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航天航空等发展推动我国模具市场扩容 行业将继续走向数字化、自动化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模具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被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

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其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模具种类很多。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分,可分为加工金属的模具、加工非金属和粉末冶金的模具。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分,可分为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其特殊模具。根据加工成型方法的不同,模具可分为冲压模具、压铸模具、锻造模具、铸造模具、挤压模具等。

模具种类很多。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分,可分为加工金属的模具、加工非金属和粉末冶金的模具。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分,可分为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其特殊模具。根据加工成型方法的不同,模具可分为冲压模具、压铸模具、锻造模具、铸造模具、挤压模具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工业市场发展繁茂持续拉动市场模具产品需求增加

模具称之为“百业之母”,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

近年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工业市场发展繁茂,工业增加值不断增长,从而持续拉动市场模具产品需求增加。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399103亿元,比上年增长4.2%。模具市场需求量达到了2339.2万套。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拉动行业规模不断扩容

模具行业与诸多行业关联性高、涉及面广,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带动我国模具行业快速发展。模具作为工业之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上述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拉动了模具行业规模不断扩容。

目前模具产品最大应用市场是汽车市场。据了解,汽车生产中95%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成型,一般生产一款普通的轿车大约需要1000至1500套冲压模具。近几年在我国最大应用市场汽车产业逐步恢复、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大幅增长下,我国模具行业规模持续扩容。

我国汽车行业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市场规模庞大且消费需求旺盛。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进步,我国汽车产业在产量、销量及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4.35亿辆,其中汽车占据了大部分,具体数量为3.36亿辆。

虽然2017-2020年市场需求疲软,产销量保持下滑态势,但我国仍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国。同时进入2021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疫情的防控措施的常态化,以及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地方政府促汽车消费政策叠加下,我国汽车行业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带动产销量上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2024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新能源汽车方面: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市场化高速发展阶段,产销规模已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也已高达35.2%。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四、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塑料模具占比最大

近年在工业市场发展繁茂以及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下,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3467.73 亿元,同比增长 12.6%。到2023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589 亿元,同比增长3.49%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从细分市场来看,塑料模具、冲压模具、铸造模具、锻压机及橡胶模具是当前我国主要市场的主流产品。其中塑料模具占比最大,占比45%;其次为冲压模具,市场占比37%。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五、目前我国已成世界模具制造和贸易大国净出口额呈较为显著增长趋势

虽然我国模具行业发展较晚,现代模具工业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才起步。但近年来,通过引进国际工业发达国家与地区较为成熟的设计制造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我国模具制造业已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模具工业体系,模具工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驱动我国制造业升级,给模具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世界模具制造和贸易大国,产量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模具产品的产量为2631.17万套,同比增长7.4%。2023年,我国模具行业产量约为2695.88万套,同比增长7.4%。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国内模具行业的规模及综合竞争力进步明显。从进进出口来看,2017-2023年我国出口规模逐年递增,进口规模呈下降趋势,净出口额呈现较为显著的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7-2023年我国进口额从20.51亿美元下降到10.25 亿美元;出口额从54.90 亿美元增长到80.13 亿美元;净出口额从34.39亿美元增长到69.88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预计随着消费与制造业的双重升级、“中国制造2025”时代到来,以及各行各业的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不断提高,模具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模具精密化将成为国内模具制造厂商产品研发、生产的关键。叠加产业下游光伏、风电、汽车轻量化、消费电子等新行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影响,为加速应对、迎合市场,未来模具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制投入将不断增加,行业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导致部分工艺水平低、技术开发能力弱、服务能力差的小企业将加速出局,产业集中度提升。

六、未来行业将继续向数字化、精细化、高速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模具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加工技术、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进步明显,复杂、精密及大型塑料模具的制造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已应用了CAD/CAEICAM一体化技术、三维设计技术、ERP和IM3等信息管理技术,以及高速加工、快速成形、虚拟仿真、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及网络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3D打印、机器人、精密机床、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的引入,中国模具行业将向新的高度发展。

但是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要比德、美等国家落后。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中低端的模具已供过于求,而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档模具还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精密、复杂的轿车覆盖件模具、电子接插件等电子产品模具等高档模具仍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高端模具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下游的需求将持续推动模具行业的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将不断缩短。整体来看,模具生产将继续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高速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汽车冲压模具,作为连接汽车“设计”与“实物”最关键的桥梁,其开发周期约占整车开发的三分之二,是决定汽车更新换代速度的核心制约因素。一款普通轿车需上千套冲压模具,其复杂性决定了它在汽车工业中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

2025年10月28日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托卡马克,作为占据全球核聚变装置47% 份额的绝对主流技术,正从实验室加速迈向能源工程的商业前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旗舰项目稳步推进,中美欧等主要国家竞相布局,标志着全球研发进入多主体协同、工程化验证的新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经营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多种体制、类型的生产企业并存的格局。国内压力容器企业早期主要从事低端产品制造,近年来随着行业迅速发展,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压力容器行业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超声波焊接设备行业开启外资与本土企业分庭抗礼时代 新能源汽车引领市场发展

超声波焊接设备行业开启外资与本土企业分庭抗礼时代 新能源汽车引领市场发展

在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精密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超声波焊接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封装、消费电子精密组件连接及医疗耗材无菌焊接的核心工艺。2024年全球超声波焊接设备市场规模达8.56亿美元,预计2031年全球超声波焊接设备市场规模将增至11.62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4.6%。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电子水泵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强劲 头部企业优势或将强化

我国电子水泵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强劲 头部企业优势或将强化

电子水泵凭借能耗低、寿命长等优势,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主流选择,2024年其车用销量超2700万只。同时,受益于技术进步与液冷兴起,其应用正向储能、数据中心等领域延伸,这些新场景进一步打开电子水泵行业增长空间。目前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或将呈“头部集中、优势强化”格局。

2025年10月27日
需求驱动下的国产突围 我国铜箔用阴极辊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需求驱动下的国产突围 我国铜箔用阴极辊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铜箔用阴极辊作为电解铜箔生产的核心装备,其性能直接决定高端锂电铜箔与电子电路铜箔的质量与良率,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关键设备。行业具备极高壁垒,涵盖钛材熔炼、超精密加工、表面处理及跨学科系统集成等多重难关,长期被海外厂商主导。当前,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快速扩张及电子电路升级的需求拉动下,极薄化、大幅宽铜箔产能加速投放,推

2025年10月27日
传统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冷却塔行业新兴场景开启增长新纪元

传统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冷却塔行业新兴场景开启增长新纪元

冷却塔作为工业循环水和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散热装置,其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发展及能源结构转型紧密相连。当前,我国冷却塔行业呈现出“传统需求为基,新兴场景驱动”的鲜明特征:一方面,石化、电力、冶金等传统工业的存量改造与节能需求为市场提供了稳定支撑;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算力爆发与核电产业重启,正为行业注入强劲的增量动力。在“双碳

2025年10月27日
当前中国压力容器发展回顾——产业逐渐完善 产品高端化发展

当前中国压力容器发展回顾——产业逐渐完善 产品高端化发展

近十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化工、机械、核电等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压力容器制造业也被带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规模等众多方面全面提升。2020-2024年我国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已由1586.80亿元增长至2307.3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9.81%,行业在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

2025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