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成全球金属压力容器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正呈高效节能化、一体化发展趋势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金属压力容器是石油化工通用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分支,也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冶金、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在上述领域的生产、运输、反应等环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金属压力容器通常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是能够盛装气体或液体,具有一定功能、承受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按照工艺过程划分,金属压力容器大致可分为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储运容器四大类。

金属压力容器通常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是能够盛装气体或液体,具有一定功能、承受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按照工艺过程划分,金属压力容器大致可分为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储运容器四大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不锈钢板、碳钢板、特材板、不锈钢管、碳钢管、特材管和锻件等。这类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与钢材市场价格的波动具有较强关联性。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核电、太阳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行业。金属压力容器产品的需求与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而上述行业景气度的提高将会带动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而带动金属压力容器需求的增长。

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不锈钢板、碳钢板、特材板、不锈钢管、碳钢管、特材管和锻件等。这类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与钢材市场价格的波动具有较强关联性。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核电、太阳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行业。金属压力容器产品的需求与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而上述行业景气度的提高将会带动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而带动金属压力容器需求的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持续增强

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属于装备制造业,我国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制造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和技术含量高等特点。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国家重大装备制造更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的战略性产业。

近年来,随着“制造兴国”“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能源转型、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产业政策。例如《中国制造 2025》提出:到 2025 年,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能够得到大幅的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重点投向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我国要大力提倡发展核电、天然气、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等战略新兴行业相关项目。《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亦提出,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

基于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下游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达到21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7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

基于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下游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达到21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7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我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发展于20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是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化工机械厂的前身南京永利宁厂机械分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多层包扎式高压容器,开创了我国制造高压容器的历史,这一成就得到了国务院的嘉奖。随后《人民日报》专门发表了题为《自己动手制造更多的工业设备》的社论,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且到了六十年代,我国在金属压力容器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制造水平,国内中小型化肥厂、各种化工厂以及炼油厂所用的压力容器,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化工、机械、核电等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规模等众多方面实现了全面提升。预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大型、特种压力容器的使用将日益增多,未来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将会呈现大型、特种产品主导、信息化应用普及、行业标准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化工、机械、核电等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规模等众多方面实现了全面提升。预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大型、特种压力容器的使用将日益增多,未来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将会呈现大型、特种产品主导、信息化应用普及、行业标准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到专业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保有量逐年增长,并且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众多方面已经实现全面提升,高端、重型压力容器设备已基本不再依赖进口,部分技术难度高、制造工艺复杂的关键核心设备已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成功实现了国产化,甚至少数产品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并进入国际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金属压力容器保有量达到497.15万台,2014-2022年期间CAGR为5.55%。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到专业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保有量逐年增长,并且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众多方面已经实现全面提升,高端、重型压力容器设备已基本不再依赖进口,部分技术难度高、制造工艺复杂的关键核心设备已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成功实现了国产化,甚至少数产品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并进入国际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金属压力容器保有量达到497.15万台,2014-2022年期间CAGR为5.55%。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我国金属压力容器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众多方面已经实现全面提升,但现阶段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大而不强,市场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较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四、市场需求旺盛,下游石油石化等行业发展带动市场快速发展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石油石化、钢铁冶金、机械等行业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长,带动了上游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能源发展规划,未来我国在石油石化等领域将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这也表明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核电、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及环保、生物基材料、军工等战略新兴行业也给金属压力容器带来了新发展空间。

例如在石油化工方面:“十三五”期间,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基地化、园区化、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共识,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大框架基本形成。2015 年发布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提出重点建设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推动我国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以七大基地为主基调的新建、改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加速推进,我国炼油能力持续稳步提升。2022年我国的炼油能力增至每年9.2亿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国,反映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到2023年国内炼油总能力达到9.36亿吨/年,炼厂开工率为79.1%。

随着以七大基地为主基调的新建、改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加速推进,我国炼油能力持续稳步提升。2022年我国的炼油能力增至每年9.2亿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国,反映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到2023年国内炼油总能力达到9.36亿吨/年,炼厂开工率为79.1%。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为避免炼油产能无序扩张,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 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 10 亿吨以内,千万吨级炼油产能占比 55%左右,各地要依法依规推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 200 万吨及以下的炼油装置有序淘汰退出,新建炼厂的常减压装置规模不得低于 1,000 万吨/年。截至 2023 年底,我国仍有 32 家 200 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的炼厂,同时以炼油产能“红线”10 亿吨/年计算,我国未来大型炼厂新增及替换产能接近 1.3 亿吨/年。

核电方面:近年压力容器在核电行业应用广泛,主要有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压力容器、稳压器、反应堆冷却剂管道、余热排出系统热交换器等。

近年人们对核能的应用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而核能最主要的应用就是核能发电,其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呈增长趋势。2022年以来,我国新核准核电机组10台,新投入商运核电机组3台,新开工核电机组6台。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约2,681万千瓦,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商运核电机组54台,总装机容量5,682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截至2023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5,691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9%,发电量为4,347.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1%,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5%,核能发电量达到世界第二。

近年人们对核能的应用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而核能最主要的应用就是核能发电,其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呈增长趋势。2022年以来,我国新核准核电机组10台,新投入商运核电机组3台,新开工核电机组6台。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约2,681万千瓦,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商运核电机组54台,总装机容量5,682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截至2023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5,691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9%,发电量为4,347.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1%,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5%,核能发电量达到世界第二。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光伏方面:随着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受此影响,光伏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16.88GW,同比增长148%,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09.5GW,同比增长55.2%;创下历史新高。预计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推行,以及光伏发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我国光伏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strong>光伏</strong><strong>方面:</strong>随着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受此影响,光伏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16.88GW,同比增长148%,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09.5GW,同比增长55.2%;创下历史新高。预计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推行,以及光伏发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我国光伏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光伏上游多晶硅的发展。2022 年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 82.7 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超过 55%。2023 年 1-10月,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为 108 万吨、440GW、393GW、360GW。

而多晶硅与颗粒硅的生产需要大量使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等相关设备,并且对设备的质量以及可靠性要求很高,近年来光伏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为高端压力容器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鉴于我国光伏行业持续高景气,需求增量将通过硅片市场紧缺传导至上游压力容器设备制造商。

五、行业呈现出高效节能化、清洁能源领域延伸化、模块化及一体化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也呈现出高效节能化、清洁能源领域延伸化、模块化及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相关规划政策的陆续出台,石油、化工、火力发电等传统行业开始向绿色、环保、节能方向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大力培育核电、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及环保、生物基材料、军工等战略新兴行业;此外随着下游客户对生产环节要求的细化,金属压力容器的许多业务都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定制,金属压力容器的生产将逐渐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趋向于业务一体化。

目前我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也呈现出高效节能化、清洁能源领域延伸化、模块化及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相关规划政策的陆续出台,石油、化工、火力发电等传统行业开始向绿色、环保、节能方向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大力培育核电、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及环保、生物基材料、军工等战略新兴行业;此外随着下游客户对生产环节要求的细化,金属压力容器的许多业务都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定制,金属压力容器的生产将逐渐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趋向于业务一体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钛材行业消费端分析:下游需求持续释放 医用、消费电子领域潜在市场宽广

我国钛材行业消费端分析:下游需求持续释放 医用、消费电子领域潜在市场宽广

钛材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腐蚀性强‌、耐高温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金属材料之一。在下游行业发展带动下,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由2018年的5.7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1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5%。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铜行业下游分析:存量需求稳中有增 新能源边际需求强劲

我国铜行业下游分析:存量需求稳中有增 新能源边际需求强劲

电网投资是我国稳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环节,能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完成额累计值6083亿元,同比增长15.26%。由此可见,我国铜行业下游需求中的传统电力需求韧性仍在。

2025年05月03日
我国硅铁行业发展现状:价格震荡下行 进口量大幅增长

我国硅铁行业发展现状:价格震荡下行 进口量大幅增长

2024年1-11月我国硅铁产量为507.82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微增0.54%。同时在2024年其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我国硅铁生产区域高度集中。近3年来其生产逐渐向内蒙古集中。此外,我国长期保持硅铁净出口国地位,贸易顺差稳固。在2024年其进口量达8.29万吨,同比增长40.51%,延续了2023

2025年04月30日
核电机组密集投产 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 市场将持续向技术优势企业倾斜

核电机组密集投产 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 市场将持续向技术优势企业倾斜

核级海绵锆生产的核级锆合金材料是核电站运行的第一道安全屏障。随着国家低碳战略需求的提出,国内核电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为核级海绵锆带来增长机遇。新建核电机组将密集投产,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预计2030年超4000吨。

2025年04月30日
基建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 绿色化、智能化成必然发展趋势

基建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 绿色化、智能化成必然发展趋势

金属制品是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且自2010年超过美国以来,就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业实现增加值约4.8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7%,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比重达到28.9%,领先第二位的美国近12个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家居五金行业正迎来多重增长引擎 消费升级助力中高端市场发展

我国家居五金行业正迎来多重增长引擎 消费升级助力中高端市场发展

家居五金及户外家具的消费规模与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及居民收入水平紧密关联。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消费升级为市场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四万元大关,达到41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中厚板行业发展现状:出口量突破千万吨 国内市场价格震荡下跌

我国中厚板行业发展现状:出口量突破千万吨 国内市场价格震荡下跌

我国中厚板应用领域持续拓宽,涵盖机械、钢结构、造船、风电、石化等多个领域。钢结构加工量稳步提升、造船业三大指标同步增长,风电、氢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等共同推动中厚板需求持续增长。2017-2023年,中厚板产量从6910万吨增至9818万吨;2022-2024年其出口表现亮眼,2024年出口量突破千万吨大关。随着新增产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药用玻璃行业发展现状:整体市场规模稳增 中硼硅玻璃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药用玻璃行业发展现状:整体市场规模稳增 中硼硅玻璃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我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7-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65%。中硼硅玻璃凭借优异的性能成为国际主流药用包装材料,但国内渗透率仍低,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受三大因素推动,我国中硼硅玻璃需求量快速上升。我国药用玻璃行业集中度较低,2021年CR4约为32%,市场格局分散,其中山东药玻以19%的市场

2025年04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