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MDI产能将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 中国市场呈寡头垄断 且贸易顺差局面稳定

近年来,全球MDI生产企业持续扩能,带动行业产能逐年递增,2023年同比增长2.73%。预计到2025年其产能将达到1132万吨,届时产能将进一步向万学化学和巴斯夫两大头部企业集中。与此同时,在全球低碳经济浪潮下,巴斯夫和科思创也开始布局生物基MDI,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果。国内市场方面,近年来我国MDI行业产能也在增长,2023年同比增长9.38%。与全球相比,我国MDI生产企业数量更少,产能集中度也更高,且市场呈现万华化学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此外,我国已成为MDI净出口国,近年来出口规模始终大于进口规模,且行业贸易顺差局面稳定。

1.MDI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MDI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MDI‌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高性能的化学材料,具有耐热性强、耐化学性好、强度高等优点。从产业链看,MDI产业链上游包括苯胺、甲醛、液氯、一氧化碳等原材料;中游为MDI生产与供应,根据官能度(指一分子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量)不同,其可分为纯MDI和聚合MDI;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冰箱冷柜、胶粘剂、汽车、家具、浆料、鞋底原料、氨纶、‌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

MDI‌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高性能的化学材料,具有耐热性强、耐化学性好、强度高等优点。从产业链看,MDI产业链上游包括苯胺、甲醛、液氯、一氧化碳等原材料;中游为MDI生产与供应,根据官能度(指一分子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量)不同,其可分为纯MDI和聚合MDI;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冰箱冷柜、胶粘剂、汽车、家具、浆料、鞋底原料、氨纶、‌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MDI产能逐年递增,产能将进一步将头部企业集中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求,全球MDI生产企业持续扩能,带动行业产能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838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01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5%。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求,全球MDI生产企业持续扩能,带动行业产能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838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01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据悉,MDI被认为是化工行业综合壁垒最高的大宗产品之一,产业链涉及剧毒光气、氯气,且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扩产周期较长(一般需要5年左右)、投资额高。因此,全球MDI生产企业数量少,产能分布集中。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底,全球MDI生产企业数量仅有8家,万华化学、巴斯夫、科思创等五家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产能,合计占比达到91.65%。其中,万华化学的MDI产能位居全球首位,2023年达到315万吨,占比30.97%,相较第二名的巴斯夫高出12.09%。目前,万华化学、巴斯夫等企业仍在扩能,随着生产装置相继建成投产,预计到2025年全球MDI产能将达到1132万吨。届时全球MDI产能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万华化学和巴斯夫的MDI产能占比将提升至33.13%和20.05%,行业话语权有望进一步增强。

2023和2025年全球MDI行业生产企业情况

企业简称 所属国家 2023年产能(万吨) 2023年占比 2025年产能(万吨) 2025年占比
万华化学 中国 315 30.97% 375 33.13%
巴斯夫 德国 192 18.88% 227 20.05%
科思创 德国 177 17.40% 177 15.64%
亨斯迈 美国 135 13.27% 135 11.93%
陶氏 美国 113 11.11% 113 9.98%
锦湖三井 韩国 41 4.03% 61 5.39%
东曹 日本 40 3.93% 40 3.53%
卡荣石化 伊朗 4 0.39% 4 0.35%
合计 / 1017 100% 1132 100%

数据来源:化工707、观研天下整理

3.巴斯夫、科思创正在布局生物基MDI

生物基MDI通过使用可再生原料生产,而传统MDI使用苯胺、甲醛、液氯等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下游产品。与传统MDI相比,生物基MDI减少了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具有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原料可持续再生、安全生产等优势。在全球低碳经济浪潮下,近两年巴斯夫、科思创开始布局生物基MDI,已取得一些成果。如巴斯夫在2023年10月成功生产出全球首个生物质平衡(BMB)MDI;科思创则在同年11月签订其在亚太区的首份经ISCC PLUS认证的基于质量平衡方法、含部分生物质原料份额的低碳足迹MDI商业订单。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生物基MDI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其或将成为未来全球MDI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全球MDI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3-2024年12月全球生物基MDI布局情况

时间 企业简称 布局情况
2023年10月 巴斯夫 巴斯夫在韩国丽水的工厂成功生产出全球首个生物质平衡(BMB)MDI。
2023年11月 科思创 科思创与华峰集团签订了其在亚太区的首份经ISCC PLUS认证的基于质量平衡方法、含部分生物质原料份额的低碳足迹MDI商业订单。
2024年1月 巴斯夫 巴斯夫单体业务部与旭川化学合作,将在合成革应用中开展生物基MDI的战略合作。
2024年12月 科思创 科思创宣布与全球建筑材料分销商波兰Selena集团共同推出创新型产品——Tytan Professional砌砖粘合剂,该产品采用科思创的生物基MDI生产。

资料来源:化工新材料、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MDI产能持续增长,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MDI行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但受限于技术水平,长期以来,我国MDI高度依赖进口。21世纪以来,随着陶氏等外国企业相继在我国投资设厂和万华化学生产装置相继投产,我国MDI产能快速扩张,至2008年其产能突破100万吨,到2016年突破300万吨。近年来,我国MDI产能继续扩张,由2018年的338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18%,高于全球MDI产能扩产速度。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MDI生产国,2023年产能占比达到4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与全球相比,我国MDI生产企业数量更少,产能集中度也更高,且市场呈现万华化学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五家MDI生产企业,其包含1家本土企业(万华化学)和4家外资企业(巴斯夫、科思创、亨斯迈、东曹)。其中,万华化学是我国MDI产能最大的企业,2023年产能占比达到64.85%,远超巴斯夫、科思创等企业,在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

与全球相比,我国MDI生产企业数量更少,产能集中度也更高,且市场呈现万华化学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五家MDI生产企业,其包含1家本土企业(万华化学)和4家外资企业(巴斯夫、科思创、亨斯迈、东曹)。其中,万华化学是我国MDI产能最大的企业,2023年产能占比达到64.85%,远超巴斯夫、科思创等企业,在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化工707、观研天下整理

5.我国MDI出口量处于高位,贸易顺差局面稳定

随着新增产能释放,我国已成为MDI净出口国,近年来出口规模始终大于出口规模,贸易顺差局面稳定,但行业仍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MDI进口量始终维持在30万吨以上,2023年有所增长,达到40.3 万吨,同比增长14.16%;出口量则整体上市,2023年达到116.5 万吨,同比增长5.53%,创历史新高。金额方面,近年来我国进口额总体维持在40亿元以上,2023年达到46.8 亿元,同比下降1.06%;出口额变化幅度较大,2023年达到135.9 亿元,同比下降15.33%。整体来看,行业贸易顺差额呈现扩大走势。且受之前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厂商率先开工复工,在此背景下,2021年我国MDI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大幅增长,随后便延续高位走势。

随着新增产能释放,我国已成为MDI净出口国,近年来出口规模始终大于出口规模,贸易顺差局面稳定,但行业仍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MDI进口量始终维持在30万吨以上,2023年有所增长,达到40.3 万吨,同比增长14.16%;出口量则整体上市,2023年达到116.5 万吨,同比增长5.53%,创历史新高。金额方面,近年来我国进口额总体维持在40亿元以上,2023年达到46.8 亿元,同比下降1.06%;出口额变化幅度较大,2023年达到135.9 亿元,同比下降15.33%。整体来看,行业贸易顺差额呈现扩大走势。且受之前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厂商率先开工复工,在此背景下,2021年我国MDI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大幅增长,随后便延续高位走势。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