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碘化物行业:碘资源匮乏需高度依赖进口 无机碘化物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碘化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碘化物是指含有碘元素的化合物,在医学、工业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医学上,碘化物常用于放射性诊断和治疗,例如使用放射性碘化物‌。在工业上,碘化银用于摄影和印刷行业的感光材料‌。科学研究方面,碘化物作为氧化剂和试剂,参与多种化学反应‌。然而碘化物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咽喉不适、口内金属味、呼吸道刺激等症状,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因此,使用碘化物时需要谨慎,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碘化物的细分品类众多,包括有机碘化物(如碘苯、邻碘苯甲酸甲酯、碘甲烷、碘乙烷、三甲基碘化物等)以及无机碘化物(如碘化钾、碘化钠、氢碘酸等)。其中无机碘化物是目前国内碘化物市场的主流产品,国内的主要厂商为博苑股份、汉威集团、金典化工、盛典科技等。

碘化物的细分品类众多,包括有机碘化物(如碘苯、邻碘苯甲酸甲酯、碘甲烷、碘乙烷、三甲基碘化物等)以及无机碘化物(如碘化钾、碘化钠、氢碘酸等)。其中无机碘化物是目前国内碘化物市场的主流产品,国内的主要厂商为博苑股份、汉威集团、金典化工、盛典科技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我国碘资源匮乏,主要依赖于进口

碘是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I,元素周期表53号元素,卤族元素之一。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易升华,升华后易凝华,有毒性和腐蚀性。单质碘遇淀粉会变蓝紫色。碘主要用于制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碘化合物等。

我国制碘企业起步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近年得益于生产技术的提升,我国碘产量不断增长。但是虽然近年我国碘产量不断增长,但由于设备简陋、工艺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资源贫乏等因素,产量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产量不足千吨。而相较于国内产量的稀少,我国碘需求量十分庞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碘产量880.9吨,同比增长2.6%;需求量约为7101.4万吨,同比下降6.6%。

我国制碘企业起步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近年得益于生产技术的提升,我国碘产量不断增长。但是虽然近年我国碘产量不断增长,但由于设备简陋、工艺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资源贫乏等因素,产量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产量不足千吨。而相较于国内产量的稀少,我国碘需求量十分庞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碘产量880.9吨,同比增长2.6%;需求量约为7101.4万吨,同比下降6.6%。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在上述背景下,我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碘来满足需求,从而使得进口依存度较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碘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2010- 2024 年6 月我国碘进口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背景下,我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碘来满足需求,从而使得进口依存度较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碘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2010- 2024 年6 月我国碘进口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海关总数,观研天下整理

三、抗生素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背景下,有机碘化物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有机碘化物一般比相应的氯化物或溴化物活泼,包括碘苯、碘甲烷、碘乙烷、邻碘苯甲酸甲酯、三甲基碘硅烷等,可广泛用于抗生素类药物、折光率标准液、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等产品制造场景。以三甲基碘硅烷为例,其主要作为高效硅烷基给予体用于抗生素类药物制造场景。

近年在抗生素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背景下,我国有机碘化物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抗生素是一种基础用药,在医学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目前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阿莫西林、甲硝唑、头孢等药物都属于抗生素。

抗生素是现代医学中的关键工具,在细菌感染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明显的刚性需求。抗感染药物是基础性用药,在细菌感染以及其他疾病或创伤、手术带来的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作为临床用药中最主要的类别之一,抗生素占整个抗感染药物的90%左右。根据相关资料可知,从终端市场来看,近年我国抗生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2年市场规模约1945亿元,整体仍将维持较大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有机碘化物市场需求增长。

抗生素是现代医学中的关键工具,在细菌感染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明显的刚性需求。抗感染药物是基础性用药,在细菌感染以及其他疾病或创伤、手术带来的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作为临床用药中最主要的类别之一,抗生素占整个抗感染药物的90%左右。根据相关资料可知,从终端市场来看,近年我国抗生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2年市场规模约1945亿元,整体仍将维持较大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有机碘化物市场需求增长。

数据来源:海关总数,观研天下整理

四、X射线造影剂、半导体等下游快速发展下,无机碘化物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无机碘化物通常是指含碘为-1价氧化态的二元化合物,包括碘化铵、碘化钾、碘化钠、氢碘酸(碘化氢)等,可广泛用于医药、电子、X射线造影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制造场景。

从下游主要需求领域角度看,无机碘化物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X 射线造影剂领域应用与需求

‌碘化物在X射线造影剂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其高X射线吸收能力来增强影像的观察效果。‌ 碘化物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患者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加血管和组织的对比度,使血管、器官和其他组织在影像中更为清晰可见。‌

X 射线造影剂目前仍是全球造影剂市场的主体,包括增强 CT 和血管造影,都可能使用碘造影剂。以 CT 增强扫描为例,经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造影剂会随着血液循环,在 CT 图像下清楚显示组织血流和病变情况,以帮助鉴别疾病的良、恶性,亦可提高病灶的定性能力。对已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病人,通过 CT 增强扫描检查还可以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或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目前 X 射线造影剂中碘海醇、硫酸钡、碘帕醇是全球最为畅销的造影剂,其次是碘克沙醇、碘普罗胺和碘佛醇。其中碘海醇市场规模遥遥领先,接着是碘帕醇和碘克沙醇,碘普罗胺、碘佛醇和碘美普尔的市场规模则较为接近。而上述这 6 个品种均为非离子型有机碘化物,市场份额占 X 射线造影剂全球市场总额趋近于 90%。

我国作为新兴市场,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对健康的愈发重视,国内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需求稳步提升,国内造影剂市场规模亦持续增长。同时从碘造影剂人均消耗量来看,我国与欧美存在较大差距,人均用量与美国差距达到近 7 倍,与欧洲相比也有 2 倍左右差距,未来国内造影剂市场增长潜力仍然较大,从而带动 X 射线造影剂行业发展,推动碘化物行业发展。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造影剂市场规模从167亿元增长到295亿元。预计到2024年国内造影剂市场有望突破300亿元。

我国作为新兴市场,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对健康的愈发重视,国内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需求稳步提升,国内造影剂市场规模亦持续增长。同时从碘造影剂人均消耗量来看,我国与欧美存在较大差距,人均用量与美国差距达到近 7 倍,与欧洲相比也有 2 倍左右差距,未来国内造影剂市场增长潜力仍然较大,从而带动 X 射线造影剂行业发展,推动碘化物行业发展。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造影剂市场规模从167亿元增长到295亿元。预计到2024年国内造影剂市场有望突破300亿元。

数据来源:PDB,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2电子制造领域应用与需求

1偏光片制造

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液晶面板总成本的 10%左右,其中碘系偏光片市场占有率高达 80~90%。碘、碘化钾为生产碘系偏光片的重要原材料。

近年随着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领域对偏光片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偏光片行业市场不断扩张。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偏光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82亿元。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偏光片在光学领域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到2022我国偏光片供应量为4.51亿平方米,需求量为4.3亿平方米。

近年随着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领域对偏光片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偏光片行业市场不断扩张。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偏光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82亿元。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偏光片在光学领域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到2022我国偏光片供应量为4.51亿平方米,需求量为4.3亿平方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国产替代下将给碘化物带来发展机遇。目前由于偏光片行业具备较高的技术、人才、资金和客户认证壁垒,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由韩国 LG 化学、日东电工和住友化学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产企业竞争力不强,与上述国际巨头有着较大的发展差距。

具体来看:全球市场方面:韩国 LG 化学、日东电工和住友化学三足鼎立,占据 60~70%全球偏光片市场份额。其中 PVA 膜和 TAC 膜为主要原材料,当前日本企业在 TAC 膜和 PVA 膜行业占据垄断地位;日本富士胶片、柯尼卡美能达为全球 TAC 薄膜领先企业;PVA 膜方面,日本可乐丽占据全球市场 70%以上的份额。

国内市场方面:我国偏光片市场份额占比前三的企业均为日韩企业,其中最高的是住友化学,占比为26%;其次为日东电工,市场份额占比为18%;第三是LG化学,市场份额占比为12%,而我国本土企业市场份额占相对较低。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面板产能不断向我国转移,我国本土企业积极建设偏光片产线,市场份额也开始逐渐增长,比如杉杉股份,其市场份额占比为11%,位于第四。但上游核心原材料 PVA 膜和 TAC 膜供应地和供应商依然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因此可见,目前偏光片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半导体制造

半导体产业的研发、生产、制造是国家重大战略,碘化物在该领域亦有重大作用。如高纯度碘化氢(HI)即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刻蚀气体;再如三氟碘甲烷(CF3I)具有安全性高、无毒、阻燃、油溶性和材料相容性好等特点,可作为半导体刻蚀气体、电气设备绝缘与灭弧气体以及替代氟氯烃的制冷剂。

半导体是持续支撑起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半导体企业既是当下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展现出持久的科创生命力。这为,碘化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凭借巨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人口红利、稳定的经济增长及有利的产业政策环境等众多优势条件,我国半导体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2673亿元(1795亿美元)。预计2024年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4043亿元。

近年凭借巨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人口红利、稳定的经济增长及有利的产业政策环境等众多优势条件,我国半导体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2673亿元(1795亿美元)。预计2024年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4043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五、本土企业竞争力不足,需提升竞争实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由于受技术壁垒较高、原材料供应不足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具备碘化物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还比较少,且在技术、产品质量、创新实力等方面与国际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因此未来本土企业还需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与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加快追赶国际领先企业步伐,进而加快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目前国际碘化物领先企业主要有智利SQM、日本伊势化学、美国Iochem Corporation等。国内碘化物生产企业主要有江西盛典科技、泰安汉威集团、贵州开磷集团、中化蓝天集团、中昊晨光化工、新亚强硅化学股份、河北博泰环保科技、齐鲁制药、山东金典化工、扬州三友合成化工、山东博苑医药化学股份等。(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氧化锆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未来行业趋向高端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

我国氧化锆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未来行业趋向高端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氧化锆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20-2023年我国氧化锆行业市场规模从93.6亿元增长到101.7亿元,增长了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展望未来,预计到2025年至2027年间,我国氧化锆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从110亿元攀升至1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7%。

2025年05月29日
我国醋酸乙酯行业:产能显著回升 价格整体震荡下行

我国醋酸乙酯行业:产能显著回升 价格整体震荡下行

我国醋酸乙酯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21世纪后,随着涂料、胶黏剂等下游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其产能迅速上升,到2013年达到353万吨;同时其产能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也提升至60.86%,稳居全球首位。但伴随着产能扩张,我国醋酸乙酯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2016年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政策双重推动下,落后产

2025年05月27日
我国乙烯产能和产量增长速度放缓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正加速推进

我国乙烯产能和产量增长速度放缓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正加速推进

近年来我国乙烯产能和产量持续上升,但2024年增速均相较前期放缓。尽管产量提升,但其仍需要通过进口补充下游需求。而在政策推动下,我国乙烯行业正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形成“落后产能出清-先进产能扩张-整体能效提升”的良性发展路径。

2025年05月26日
我国丙烯行业自给能力显著提高 丙烷脱氢法产能占比上升

我国丙烯行业自给能力显著提高 丙烷脱氢法产能占比上升

我国丙烯消费市场呈现典型的单极结构特征,聚丙烯作为核心消费领域,2023年占比达66.85%。近年来我国丙烯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持续上升,同时丙烷脱氢法产能占比逐渐超越催化裂化、蒸汽裂解等方法,成为国内丙烯第一大生产工艺。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环氧乙烷行业产能结构调整明显 民营企业崛起 下游消费格局正转型

我国环氧乙烷行业产能结构调整明显 民营企业崛起 下游消费格局正转型

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产能不断扩张,至2024年达到944万吨,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稳健增长。同时行业呈现两大显著特征:一是产能结构调整明显,民营企业产能占比持续提升;二是下游消费结构正经历重要转型,从相对单一的应用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甘油行业:成本与需求博弈 市场价格跌势显现但仍盘踞高位

我国甘油行业:成本与需求博弈 市场价格跌势显现但仍盘踞高位

进入2025年,虽然上游高价压力仍存,但由于下游市场需求不旺,新订单稀少,中间商们纷纷采取低价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不过对比2024年,市场价格仍旧盘踞高位。有数据显示,2025年3月19日,我国95%含量的甘油市场均价为6950元/吨,相较于上一周下降4.79%;与月初相比,价格下跌3.47%;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上涨了

2025年05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