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行业:尚未形成龙头企业 人形机器人将推动市场需求上升

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强度极高的高性能纤维材料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是目前工业化高性能纤维材料中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是分子量在100万以上的聚乙烯树脂所纺出的纤维(普通聚乙烯的分子量一般在4-12万),其断裂伸长率高于碳纤维和芳纶,柔韧性好,在高应变率和低温下力学性能依然良好,抗冲击能力优于碳纤维、芳纶等。

UHME-PE与其他高性能纤维性能对比

性能指标

密度(g/cm3)

强度(GPa)

模量(GPa)

断裂伸长率%

分解温度℃

使用温度℃

UHME-PE

0.97

2.603.80

87.0172.0

3.5

140

<90

碳纤维

1.80

3.57.0

230460

0.51.4

3700

2000

对位芳纶

1.44

2.703.30

70.0120.0

2.4

570

250

间位芳纶

1.38

0.550.66

13.816.6

20.022

430

204

E-玻璃纤维

2.54

3.45

73.0

4.5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行业在军工装备领域产量超万吨

随着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军事冲突不断,军事装备及用品消费需求增长,带动UHMW-PE纤维消费需求明显上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对应用在国防军工装备领域的UHMW-PE纤维的消费需求较大,2023年产量达到13300吨。

随着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军事冲突不断,军事装备及用品消费需求增长,带动UHMW-PE纤维消费需求明显上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对应用在国防军工装备领域的UHMW-PE纤维的消费需求较大,2023年产量达到13300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UHMW-PE行业产能较为分散,尚未形成较大的行业龙头

从企业产能分布来看,截至目前,全球只有荷兰DSM、美国 Allied、日本东洋纺公司和三井公司等企业拥有UHMW-PE专利技术并形成规模化生产。而我国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改进,2013年扬子石化研究院开始了锂电池隔膜UHMW-PE 专用料的工业化研发,并于2017年首次实现UHMW-PE隔膜专用料的工业化试生产,打破该产品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

近年来,随着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UHMW-PE行业发展迅速,截至2024年8月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产产能约为25万吨/年,在建产能34万吨,拟新建产能约48万吨/年,但UHMW-PE产能较为分散,尚未形成较大龙头企业。

截至20248月我国UHMW-PE产能情况

生产企业

生产地

已建产能(万吨/)

在建产能(万吨/)

拟建产能(万吨/)

塞拉尼斯(南京)

江苏南京

3.5

/

/

河南沃森

河南濮阳

3

/

/

安徽丰达新材料

安徽淮南

3

/

/

中玺新材料(安徽)

安徽安庆

2.5

/

/

斯尔邦石化(东方盛虹)

江苏连云港

2

/

/

扬子石化

江苏南京

2

/

/

大庆石化

黑龙江大庆

1.6

/

/

燕山石化

北京

1.5

/

/

上海联乐化工

上海

1.1

/

/

九江中科鑫星

江西九江

1

5

/

辽阳石化

辽宁辽阳

1

/

/

平原信达化工

山东德州

1

/

/

南京金陵塑胶化工

江苏南京

1

/

/

湖北昱泓

湖北黄冈

0.8

2

/

天津石化

天津

/

10

/

裕龙石化

山东烟台

/

10

/

中国化学

陕西榆林

/

5

/

联泓化学

山东枣庄

/

2

/

兰州石化

甘肃兰州

/

/

11

盛虹石化

台州+舟山

/

/

10+5

卫星化学

江苏连云港

/

/

5

蒲洁能化

陕西渭南

/

/

4

新加坡桐砚公司

天津

/

/

4

诚志股份

山东青岛

/

/

4

宝丰能源

新疆昌吉

/

/

3

兖矿鲁南化工

山东枣庄

/

/

2

合计

/

25

34

4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行业消费量持续上升,人形机器人将推动产业需求上升

UHMW-PE的比强度是优质钢材的15倍,是玻璃和尼龙66的4倍,是碳纤维的2.6倍,芳纶纤维的1.7倍。UHMWPE具有的超高强度、低密度、耐磨损、耐低温、耐紫外线、抗屏蔽、柔韧性好以及耐强酸强碱化学腐蚀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海洋产业、安全防护、体育器材、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总消费量约为43.22万吨,同比增长54.36%,主要增长来源为纤维和电池隔膜产品。对于机器人材料而言,UHMW-PE 可以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手部腱绳传导材料。未来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 UHMW-PE 材料的应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快速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总消费量约为43.22万吨,同比增长54.36%,主要增长来源为纤维和电池隔膜产品。对于机器人材料而言,UHMW-PE 可以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手部腱绳传导材料。未来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 UHMW-PE 材料的应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