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渗透率仍偏低 行业并购整合频现

前言: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国内听力受损老年人的数量也随之上升,再加上听力受损人群年轻化以及政策推动,我国助听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8.4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71.3亿元。不过,我国助听器渗透率仍然偏低,市场需求远未饱和,未来行业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助听器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国外企业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我国助听器行业并购整合频现,瑞士索诺瓦集团、丹麦Demant集团、意大利安湃声集团等国外企业通过收购本土渠道强化市场控制,可孚医疗等助听器企业亦通过资本运作完善产业布局,加速产业整合。

1.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助力器行业发展带来广阔需求空间

助听器是一种辅助听障患者使用的小型扩音设备,用以改善患者的听力。作为改善听障患者听觉功能的核心康复设备,助听器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凸显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老年人听力损失的趋势与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听力损失的风险也将显著增加,听力受损老年人的数量也随之上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老年听力损失群体规模达1.2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而该比例在75岁以上老年人中上升至1/2。

助听器是一种辅助听障患者使用的小型扩音设备,用以改善患者的听力。作为改善听障患者听觉功能的核心康复设备,助听器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凸显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老年人听力损失的趋势与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听力损失的风险也将显著增加,听力受损老年人的数量也随之上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老年听力损失群体规模达1.2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而该比例在75岁以上老年人中上升至1/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暖风频吹,为助听器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推出助听器行业支持政策,为其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如《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重点普及助听器、助视器、假肢等残疾人急需的辅助器具,有利于助听器渗透率上升;《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高端助听器等交流通讯产品,促进助听器向高端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丰富助视、助听和辅助阅读类产品供给,利好助听器丰富产品供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 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则明确推动助听器等传统功能代偿类康复辅助器具升级,助力助听器产品性能提升。

我国助听器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6年8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 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个性化适配,重点普及助听器、助视器、假肢等残疾人急需的辅助器具。
2019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等五部门 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展智能助视器、高端助听器、辅助阅读和发声、适老化的计算机软硬件和手机应用程序等交流通讯产品。
2022年10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将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等纳入《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022年11月 市场监管总局 中央网信办等十八部门 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 提高轮椅、助行机器人等康复辅助器具智能化程度,丰富助视、助听和辅助阅读类产品供给。
2024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 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推动助听器、矫形器、拐杖、假肢等传统功能代偿类康复辅助器具升级,发展智能轮椅、移位机、康复护理床等生活照护产品。
2024年10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听力健康核心信息的通知 对于存在听力损失并影响日常交流的老年人,应尽早进行规范的助听器验配或人工耳蜗植入等干预,辅以听力康复训练并定期跟踪复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助听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渗透率仍然偏低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内听力受损老年人的数量也随之上升,再加上听力受损人群年轻化以及政策推动,我国助听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8.4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71.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19%。不过,受专业验配服务覆盖不足、产品价格高企、消费者认知不足等因素限制,我国助听器渗透率仍然偏低,仅有5%左右,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超30%的渗透率。由此可见,我国助听器市场需求远未饱和,未来行业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内听力受损老年人的数量也随之上升,再加上听力受损人群年轻化以及政策推动,我国助听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8.4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71.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19%。不过,受专业验配服务覆盖不足、产品价格高企、消费者认知不足等因素限制,我国助听器渗透率仍然偏低,仅有5%左右,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超30%的渗透率。由此可见,我国助听器市场需求远未饱和,未来行业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数据来源:锦好医疗招股说明书、制造业排名数据库、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锦好医疗招股说明书、制造业排名数据库、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助听器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行业并购整合频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助听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我国助听器行业起步较晚,技术积淀相对薄弱,本土企业主要聚焦中低端市场。以瑞士索诺瓦、瑞声达听力、斯达克听力等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凭借着技术成熟、产品创新能力强、验配服务网络分布广泛等优势,占据国内助听器市场大部分的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不过,近年来锦好医疗、厦门新声、华弘科技、可孚医疗等本土企业加速技术攻坚,不断优化渠道网络布局,持续开拓助听器中高端市场,国产替代进程正不断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我国助听器行业并购整合频现。一方面,瑞士索诺瓦集团、丹麦Demant集团、意大利安湃声集团等国外企业通过收购本土渠道强化市场控制。如瑞士索诺瓦收购海之声集团、丹麦Demant集团收购声望听力、意大利安湃声集团收购山西康之声、河南听友之声等;另一方面,可孚医疗等助听器企业亦通过资本运作完善产业布局,加速产业整合。如可孚医疗在2024年陆续完成湖南泽聆、上海天籁之音、北京聆韵的并购。

2022-2024年我国助听器部分收购事件

收购方

时间

被收购方

瑞士索诺瓦集团

2022

海之声集团

丹麦Demant集团

2022

声望听力

意大利安湃声集团

2023

山西康之声

2023

河南听友之声

2023

福州听安

可孚医疗

2022

成都益耳

2024

上海天籁之音

北京聆韵

湖南泽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再生材料类型日益丰富,成为注射类医美赛道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55亿元,2021-2024年CAGR为109%。预计2030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151亿元,2024-2030年CAGR达18%。

2025年10月02日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核心耗材——血液透析管路,直接关乎百万患者的“生命线”。当前,在庞大且持续增长的ESRD患者基数、远未饱和的透析治疗率、以及国家层面对基层血透服务普及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30年将超过60亿元。

2025年10月01日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中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医学体系之一。与西医相比,中医副作用小、更注重预防保健和长期健康管理,尤其是慢性病的管理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率上升,截至2025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35%-45%,管理人群规模约5-6亿。

2025年09月30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小核酸药物主要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优势,在精准靶向给药的同时,显著提升慢病患者依从性,打开潜在临床需求。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到52.4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