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液压元件市场扩容 工程机械为最大下游市场 行业国产化率仍有待提升

液压行业向好带动液压元件市场扩容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液压元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液压技术是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广泛。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中的基础构件,液压元件发展与液压行业息息相关。

全球液压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发展,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液压行业市场规模达65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最高,达33.62%。

全球液压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发展,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液压行业市场规模达65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最高,达33.6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液压行业发展带动液压元件市场增长。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液压件市场规模达 648 亿美金,2015-2022 年 CAGR 为 3.4%。2022 年中国液压件市场规模 达928亿元人民币,占全球份额约 20%,2016-2022 年 CAGR 为 7.8%。

液压行业发展带动液压元件市场增长。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液压件市场规模达 648 亿美金,2015-2022 年 CAGR 为 3.4%。2022 年中国液压件市场规模 达928亿元人民币,占全球份额约 20%,2016-2022 年 CAGR 为 7.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液压元件主要分为大类,其中液压油缸价值量占比最高

液压元件可分为动力元件和控制元件以及执行元件三大类,其中动力元件指的是各种液压泵、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螺杆泵;执行元件主要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涵盖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此外,除上述三部分以外,还有辅助元件,包括压力表、滤油器、蓄能装置、冷却器、管件及油箱等。

液压元件可分为动力元件和控制元件以及执行元件三大类,其中动力元件指的是各种液压泵、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螺杆泵;执行元件主要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涵盖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此外,除上述三部分以外,还有辅助元件,包括压力表、滤油器、蓄能装置、冷却器、管件及油箱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液压元件中液压油缸、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马达技术难度大,价值量占比高,分别为47%、21%、16%、15%。

液压元件中液压油缸、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马达技术难度大,价值量占比高,分别为47%、21%、16%、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工程机械为最大下游市场,其对液压元件的需求量远超其他领域

从下游市场看,工程机械为我国液压元件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达41%,按工程机械价值量测算,其中挖掘机占工程机械用液压件的20%,非挖液压件占工程机械用液压件的 80%。此外,航空航天、冶金机械、工程车辆、农业机械、矿山机械、汽车领域对液压件需求量占比较大,分别为9%、9%、8%、5%、4%、3%。

从下游市场看,工程机械为我国液压元件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达41%,按工程机械价值量测算,其中挖掘机占工程机械用液压件的20%,非挖液压件占工程机械用液压件的 80%。此外,航空航天、冶金机械、工程车辆、农业机械、矿山机械、汽车领域对液压件需求量占比较大,分别为9%、9%、8%、5%、4%、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海外企业主导中高端市场,我国液压元件仍待国产化

从全球竞争格局看,2021 年全球液压件行业 CR3 为 36%,其中博世力士乐、派克汉尼汾、伊顿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 20%、9%、6%,行业格局相对集中。

从全球竞争格局看,2021 年全球液压件行业 CR3 为 36%,其中博世力士乐、派克汉尼汾、伊顿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 20%、9%、6%,行业格局相对集中。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液压元件仍待国产化。海外企业在我国液压元件市场,尤其是中高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液压元件整体国产化率仍然较低,提升空间大。数据显示,2023 年力士乐、MOOG、派克、丹弗斯和川崎等外资品牌,在中国液压件的份额合计约 23%,在非挖中高端液压件份额达 80%以上。

我国液压元件仍待国产化。海外企业在我国液压元件市场,尤其是中高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液压元件整体国产化率仍然较低,提升空间大。数据显示,2023 年力士乐、MOOG、派克、丹弗斯和川崎等外资品牌,在中国液压件的份额合计约 23%,在非挖中高端液压件份额达 80%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汽车冲压模具,作为连接汽车“设计”与“实物”最关键的桥梁,其开发周期约占整车开发的三分之二,是决定汽车更新换代速度的核心制约因素。一款普通轿车需上千套冲压模具,其复杂性决定了它在汽车工业中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

2025年10月28日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托卡马克,作为占据全球核聚变装置47% 份额的绝对主流技术,正从实验室加速迈向能源工程的商业前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旗舰项目稳步推进,中美欧等主要国家竞相布局,标志着全球研发进入多主体协同、工程化验证的新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经营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多种体制、类型的生产企业并存的格局。国内压力容器企业早期主要从事低端产品制造,近年来随着行业迅速发展,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压力容器行业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超声波焊接设备行业开启外资与本土企业分庭抗礼时代 新能源汽车引领市场发展

超声波焊接设备行业开启外资与本土企业分庭抗礼时代 新能源汽车引领市场发展

在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精密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超声波焊接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封装、消费电子精密组件连接及医疗耗材无菌焊接的核心工艺。2024年全球超声波焊接设备市场规模达8.56亿美元,预计2031年全球超声波焊接设备市场规模将增至11.62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4.6%。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电子水泵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强劲 头部企业优势或将强化

我国电子水泵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强劲 头部企业优势或将强化

电子水泵凭借能耗低、寿命长等优势,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主流选择,2024年其车用销量超2700万只。同时,受益于技术进步与液冷兴起,其应用正向储能、数据中心等领域延伸,这些新场景进一步打开电子水泵行业增长空间。目前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或将呈“头部集中、优势强化”格局。

2025年10月27日
需求驱动下的国产突围 我国铜箔用阴极辊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需求驱动下的国产突围 我国铜箔用阴极辊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铜箔用阴极辊作为电解铜箔生产的核心装备,其性能直接决定高端锂电铜箔与电子电路铜箔的质量与良率,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关键设备。行业具备极高壁垒,涵盖钛材熔炼、超精密加工、表面处理及跨学科系统集成等多重难关,长期被海外厂商主导。当前,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快速扩张及电子电路升级的需求拉动下,极薄化、大幅宽铜箔产能加速投放,推

2025年10月27日
传统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冷却塔行业新兴场景开启增长新纪元

传统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冷却塔行业新兴场景开启增长新纪元

冷却塔作为工业循环水和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散热装置,其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发展及能源结构转型紧密相连。当前,我国冷却塔行业呈现出“传统需求为基,新兴场景驱动”的鲜明特征:一方面,石化、电力、冶金等传统工业的存量改造与节能需求为市场提供了稳定支撑;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算力爆发与核电产业重启,正为行业注入强劲的增量动力。在“双碳

2025年10月27日
当前中国压力容器发展回顾——产业逐渐完善 产品高端化发展

当前中国压力容器发展回顾——产业逐渐完善 产品高端化发展

近十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化工、机械、核电等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压力容器制造业也被带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规模等众多方面全面提升。2020-2024年我国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已由1586.80亿元增长至2307.3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9.81%,行业在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

2025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