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下游房地产行业发展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水泥行业负重前行,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产量接连下滑。同时其价格步入下行通道,盈利空间也逐步被压缩。在此背景下,2024年我国水泥行业上市企业业绩普遍承压,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天山股份、宁夏建材、亚洲水泥等企业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下降。在政策推动和环保约束趋严的背景下,我国水泥行业正加速分化。同时行业并购整合显著提速,2024年我国水泥企业完成的并购案例合计涉及金额同比增长80.17%。
1.下游房地产行业发展低迷,水泥产量接连下滑
水泥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下游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建设等领域。其中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水泥的主要需求来源。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保持正向增长,2024年约为4.4%。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其市场持续低迷。数据显示,自2022年起,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逐渐下滑,2024年约为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58%;同时房地产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也纷纷下降,2024年分别为733247.36万平方米、73743.21万平方米和97385.0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12.54%、26.13%和12.8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我国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正向增长,但对水泥需求的支撑作用不强。而房地产行业的低迷对水泥需求拖累较大。受此影响,我国水泥行业负重前行,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产量接连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水泥产量下降至18.25亿吨,同比减少9.7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水泥价格步入下行通道,盈利空间逐步被压缩,上市企业业绩普遍承压
受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的影响,其价格步入下行通道。同时叠加煤炭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其盈利空间也逐步被压缩。数据显示,我国水泥市场平均价格自2022年起持续下跌,2024年降至384元/吨,同比下跌2.54%;水泥行业利润总额降至250亿元左右,比2020年减少近1600亿元。在此背景下,2024年我国水泥行业上市企业业绩普遍承压,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天山股份、宁夏建材、亚洲水泥等企业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下降;山水水泥和西藏天路等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上升但亏损;福建水泥、万年青等企业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或下滑。
数据来源:数字水泥网、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协会、湖南省怀化市水泥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注:2024年数据为测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
业绩情况 |
企业简称 |
业绩情况 |
中国建材 |
营业收入1813亿元,同比下滑13.76%;归母净利润23.87亿元,同比下降38.2%。 |
|
营业收入910.3亿元,同比下滑35.51%;归母净利润76.96亿元,同比下降26.19%。 |
||
天山股份 |
营业收入869.95亿元,同比下降18.98%;归母净利润-5.984亿元,同比下降130.45%。 |
|
营业收入230.38亿元,同比下滑9.8%;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67.2%。 |
||
宁夏建材 |
营业总收入86.53亿元,同比减少16.87%,归属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减少18.82%。 |
|
亚洲水泥(中国) |
营业收入58.85亿元,同比下降20.76%;归母净利润-2.637亿元,同比下降348.55。 |
|
塔牌集团 |
||
青松建化 |
营业收入43.28亿元,同比减少3.60%;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减少23.68%。 |
|
四川双马 |
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下降11.87%;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下降68.61%。 |
|
冀东水泥 |
营业收入252.87亿元,同比下降10.44%;归母净利润-9.91亿元,同比增长33.86%。 |
|
山水水泥 |
营业收入145.1亿元,同比减少19.91%;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84.09%。 |
|
西藏天路 |
营业收入31.38亿元,同比减少23.40%;归母净利润-1.043亿元,同比增长80.41。 |
|
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或下降 |
预计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7亿元至2.3亿元。 |
|
万年青 |
预计2024年1至12月业绩大幅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0万元至1800万元,同比下降94.75%至92.13%。 |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报、快报及业绩预告等、观研天下整理
3.政策推动下,我国水泥行业正经历深度变革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水泥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水泥行业属于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2020年全国水泥能耗约2亿吨标准煤,排放大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是制造业中仅次于钢铁行业的排放大户。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通过严格执行水泥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降碳等方式,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如2021年《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严控水泥等高碳项目投资,新建项目严格执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2022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熟料单位综合能耗下降3%以上;2024年《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划定红线,要求2025年底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能效标杆水平产能占比提升至30%。政策推动下,我国水泥行业正经历深度变革。一方面,产能置换机制与超低排放改造双管齐下,推动企业通过燃料替代、碳捕集利用、智能化改造等创新路径,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另一方面,能效“红线”等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同时能够提升行业集中度和低碳转型速度。
我国水泥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1年9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严控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石化等高碳项目投资,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和组织方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
2021年11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 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区域钢铁、燃煤机组、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 |
2021年12月 | 国务院 |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 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 |
2022年7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 严格执行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置换政策,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到2025年,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下降3%以上。到2030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突破玻璃熔窑窑外预热、窑炉氢能煅烧等低碳技术,在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改造建设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低碳生产线,实现窑炉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产业化示范。 |
2022年1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 | 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 “十四五”期间,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严格落实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加大对过剩产能的控制力度,坚决遏制违规新增产能,确保总产能维持在合理区间。 |
2022年12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水利部 | 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 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 |
2023年6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 | 对此前明确的炼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烧碱、纯碱、电石、乙烯、对二甲苯、黄磷、合成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水泥熟料等25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
2023年8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 | 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2023—2024年,建材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是:行业保持平稳增长,2023年和2024年,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5%、4%左右。绿色建材、矿物功能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主要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以上,水泥、玻璃、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15%,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 |
2024年5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 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2024—2025年,通过实施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5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00万吨。到2030年底,水泥行业产能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大幅提升,整体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结构更加优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
2024年5月 | 国务院 |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 严格落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置换。到2025年底,全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水泥、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50%左右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
2024年9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 | 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水泥行业正加速分化,并购整合频现,集中度持续上升
在政策推动和环保约束趋严的背景下,我国水泥行业正加速分化。中小企业因技术升级成本高企、碳排放管理压力加剧,叠加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生存空间持续压缩。而头部企业依托规模优势,通过智能化改造、绿色技术创新以及供应链优化,持续巩固核心竞争力。
同时,水泥行业并购整合显著提速。据水泥大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水泥企业完成的并购案例合计涉及金额64.25亿元,同比增长80.17%,为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2025年其并购整合继续,已有冀东水泥、金隅集团、西部水泥等企业披露收购计划。这一趋势的背后是企业多重战略考量:一是应对行业下行压力,通过并购获取增效资产并优化产能布局。二是延伸产业链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如冀东水泥围绕水泥产业链并购的目标主要为熟料、骨料等资产;华新水泥等企业则聚焦出海,通过收购海外资产业务,实现海外业务拓展。三是区域市场整合提升话语权,如冀东水泥收购双鸭山新时代水泥后,东北市场控制力将显著增强,进而推动区域价格协同机制落地,减少恶性竞争。在市场出清与资源整合双向驱动下,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24年CR10突破60%。
2025年1月-4月我国水泥企业并购事件
收购方 | 被收购方 | 详情 |
冀东水泥 | 恒威水泥 | 2025年1月14日冀东水泥披露,子公司拟4.28亿元收购恒威水泥及其关联企业股权 |
金隅集团 | 宏鹏商砼 | 2025年1月14日金隅集团披露,控股子公司拟以3417.84万元收购宏鹏商砼90%股权。 |
西部水泥 | CILU | 西部水泥发布公告,于2025年1月27日,本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WIH Cement与HM卖方群, HM AG及本公司订立HM购股协议。 |
华新水泥 | ITATUBA PARTICIPATES LTDA 公司、 ITATUBA PARTICIPATES LTDA 公司 | 2025年3月18日,华新水泥发布公告。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革新(海南)投资有限公司完成了对 ITATUBA PARTICIPATES LTDA 公司100%股权及 EMBU S.A. ENGENHARIA E COMERCIO 公司40%股权的收购。 |
中材水泥 | CJO水泥公司 | 中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4月15日在突尼斯宰格万省举行收购CJO水泥公司资产交接仪式。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