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MDI产能将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 中国市场呈寡头垄断 且贸易顺差局面稳定

近年来,全球MDI生产企业持续扩能,带动行业产能逐年递增,2023年同比增长2.73%。预计到2025年其产能将达到1132万吨,届时产能将进一步向万学化学和巴斯夫两大头部企业集中。与此同时,在全球低碳经济浪潮下,巴斯夫和科思创也开始布局生物基MDI,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果。国内市场方面,近年来我国MDI行业产能也在增长,2023年同比增长9.38%。与全球相比,我国MDI生产企业数量更少,产能集中度也更高,且市场呈现万华化学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此外,我国已成为MDI净出口国,近年来出口规模始终大于进口规模,且行业贸易顺差局面稳定。

1.MDI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MDI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MDI‌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高性能的化学材料,具有耐热性强、耐化学性好、强度高等优点。从产业链看,MDI产业链上游包括苯胺、甲醛、液氯、一氧化碳等原材料;中游为MDI生产与供应,根据官能度(指一分子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量)不同,其可分为纯MDI和聚合MDI;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冰箱冷柜、胶粘剂、汽车、家具、浆料、鞋底原料、氨纶、‌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

MDI‌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高性能的化学材料,具有耐热性强、耐化学性好、强度高等优点。从产业链看,MDI产业链上游包括苯胺、甲醛、液氯、一氧化碳等原材料;中游为MDI生产与供应,根据官能度(指一分子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量)不同,其可分为纯MDI和聚合MDI;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冰箱冷柜、胶粘剂、汽车、家具、浆料、鞋底原料、氨纶、‌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MDI产能逐年递增,产能将进一步将头部企业集中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求,全球MDI生产企业持续扩能,带动行业产能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838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01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5%。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求,全球MDI生产企业持续扩能,带动行业产能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838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01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据悉,MDI被认为是化工行业综合壁垒最高的大宗产品之一,产业链涉及剧毒光气、氯气,且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扩产周期较长(一般需要5年左右)、投资额高。因此,全球MDI生产企业数量少,产能分布集中。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底,全球MDI生产企业数量仅有8家,万华化学、巴斯夫、科思创等五家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产能,合计占比达到91.65%。其中,万华化学的MDI产能位居全球首位,2023年达到315万吨,占比30.97%,相较第二名的巴斯夫高出12.09%。目前,万华化学、巴斯夫等企业仍在扩能,随着生产装置相继建成投产,预计到2025年全球MDI产能将达到1132万吨。届时全球MDI产能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万华化学和巴斯夫的MDI产能占比将提升至33.13%和20.05%,行业话语权有望进一步增强。

2023和2025年全球MDI行业生产企业情况

企业简称 所属国家 2023年产能(万吨) 2023年占比 2025年产能(万吨) 2025年占比
万华化学 中国 315 30.97% 375 33.13%
巴斯夫 德国 192 18.88% 227 20.05%
科思创 德国 177 17.40% 177 15.64%
亨斯迈 美国 135 13.27% 135 11.93%
陶氏 美国 113 11.11% 113 9.98%
锦湖三井 韩国 41 4.03% 61 5.39%
东曹 日本 40 3.93% 40 3.53%
卡荣石化 伊朗 4 0.39% 4 0.35%
合计 / 1017 100% 1132 100%

数据来源:化工707、观研天下整理

3.巴斯夫、科思创正在布局生物基MDI

生物基MDI通过使用可再生原料生产,而传统MDI使用苯胺、甲醛、液氯等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下游产品。与传统MDI相比,生物基MDI减少了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具有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原料可持续再生、安全生产等优势。在全球低碳经济浪潮下,近两年巴斯夫、科思创开始布局生物基MDI,已取得一些成果。如巴斯夫在2023年10月成功生产出全球首个生物质平衡(BMB)MDI;科思创则在同年11月签订其在亚太区的首份经ISCC PLUS认证的基于质量平衡方法、含部分生物质原料份额的低碳足迹MDI商业订单。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生物基MDI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其或将成为未来全球MDI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全球MDI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3-2024年12月全球生物基MDI布局情况

时间 企业简称 布局情况
2023年10月 巴斯夫 巴斯夫在韩国丽水的工厂成功生产出全球首个生物质平衡(BMB)MDI。
2023年11月 科思创 科思创与华峰集团签订了其在亚太区的首份经ISCC PLUS认证的基于质量平衡方法、含部分生物质原料份额的低碳足迹MDI商业订单。
2024年1月 巴斯夫 巴斯夫单体业务部与旭川化学合作,将在合成革应用中开展生物基MDI的战略合作。
2024年12月 科思创 科思创宣布与全球建筑材料分销商波兰Selena集团共同推出创新型产品——Tytan Professional砌砖粘合剂,该产品采用科思创的生物基MDI生产。

资料来源:化工新材料、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MDI产能持续增长,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MDI行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但受限于技术水平,长期以来,我国MDI高度依赖进口。21世纪以来,随着陶氏等外国企业相继在我国投资设厂和万华化学生产装置相继投产,我国MDI产能快速扩张,至2008年其产能突破100万吨,到2016年突破300万吨。近年来,我国MDI产能继续扩张,由2018年的338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18%,高于全球MDI产能扩产速度。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MDI生产国,2023年产能占比达到4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与全球相比,我国MDI生产企业数量更少,产能集中度也更高,且市场呈现万华化学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五家MDI生产企业,其包含1家本土企业(万华化学)和4家外资企业(巴斯夫、科思创、亨斯迈、东曹)。其中,万华化学是我国MDI产能最大的企业,2023年产能占比达到64.85%,远超巴斯夫、科思创等企业,在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

与全球相比,我国MDI生产企业数量更少,产能集中度也更高,且市场呈现万华化学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五家MDI生产企业,其包含1家本土企业(万华化学)和4家外资企业(巴斯夫、科思创、亨斯迈、东曹)。其中,万华化学是我国MDI产能最大的企业,2023年产能占比达到64.85%,远超巴斯夫、科思创等企业,在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化工707、观研天下整理

5.我国MDI出口量处于高位,贸易顺差局面稳定

随着新增产能释放,我国已成为MDI净出口国,近年来出口规模始终大于出口规模,贸易顺差局面稳定,但行业仍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MDI进口量始终维持在30万吨以上,2023年有所增长,达到40.3 万吨,同比增长14.16%;出口量则整体上市,2023年达到116.5 万吨,同比增长5.53%,创历史新高。金额方面,近年来我国进口额总体维持在40亿元以上,2023年达到46.8 亿元,同比下降1.06%;出口额变化幅度较大,2023年达到135.9 亿元,同比下降15.33%。整体来看,行业贸易顺差额呈现扩大走势。且受之前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厂商率先开工复工,在此背景下,2021年我国MDI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大幅增长,随后便延续高位走势。

随着新增产能释放,我国已成为MDI净出口国,近年来出口规模始终大于出口规模,贸易顺差局面稳定,但行业仍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MDI进口量始终维持在30万吨以上,2023年有所增长,达到40.3 万吨,同比增长14.16%;出口量则整体上市,2023年达到116.5 万吨,同比增长5.53%,创历史新高。金额方面,近年来我国进口额总体维持在40亿元以上,2023年达到46.8 亿元,同比下降1.06%;出口额变化幅度较大,2023年达到135.9 亿元,同比下降15.33%。整体来看,行业贸易顺差额呈现扩大走势。且受之前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厂商率先开工复工,在此背景下,2021年我国MDI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大幅增长,随后便延续高位走势。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黄金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氰化钠行业出口量显著增长 当前生产厂家数量较少

黄金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氰化钠行业出口量显著增长 当前生产厂家数量较少

当前,驱动我国氰化钠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呈现出“传统”与“新兴”并进的鲜明特征。一方面,黄金开采作为需求基本盘(占比高达80%-90%),在金价持续高位、央行增储及消费需求坚挺的背景下,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另一方面,新能源赛道异军突起:氰化钠是制备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的关键前驱体,随着钠电池产业化在即,预计至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聚四氟乙烯应用多元、产能全球领先 行业高端化加速前行

我国聚四氟乙烯应用多元、产能全球领先 行业高端化加速前行

我国聚四氟乙烯性能卓越,应用呈多元化格局。2020-2024年其产能持续扩张,且主要集中在东岳集团、中昊晨光、巨化集团、江西理文等头部企业,其中东岳集团产能规模居首。

2025年10月14日
国内酚醛树脂产销市场承压 行业高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贸易逆差依存

国内酚醛树脂产销市场承压 行业高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贸易逆差依存

2024年以来受建筑等主要下游需求走弱影响,我国酚醛树脂表观消费量与产量双双下滑,市场持续承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酚醛树脂行业面临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净出口量增长的同时贸易逆差依然存在。展望未来,环保政策收紧与市场竞争加剧下,尾部企业因资金、技术短板生存压力陡增,以圣泉集团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优

2025年10月10日
轻量化与智能化驱动下的百亿赛道! 我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轻量化与智能化驱动下的百亿赛道! 我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改性工程塑料作为通过对基础工程塑料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赋予其阻燃、增韧、增强等特定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创新的关键基础。全球改性工程塑料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471亿美元,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2025年10月09日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制乙二醇的主要原料是煤炭,其品质和供应稳定性对煤制乙二醇的生产至关重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供应能力也稳步提升,为我国煤制乙二醇提供广阔的发展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3%,再度刷新历史记录,彰显了我国煤炭生产的强劲韧性与保障能力。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自2022年起,我国硝酸铵行业产能进入收缩通道,至2024年已降至971万吨,较2021年净减少113万吨。随着落后产能逐步清出和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我国硝酸铵产能利用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2020年的55.42%提升至2024年的66.02%,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与此同时,行业产量总体低速增长,且自主供应能力极强,实

2025年09月30日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国内一次性塑料生物实验室耗材占全球的比重较小。但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的新兴市场。根据数据,2016-2020年中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从57.0 亿元增长至109.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7.8%

2025年09月28日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由于氨基酸在机体中并不能合成,所以需要通过食物进行摄取,才能达到补充的效果。随着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全球氨基酸市场将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2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494.2亿美元,2021-2030年CAGR达7.3%。

2025年09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