著,电动车减重 10%与 20%的情况下,能效分别提升 6.3%与 9.5%。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车用压铸铝合金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在新能源汽车通过减重提升能效的需求日益增长下,铝合金材料持续向底盘悬架、轮毂和刹车、电池系统、传动系统、热交换系统、车身、车身封闭装置、防撞系统等电车部件渗透,使得车用铝合金使用量快速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在新能源汽车通过减重提升能效的需求日益增长下,铝合金材料持续向底盘悬架、轮毂和刹车、电池系统、传动系统、热交换系统、车身、车身封闭装置、防撞系统等电车部件渗透,使得车用铝合金使用量快速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数据,2021-2024年我国车用铝合金使用量由323万吨增长至538万吨,预计2025-2030年我国车用铝合金使用量由590万吨增长至867万吨。

根据数据,2021-2024年我国车用铝合金使用量由323万吨增长至538万吨,预计2025-2030年我国车用铝合金使用量由590万吨增长至867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按车用铝合金件加工单价40元/KG计算,2021-2024年我国车用铝合金市场规模由1291亿元增长至2151亿元,预计2025-2030年我国车用铝合金市场规模由2361亿元增长至3468亿元。

按车用铝合金件加工单价40元/KG计算,2021-2024年我国车用铝合金市场规模由1291亿元增长至2151亿元,预计2025-2030年我国车用铝合金市场规模由2361亿元增长至3468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压铸为车用铝合金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市场占比接近80%

分工艺来看,车用铝合金分为铝压铸、铝挤压、轧制材、铝锻件,其中压铸工艺较传统铸造密度更高,使得铝合金材料能够高效地转化为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汽车零部件。通过压铸技术,铝合金材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得以紧密结合,形成坚固耐用的部件,可更好地满足汽车制造对于轻量化和高性能的需求。

车用铝合金成型工艺原理及特点

成型工艺 原理 特点
压铸 将熔融合金在高压、高速条件下填充模具型腔,并在高压下冷却成型 较传统铸造密度更高、尺寸精密、加工余量小,可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但制件中间易产生气孔,常用于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制件
锻造 热锻:对铝坯料进行加热,再利用压力机按模具形状对铝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尺寸冷锻:不加热毛坯进行的锻造 力学性能好、强度高,常用于受力及安全部件
挤出 铝锭等原材料在熔炉中熔融后,经过挤出机挤压到模具流出成型 可生产截面复杂、壁薄等特点的零件,使零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高、强度较高
冲压 将原材料用冲床等机器通过施加外力将半成品做成成品 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适用于零件厚度相当的板材成型,常用于汽车车身覆盖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压铸为车用铝合金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市场占比达77%,远超过铝挤压(10%)、轧制材(10%)和锻造材(3%)。

目前,压铸为车用铝合金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市场占比达77%,远超过铝挤压(10%)、轧制材(10%)和锻造材(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车用压铸铝合金行业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格局分散

我国压铸行业主要竞争者分为外资压铸企业、国内整车厂商附属压铸企业和独立的内资压铸企业三类。

第一类外资压铸企业以在大型、精密、复杂压铸件设计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保持核心竞争力,如华域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开发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等;第二类国内整车厂商附属压铸企业通常为大型汽车集团指定汽车零部件试制基地和生产企业,如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东风(十堰)有色铸件有限公司;第三类独立的内资压铸企业以其技术研发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全方位服务优势等市场竞争力在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与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爱柯迪、旭升集团等。

国内主要第三方车用铝合金压铸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 主要业务及产品 客户群体 2024Q1-Q3营收(亿元) 2024Q1-Q3 归母净利润(亿元) 是否上市公司
广东鸿图 发动机缸体、缸盖、变速器壳体、转向系统零部件、底盘结构件等 特斯拉、比亚迪、广汽新能源、蔚来、小鹏、理想、丰田、本田、日产、通用、福特、奔驰、大众、沃尔沃等 56.0 2.7
爱柯迪 主要产品为转向、雨刮系统等汽车产品,向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汽车视觉系统等 法雷奥、博世、麦格纳、大陆、蒂森克虏伯、蜂巢易创、宁德时代、蔚来、理想等 67.5(2024 年营收) 9.4(2024 年归母净利润)
文灿股份 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主要应用于中高档汽车的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底盘系统及其他汽车零部件 采埃孚、威伯科、麦格纳等全球知名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商,以及通用汽车、奔驰、长城汽车、大众、特斯拉、吉利、蔚来、比亚迪等整车厂商 47.0 1
旭升集团 主要从事精密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和工业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变速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特斯拉、北极星、采埃孚、宝马、宁德时代、广汽、法雷奥西门子等 32.7 3.2
美利信 主营通信领域和汽车领域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通信领域:华为、爱立信等通信设备龙头;汽车领域:一汽股份、特斯拉(Tesla)、神龙汽车、沃尔沃、东风汽车、长安、比亚迪、采埃孚等 25.9 -0.5
重庆渝江 是集自主研发、设计、模具制造、压铸生产、机加工、装配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具有年产 5 万吨铝合金压铸件生产能力 公司客户分布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英国、瑞典、德国等多个国家 - -
瑞通精工 主要专注于汽车零部件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为汽车变速器箱体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茂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沃克齿轮有限公司等 - -
博大科工 主营业务为汽车轻量化 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 索恩格、法雷奥、电装、格拉默、博世等全球领先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国内共有3000余家企业参与车用铝压铸市场竞争,其中体量较大仅数十家,市场竞争格局分散。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CR5为11.9%,其中广东鸿图、旭升集团、文灿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分别占比4.5%、2.1%、2.0%、1.9%、1.4%。

目前国内共有3000余家企业参与车用铝压铸市场竞争,其中体量较大仅数十家,市场竞争格局分散。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CR5为11.9%,其中广东鸿图、旭升集团、文灿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分别占比4.5%、2.1%、2.0%、1.9%、1.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一体化技术受市场青睐,将推动车用压铸铝合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压铸铝合金技术是一种前沿的制造工艺,凭借其独特的一次压铸成型能力,将众多单独、分散的铝合金部件精妙地集成,进而打造出1-2个大型铝铸件。一体化压铸铝合金技术深受汽车制造行业的青睐,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中,一体化压铸铝合金技术轻量化和提效降本优点显著。

当前国内铝压铸企业正积极布局一体化压铸,多家车企也已将一体化压铸从技术验证阶段推向规模化生产,推动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渗透率明显提升。一体化压铸铝合金技术在汽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也将推动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高质量发展。

国内铝压铸企业布局一体化压铸进展

零部件厂 大型压铸机计划采购数量(台) 大型压铸机实际进厂规格(台) 大型压铸机数量数量(台) 备注
文灿股份 7,000T*3、9,000T*5 6,000T*2;7,000T*3;9,000T*4 9 截至 2024H1 公司共有 6,000T 压铸机 2 台、7,000T 压铸机 3台,9,000T 压铸机 4 台
拓普集团 7,200T*6 7,200T*6 6 已根据 7,200T 压铸机进行产品研发,配套高合系列车型
广东鸿图 12,000T*1、 规划6 台 6,000T 以上 7,000T*1;9,000T*1;12,000T*1 3 已有 6,800T 底盘一体化结构件产品下线,计划向力劲采购包括 2 套12,000T 在内的 8 套大型及超大型智能汽车铝合金零部件单元
多利科技 6,100T*3;9,200T*1 6,100T*1;9,200T*1 2 2023 年 9 月收到国内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定点意向书,确认昆山达亚为客户某项目的后地板铸件供应商,提供一体化压铸后地板零部件
美利信 10 台左右 6,600T和 8,800T 8,800T*1;7,000T*1 2 目前有一台 8,800T、一台 7,000T 超大型压铸机在进行生产或试制
爱柯迪 6,100T*2、8,400T*2 6,000T*1 1 根据 爱柯迪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环评信息显示,公司拟为该产业园购入 45 台压铸机,其中包括 2 台 8,400T、2 台 6,100T 等
泉峰汽车 6,100T*2、8,400T*2 5,000T*1 1 目前规划的主要大型压铸机都在安徽马鞍山生产基地,其中5,000T 压铸机已经进厂
嵘泰股份 9,000T*3 9,000T*1 1 第一台力劲 9,000T 压铸单元如期完成安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各车企一体化压铸相关车型布局规划

主机厂 业务进度
特斯拉 2015 年,成功开发免热处理材料2020 年 8 月,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工厂成功实现 Model Y 6,000T 一体化压铸后地板总成量产2021 年 5 月,特斯拉前舱一体化总成铸件试制已下线2023 年底,cybertruck 将量产,采用 9,000T 压铸机,一体化压铸后底板
蔚来 2021 年 10 月,和帅翼驰合作的免热处理材料开发成功2022 年 4 月,蔚来 ET5 后底板样件下线,9 月 ET5 正式交付2023 年 5 月,改款 ES6 上市,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2023 年 6 月,改款 ES8 开始交付,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
小鹏 2022 年 1 月,小鹏签约广东鸿图,全球首台 12,000T 一体化压铸单元2022 年 6 月,小鹏汽车向广东鸿图发出某车型底盘一体化结构件产品的定点2023 年 4 月,小鹏发布扶摇架构,采用一体化压铸前后总成2023 年 6 月,小鹏 G6(一体化压铸前机舱+后底板)正式上市2023 年底,小鹏 X9(MPV,12,000T 一体化压铸)车型上市2024年Q4,小鹏 P7+上市,应用一体化前舱及后地板
理想 2022 年 4 月,天津雄邦宣布北京某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 9,000T 一体化压铸后地板顺利试产2024年Q1,首款一体化压铸车型 MEGA(一体化压铸后地板)量产交付
问界 2023Q4,采用一体化后底板的新车型 M9 发布
奇瑞&华为 2023Q4,智界 S7 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
小米 2023 年 12 月,小米 SU7 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利用 9,100 吨压铸机量产后底板,2024H1 上市
吉利 2023 年 1 月,极氪 009(9,000T 后底板)正式开启交付
长安 2023 年 CTV 电池底盘一体化集成、一体压铸等技术已进入工程实现阶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能源车普及加速汽车车灯行业高附加值产品渗透 市场将进一步头部企业倾斜

新能源车普及加速汽车车灯行业高附加值产品渗透 市场将进一步头部企业倾斜

相比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更快、科技感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推广、普及对车灯产品的升级、高附加值车灯产品的渗透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高附加值车灯产品需求增多,我国汽车车灯市场快速扩容。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皮卡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是汽车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我国皮卡销量稳定,2021-2024年保持在51-55万辆之间。2024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再次强调“推动取消皮卡进城限制”重要性,各城市纷纷响应,带动我国皮卡市场显著增长。根据数据,2025年1-6月我国皮卡销量达30.7万辆,同比增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汽车是汽车检测的唯一应用领域,因此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主要是受汽车市场发展影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检测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

2025年08月07日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目前国产厂商已取得不错成果,其中弗迪依托比亚迪集团车型矩阵优势,已跻身行业第二梯队;柳州双英、广州华智等区域厂商则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特定车型配套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数据,2022年国内汽车座椅市场中华域系占比达28%;销量前50名车型的座椅配套数据显示,2024年本土厂商份额提升至38.9%。

2025年08月06日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随着高等级自动驾驶对于传感器要求的不断提升,激光雷达将作为传统传感器的重要补充,支撑自动驾驶的信息获取。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正高速扩张,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5.2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6.32亿美元,CAGR达38.0%。

2025年08月04日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当前,各国政府和国际车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有望汽车差速器行业需求核心增量市场。“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绿色交通对于节能减排、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具有战略作用,促使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出台政策法规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