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装载机总销量回升 内外销规模差距收窄 行业电动化进程加快

前言

随着房地产政策持续利好和万亿国债加大基建投入,2024年我国装载机内需有所改善,再加上出口市场强劲拉动,其总销量迎来回升,同比增长4.14%。长期以来,我国装载机都以内销为主,但近年来,其内外销规模差距正在不断收窄。同时其出口销量持续上升,占总销量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值得一提的是,近3年我国装载机电动化进程不断加快,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突破1万台大关,渗透率达到10.37%。此外,我国装载机行业集中度高,2022年CR4达到76%,且市场呈现柳工、龙工、临工、徐工四大寡头垄断竞争格局。

1.我国装载机总销量回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装载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我国装载机行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主要以仿制为主,技术水平较低;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装载机行业走向自主化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到1980年,其产量达到1553台;其后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载机产品自主研发水平不断提升,质量水平持续提高,到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装载机制造国和消费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

从总销量来看,2016-2021年,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矿山和房地产以及出口等市场推动,我国装载机总销量持续上升,由 67375台增长至140509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84%;其后,受房地产低迷、基建项目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装载机内需减少,带动其总销量逐渐下跌,2023年降至103912台,较2021年高峰期减少36597台,增幅超过20%;不过,随着房地产政策持续利好和万亿国债加大基建投入,2024年我国装载机内需有所改善,再加上出口市场强劲拉动,其总销量迎来回升,达到108209台,同比增长4.14%。

从总销量来看,2016-2021年,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矿山和房地产以及出口等市场推动,我国装载机总销量持续上升,由 67375台增长至140509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84%;其后,受房地产低迷、基建项目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装载机内需减少,带动其总销量逐渐下跌,2023年降至103912台,较2021年高峰期减少36597台,增幅超过20%;不过,随着房地产政策持续利好和万亿国债加大基建投入,2024年我国装载机内需有所改善,再加上出口市场强劲拉动,其总销量迎来回升,达到108209台,同比增长4.14%。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装载机内外销规模差距正在不断收窄,出口销量持续上升且占比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装载机都以内销为主,但近年来,其内外销规模差距正在不断收窄。具体来看,自2020年起我国装载机国内销量不断下跌,2023年降幅甚至超过30%,但在2024年其降幅大幅收窄,销量约为54326台,同比下降3.94%。从出口来看,2020年我国装载机出口量为24604台,与出口销量相差81968台,但随着装载机出口竞争力逐渐提升、“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基建投资加快,再加上柳工、徐工等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国装载机出口需求持续旺盛,出口销量不断增长,2024年达到53883台,同比增长13.77%,与出口销量仅差443台,未来有望超过国内销量。

长期以来,我国装载机都以内销为主,但近年来,其内外销规模差距正在不断收窄。具体来看,自2020年起我国装载机国内销量不断下跌,2023年降幅甚至超过30%,但在2024年其降幅大幅收窄,销量约为54326台,同比下降3.94%。从出口来看,2020年我国装载机出口量为24604台,与出口销量相差81968台,但随着装载机出口竞争力逐渐提升、“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基建投资加快,再加上柳工、徐工等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国装载机出口需求持续旺盛,出口销量不断增长,2024年达到53883台,同比增长13.77%,与出口销量仅差443台,未来有望超过国内销量。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我国装载机国内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不断下滑,由2020年的81.24%下降至2024年的50.2%;出口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则不断上升,由2020年的18.76%增长至2024年的49.8%。

同时,我国装载机国内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不断下滑,由2020年的81.24%下降至2024年的50.2%;出口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则不断上升,由2020年的18.76%增长至2024年的49.8%。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电动装载机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渗透率持续上升

相比燃油装载机,电动装载机具有节能环保、成本低等优势。近3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双碳”战略推进,以及各项环保、新能源支持政策的落地,我国装载机电动化进程不断加快。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装载机销量首次突破1000台,其后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3年达到3595台,同比增长223.87%;2024年其销量继续上升,突破1万台大关,达到11220台,同比增长212.10%。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不足1%上升至2024年的10.37%。

相比燃油装载机,电动装载机具有节能环保、成本低等优势。近3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双碳”战略推进,以及各项环保、新能源支持政策的落地,我国装载机电动化进程不断加快。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装载机销量首次突破1000台,其后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3年达到3595台,同比增长223.87%;2024年其销量继续上升,突破1万台大关,达到11220台,同比增长212.10%。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不足1%上升至2024年的10.3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装载机市场呈现四大寡头垄断竞争格局

我国装载机行业集中度高,2022年CR4达到76%,且市场呈现柳工、龙工、临工、徐工四大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其中,柳工是我国装载机市场中的先行者,1966年,其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装载机;凭借着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等,其也成为我国装载机市场中的领军企业。据柳工消息,2023年其装载机国内市占率连续4年提升,稳居行业第一。

我国装载机行业四大龙头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竞争优势

柳工

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人才优势:公司拥有行业获批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有政府特殊津贴、广西八桂学者等领衔的前瞻性全球研发技术团队1600多人。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在中国、印度、波兰、美国、英国有5个研发中心,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截至2023年底其有效专利2882件(其中发明专利882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27项。

全球供应链布局优势: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30家海外子公司和机构,4大海外制造基地,5大全球研发基地,300多家经销商,1200余名海外员工,构建了研发、制造、供应链、营销、后市场完整的全球产业价值链。

龙工

包括制造及分销轮式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起重叉车及其他基建机器,并提供相关融资租约服务‌‌

销售服务优势:公司在1000余家一、二级重点经销代理单位中全面实行了整机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和融资租赁四位一体的销售服务机制。

规模优势:公司在福建、上海、江西、河南四大基地拥有20家全资子公司。

质量管理优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ISO9001:2008和国家军用标准GJB9001-2001A的认证。

临工

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等建筑工程机械的制造和销售。

销售服务优势:在国内设有200多个销售代理商,150多个服务代理商,20多个配件中心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出口优势:公司产品远销澳大利亚、新西兰、中东、土耳其、马来西亚、蒙古、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质量管理优势: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具有山东临工特色的精益生产模式——LPS

徐工

业务范围包括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环卫机械、应急救援装备和商用汽车、现代服务业等。

出口优势: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9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额和海外收入持续居中国行业排头兵。

品牌优势:公司主要指标始终稳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1位,连续三年位列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3位,连续四年位列世界品牌500

售后服务优势:在全球,公司拥有9000余名服务工程师、6000辆专用服务车,为客户提供“15分钟响应、24小时完工、365天全年无休的用心服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6亿订单落地!政策+技术升级将推动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商用化步伐

6亿订单落地!政策+技术升级将推动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商用化步伐

相较于锂电无人机,氢能无人机在能量密度、续航时间、储能效率、环境适应性、补能速度、寿命周期等多方面表现更为优越,可解决锂电池续航短及高空着火风险问题,尤其适用于物流、巡检、安防等场景。在政策端,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来大力支持氢能飞机及氢能基础建设。在技术端,我国氢能无人机行业试验加速推进,如氢航科技、同

2025年07月02日
养老机器人行业应用加速落地但仍未大批量商用 “技术-产品-服务”闭环待打通

养老机器人行业应用加速落地但仍未大批量商用 “技术-产品-服务”闭环待打通

养老机器人下游应用行业主要是养老服务领域。国际上通常用老年人口比重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老年人口比重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也越高。其中,中度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65岁

2025年07月01日
PCB电镀设备行业:多因素驱动下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 自动化、环保化为发展方向

PCB电镀设备行业:多因素驱动下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 自动化、环保化为发展方向

虽然与欧洲、美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PCB制造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凭借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在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全球电子制造业产能向中国大陆等亚洲地区进行转移,我国成为了全球PCB产业增长的动力引擎,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PCB制造中心。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储能温控行业:液冷有望超过风冷 市场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我国储能温控行业:液冷有望超过风冷 市场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近年来,我国储能温控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产品销售额由2019年的2.1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26.6亿元。这一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供需两端的协同推动。目前,储能温控技术主要有风冷和液冷两种方式。其中具备更高散热效率、更快散热速度和更优均温性的风冷储能温控正快速崛起,未来有望成为储能温控市场主流。我国储能温控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内燃机进口量持续减少 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我国内燃机进口量持续减少 行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我国内燃机应用市场呈现出集中化的特征,2024年乘用车和摩托车两大领域合计占比超过75%。近年来,行业总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2025年1-5月销量达2164.27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16.36%。与此同时,其进口量从2020年200.75万台降至2024年76.92万台,但进口均价持续上涨。此外,在“双碳”战略推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光伏设备行业蓬勃发展 国内厂商正通过客户绑定+正向研发开拓全球市场

我国光伏设备行业蓬勃发展 国内厂商正通过客户绑定+正向研发开拓全球市场

在追求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光伏产业已然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其地位日益凸显,这也为光伏设备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到目前,光伏已成功超越水电,跃居全国第二大电源。2024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已达887 GW,与2023年底的609 GW相比,增长45.5%,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6.5%,仅次于火电;其中新增装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制冷设备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广泛 未来市场仍有望延续正向增长

我国制冷设备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广泛 未来市场仍有望延续正向增长

近年在全球经济不断增长、行业需求日益旺盛以及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制冷设备的应用范围正在持续扩大。目前制冷设备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广泛,主要包括核电、化工、零售、食品、制药、冷链物流等行业。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出口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变频产品内销占比提升

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出口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变频产品内销占比提升

我国涡旋压缩机主要应用于轻型商用空调、热泵及冷冻冷藏领域。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完善,其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展,加速向储能、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渗透。近年来,我国涡旋压缩机总销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韧性。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市场的协同拉动,其中内需市场发挥着更为关键的驱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

2025年06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