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加强出口管制 全球锗行业供应量受限 市场价格整体上行

前言:锗难以独立成矿,常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闪锌矿、硫砷铜矿、银铅、铁矿及煤矿中。目前,全球已探明锗资源约为8600吨,其中中国位居全球第二(储量为3526吨);全球金属锗产量为138吨,其中中国金属锗产量达到94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而自2023年8月1日起我国对锗、镓等相关产品进行管制,施行出口许可计划,锗出口量近两年逐步下降,2023年为15401吨。在应用结构,红外、光纤是锗行业最大应用领域。同时,自2024年以来,由于铅锌冶炼原料短缺、中国对锗进行出口管制等影响,全球锗行业供应持续偏紧,叠加军工红外用锗、卫星太阳能电池、无人机、光伏用锗、光纤用锗需求量提振,全球锗相关产品价格较年初已近翻倍。

1、锗难以独立成矿,矿床类型主要有独立锗与伴生锗

锗(Ge)是化学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IVA族中呈明显非金属性质的稀有分散碳族元素,同时也是一种拥有良好半导体材质(仅次于硅)质硬性脆的银灰色“三稀”金属。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锗‌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锗难以独立成矿,常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闪锌矿、硫砷铜矿、银铅、铁矿及煤矿中。全球与锗相关的矿床类型主要有独立锗与伴生锗两个大类。锗矿(矿床规模较大,锗含量≥20%;矿床中有独立锗矿物、富含锗的吸附体或类质同象矿物等载体矿物)可划分为3个亚类:铜铅锌锗矿床;砷铜锗矿床;锗煤矿床。伴生锗矿(依据矿床中锗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分为3个亚类:含锗的铜铅锌锡银硫化物矿床;含锗的铝土矿或沉积型铁矿床;含锗的页岩、油页岩、石油、煤等有机岩矿床。

锗矿床分类

矿床大类

矿床亚类

主要矿物

赋矿围岩

典型矿床

独立锗矿床

铜铅锌锗矿床

硫银锗矿、白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

泥质页岩、凝灰岩、斑岩、流纹岩

纳米比亚楚梅布锗矿、玻利维亚中南部锗矿

砷铜锗矿床

锗石、硫锗铁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砷黝铜矿、硫砷铜矿

元古代白云岩、晶质灰岩

刚果卡丹加锗矿、西南非特素木布锗矿

锗煤矿床

含锗凝胶化煤、亮煤

早白垩世、新第三纪煤、碎屑岩、硅质岩、泥灰岩

英国伊尔科什盆地锗矿、内蒙古乌兰图嘎锗矿、云南临沧锗矿

伴生锗矿床

含锗的铜铅锌锡银硫化物矿床

含锗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

上古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石

广东仁化凡口铅锌矿、云南曲靖会泽铅锌矿

含锗的铝土矿/沉积型铁矿床

赤铁矿、绿泥石、含锗赤铁矿

上古生代碎屑岩、或铝土质沉积岩

湖南长沙宁乡铁矿

含锗的页岩、油页岩、石油、煤等有机岩矿床

含锗复合腐殖酸盐及锗有机化合物

中生代褐煤、瘦煤;第三纪煤、碎屑岩、泥质岩

俄罗斯巴浦洛夫锗煤矿、内蒙古五牧场区次火山、热变质锗煤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锗储量位居全球前列,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

目前,全球已探明锗资源约为8600吨,按锗资源储量排名依次为美国3870吨、中国3526吨、俄罗斯860吨,其余资源分布于德国、比利时、加拿大等国。

目前,全球已探明锗资源约为8600吨,按锗资源储量排名依次为美国3870吨、中国3526吨、俄罗斯860吨,其余资源分布于德国、比利时、加拿大等国。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金属锗产量为138吨,其中中国金属锗产量达到94吨,2024年全球金属锗产量或进一步提升至140吨。

同时,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金属锗产量为138吨,其中中国金属锗产量达到94吨,2024年全球金属锗产量或进一步提升至140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对锗产品进行出口管制,2023年出口量有所下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锗的氧化物及二氧化锆累计出口量为15401吨,较往年逐步下降。作为我国战略性稀散金属,锗广泛应用于我国半导体、红外光学、光纤通信、光伏电池等产业中。中国在2023年8月1日起对锗、镓等相关产品进行管制,施行出口许可计划。按要求,出口商必须申请出口锗的许可证,并向中国政府提供海外买家及终端用途的详细信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锗的氧化物及二氧化锆累计出口量为15401吨,较往年逐步下降。作为我国战略性稀散金属,锗广泛应用于我国半导体、红外光学、光纤通信、光伏电池等产业中。中国在2023年8月1日起对锗、镓等相关产品进行管制,施行出口许可计划。按要求,出口商必须申请出口锗的许可证,并向中国政府提供海外买家及终端用途的详细信息。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红外、光纤是锗行业最大应用领域,市场价格整体上升

锗(Ge)因具红外电磁光谱的部分透明性、玻璃锗氧四面体的扩展三维网络形成器、低色散度与高红外折射率等诸多优良的光电力性能,金属锗及其化合物常被应用电子及太阳能、光纤系统、红外光学、聚合催化剂,其他应用包括化疗、冶金及荧光粉等领域。锗的下游消费结构中,红外领域占比36%,光纤领域占比34%,光伏太阳能占比17%,催化剂占比4%。

锗(Ge)因具红外电磁光谱的部分透明性、玻璃锗氧四面体的扩展三维网络形成器、低色散度与高红外折射率等诸多优良的光电力性能,金属锗及其化合物常被应用电子及太阳能、光纤系统、红外光学、聚合催化剂,其他应用包括化疗、冶金及荧光粉等领域。锗的下游消费结构中,红外领域占比36%,光纤领域占比34%,光伏太阳能占比17%,催化剂占比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全球锗行业主要应用领域及未来前景

应用领域

简介

未来前景

红外锗

红外级锗产品主要包括红外级锗单晶及毛坯、锗镜片、镜头、红外热像仪等,用于生产红外锗镜片、热像仪、光学系统等。

2024年以来,地缘局势持续紧张,军工红外、无人机等场景对锗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光伏锗

采用锗材料作为电池基底可显著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2024年,在地缘冲突加剧、国内低轨卫星建设加快等影响下,锗基太阳能电池需求快速上涨。

未来,随着卫星互联网产业加速发展,光伏锗的需求将持续提振。

光纤锗

得益于优良且稳定的导光性能,锗成为光纤通信的关键材料,产品主要为光纤用四氯化锗。

在我国低空经济产业提速等催化下,光纤锗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阔。

半导体锗

锗是最早用于半导体产业的元素之一,可用于制造二极管、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以及作为掺杂剂来提升半导体材料性质。

2024年下半年以来,在AI需求提升、消费电子需求回暖等助力下,半导体行业将推动锗需求进一步提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市场价格方面,自2024年以来,由于铅锌冶炼原料短缺、中国对锗进行出口管制以及环保趋严等影响,全球锗行业供应持续偏紧。而在需求端,由于地缘局势持续发酵使军工红外用锗、卫星太阳能电池、无人机需求爆发式增长,同时通信、光伏等领域高景气,带动光伏用锗、光纤用锗需求量提振,锗相关产品价格较年初已近翻倍。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0日,锗锭价格收于17750元/千克,较年初上涨8350元;二氧化锗价格收于 12250元/千克,较年初上涨6000元。(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风电拉动全球碳纤维行业需求强势复苏 中国巩固产能领先地位并迈向价值链重构阶段

风电拉动全球碳纤维行业需求强势复苏 中国巩固产能领先地位并迈向价值链重构阶段

下游多领域回暖,碳纤维需求复苏。得益于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持续推进以及风电技术的不断革新,风电市场一改前几年的疲软状态,2024年实现了120%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碳纤维需求的重要力量。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需求激增与产能理性释放下价格强势反弹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需求激增与产能理性释放下价格强势反弹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下游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强劲增长,叠加储能市场爆发式扩张,六氟磷酸锂(LiPF₆)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核心原材料,其市场需求呈现快速攀升趋势。据机构统计,2025年7月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已接近70%,其中头部厂商多氟多、天际股份、石磊氟材均实现满产,而产能最大的天赐材料排产在8月创新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锂电池粘结剂行业:PAA成新增长点且产业化提速 外资主导格局正被逐步重塑

我国锂电池粘结剂行业:PAA成新增长点且产业化提速 外资主导格局正被逐步重塑

新能源汽车与电化学储能产业蓬勃发展,强力拉动我国锂电池出货量激增,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72%。在此带动下,锂电池粘结剂行业快速成长,同期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56%。当前市场中,PVDF是正极粘结剂的主流品类,CMC与SBR为负极核心粘结剂;而PAA凭借环保属性、适配硅基负极等优势,成为行业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据上海钻石交易所披露,2025年1-7月我国通过钻交所报关的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5%,进口量更是激增93.8%。其中6月成品钻进口量同比激增179.9%,金额增长84.5%;7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45.9%,金额增幅高达243.1%。

2025年10月31日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在个性化消费浪潮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烫画膜行业已成长为一个规模超百亿、年增速逾15%的活力市场。作为连接创意与制造的核心耗材,烫画膜凭借其柔性生产优势,在服装(占比60%)、鞋帽、包装等领域应用深入。未来,在环保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烫画膜行业正朝着功能化、水性化与数字化方向快速演进,前景可观。

2025年10月29日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生物基复合材料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相关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在材料改性、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推动产业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型。

2025年10月27日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