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农药中间体发展空间较大 未来将向环保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升级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农药中间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农药中间体是一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中间介质,是指用于农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农药中间体是一种精细化工品,受技术、研发、资金等因素限制,全球农药中间体研发企业多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虽然相比于欧美等国家,我国农药中间体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有部分农药中间体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农药中间体是合成农药的重要原料,其结构和性质对农药的合成、使用效果和作用机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农药的改良和创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农药中间体可划分为初级农药中间体和高级农药中间体,高级农药中间体往往只需要一两步合成过程即可制成最终的农药原药。目前常见的农药中间体具体如下:

目前常见农药中间体

序号 中间体名称 典型产品
1 2-甲基-6-乙基苯胺(MEA) 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乙丙草胺
2 2.6-二乙基苯胺(DEA) 甲草胺、丁草胺、丙草胺
3 2-氯-5-氯甲基吡啶 吡虫啉、啶虫脒
4 N-硝基亚氨基咪唑烷(咪唑烷) 吡虫啉
5 1,2.4-三氮唑 戊唑醇、丙环唑、三环唑、三唑酮、烯唑醇、氟硅唑、腈菌唑、烯效唑、多效唑
6 2,4,6-三氯-,1,3,5-三嗪(三聚氯氰) 莠去津、莠灭津、西玛津、扑草净
7 1,2-苯二胺(邻苯二胺 多菌灵、硫菌灵、甲基硫菌灵
8 1,3-二氨杂环戊二烯 咪鲜胺、抑霉唑
9 2.4-二氯苯酚 2,4-D
10 2,5-二氯苯酚 麦草畏
11 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嘧啶胺) 苄嘧磺隆、烟嘧磺隆、吡嘧磺隆
12 N,N-二甲基-2-氨基磺酰基-3-吡啶甲酰胺烟磺酰胺) 烟嘧磺隆
13 2-氨基-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 苯磺隆、甲磺隆、氯磺隆
14 3,3-二甲基-4-戊烯酸甲酯(贲亭酸甲酯) 菊酯类产品
15 间苯氧基苯甲醛(醚醛) 溴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
16 亚磷酸二甲酯 草甘膦、敌百虫
17 (膦酰基甲基)亚氨基二乙酸(双甘膦) 草甘膦
18 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乙基氯化物) 辛硫磷、毒死蜱
19 3,5,6-三氯吡啶-2醇钠盐(三氯吡啶醇钠) 毒死蜱、甲基毒死蜱
20 甲基亚磷酸二乙酯 草铵膦
21 1.3-苯二甲腈(间苯二甲腈) 百菌清
22 甲基异氰酸酯 克百威、异丙威、仲丁威
23 1,4-(氯苯基)-3-吡唑醇(吡唑醇) 吡唑醚菌酯
24 3-甲基-4-硝基亚胺基-1,3,5-二嗪(噁二嗪) 噻虫嗪
25 噻唑(2-氯-5-(氯甲基)-噻唑)CCMT 噻虫嗪
26 3-(2-氯-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功夫酸) 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
27 氯三氟乙烷 三氟氯氰菊酯、七氟菊酯、联苯菊酯
28 氟氯甲烷 氟氰戊菊酯、氟嘧磺隆
29 氟乙酰乙酸乙酯 噻草啶
30 氟乙酸乙酯 氟唑菌酰胺、联苯吡菌胺
31 3-三氟甲基吡啶 吡氟禾草灵
32 2-氟-6-三氟甲基吡啶 啶氧菌酯
33 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 吡虫啉、氟吡氯禾灵
34 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 氟啶胺
35 2-甲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 氟醚菌酰胺
36 对氟硝基苯 苯噻菌胺、吡丙醚,除草剂氟吡酰草胺氟噻草胺、吡草醚、环戊噁草酮和氟胺草酯
37 2-甲氧基-6-甲基苯甲酸 苯菌酮
38 1-氯-1氯乙基酰基环丙烷 丙硫菌唑
39 三氟甲基苯乙酮 肟菌酯
40 2-氨基-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K胺) 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
41 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K酸) 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
42 2-甲基-3甲氧基-6-氯苯甲酸 甲氧虫酰肼

资料来源: CAC农化展,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是农药生产和消费大国,农药中间体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农药中间体行业处于农药产业链中游,因此其市场需求主要受农药市场发展影响。近年在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下,我国农药工业得以快速稳定发展,且已形成了一套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产量、使用量已处于世界前列。农药产品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农药中间体的发展。

农药中间体行业处于农药产业链中游,因此其市场需求主要受农药市场发展影响。近年在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下,我国农药工业得以快速稳定发展,且已形成了一套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产量、使用量已处于世界前列。农药产品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农药中间体的发展。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农药中间体是农药的基础原材料,而我国是农药生产和消费大国,因此农药中间体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生产方面:得益于完备的基础化工产业体系、极具竞争力的成本控制水平,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药生产基地,拥有全球近70%的农药原药产能。虽然此前在安全环保政策趋严、政府监管力度加大、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的共同作用下,2016-2018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从377.8万吨下降至208.3万吨。但2021-2022年,受疫情影响,农药企业开工率不足,农药供有限,叠加上游原材料涨价,最终农药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农药市场进入高景气阶段。2023 年随着新冠疫情管控终结,市场预期经济强劲反弹,农药行业投资再次兴起,农药产品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热点产品规划投建产能持续增长,使得产量上升到251.9万吨,同比增长27.9%。进入2024年以来,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农药产品结构优化、国际农药行业的加速整合等因素下,产量得到大幅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累计约为251.9万吨,较上一年同比增长27.9%。

<strong>生产方面:</strong>得益于完备的基础化工产业体系、极具竞争力的成本控制水平,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药生产基地,拥有全球近70%的农药原药产能。虽然此前在安全环保政策趋严、政府监管力度加大、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的共同作用下,2016-2018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从377.8万吨下降至208.3万吨。但2021-2022年,受疫情影响,农药企业开工率不足,农药供有限,叠加上游原材料涨价,最终农药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农药市场进入高景气阶段。2023 年随着新冠疫情管控终结,市场预期经济强劲反弹,农药行业投资再次兴起,农药产品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热点产品规划投建产能持续增长,使得产量上升到251.9万吨,同比增长27.9%。进入2024年以来,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农药产品结构优化、国际农药行业的加速整合等因素下,产量得到大幅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累计约为251.9万吨,较上一年同比增长27.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消费方面:虽然近年在国家政策限制下,我国农药使用量呈下降趋势。但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药使用量仍位居全球前列。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药使用量(折百量)在24.53万吨左右。‌2023年我国农药使用量(折百量)为24.48万吨,占世界农药总用量的6.93%,位列全球第五。

<strong>消费方面:</strong>虽然近年在国家政策限制下,我国农药使用量呈下降趋势。但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药使用量仍位居全球前列。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药使用量(折百量)在24.53万吨左右。‌2023年我国农药使用量(折百量)为24.48万吨,占世界农药总用量的6.93%,位列全球第五。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市场分析,我国农药使用量位居前列,主要是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对农药的需求量大。

例如粮食种植方面:近五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增长走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8968.54万吨,同比增长0.5%。

<strong>例如粮食种植方面</strong>:近五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增长走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8968.54万吨,同比增长0.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果蔬方面:我国是全球果品总面积和总产量稳居第一的国家。果品的质量和产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果品产业已经成为继粮食和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前景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果园面积为13193.7公顷。

<strong>果蔬方面:</strong>我国是全球果品总面积和总产量稳居第一的国家。果品的质量和产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果品产业已经成为继粮食和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前景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果园面积为13193.7公顷。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成为食品的一类或,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近年得益于政策推动,我国农产品种植结构不断调整,蔬菜播种面积与产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3029.78千公顷。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成为食品的一类或,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近年得益于政策推动,我国农产品种植结构不断调整,蔬菜播种面积与产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3029.78千公顷。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作为合成农药的重要原料,随着农药市场的发展,我国农药中间体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截至2022年我国农药中间体市场规模约为687.8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绿色化转型的稳步推进,农药行业也逐渐向绿色环保型转型,生产日趋精细化、系列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高效性、经济性以及使用的方便性。

例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生物农药作为生物农业经济的战略方向之一被重点提出:发展绿色农业,开发农业废弃物生物制剂、天然农业生物药物、精准多靶标生物农药、土壤改良生物制品等农业制品,在未来或将成为农药产业与生物制造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增长点。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提出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专用中间体、助剂的开发与生产,定向合成法手性和立体结构农药生产,生物农药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生产。

在这一情况下,农药中间体发展也趋向绿色化、环保化,相关品种也愈发繁多。此外由于近年来开发的农药要求活性更高,功能更好,既要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又要适应生态环境要求,使农药的化学结构越来越复杂,导致所需农药中间体的结构也日趋复杂化,制造更为困难。

预计未来市场龙头企业将占领更多市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升级,农药中间体的生产将更加集约化和规模化,行业竞争格局也将进一步优化。随着下游七大农药领域的巨头不断整合,产品的原有供应商的市场亦将呈现逐步集中态势。目前来看,国内的中间体行业较为分散,多数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在承接更高订单的生产能力不足,同时受制于研发投入不足,企业跟随下游客户的技术配套研发能力较弱,难以切入长期大量的产品供应链条之中,随着下游客户的并购整合,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数量较之前将有所减少,带动中间体龙头企业获得更多巨头客户订单,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三、目前我国行业产能利用率整体较低,仍有部分中间体需要进口

目前我国农药中间体基本能保持供需平衡。从产量来看,我国一些专用中间体的开发发展较快,如含氟、含氰基、含杂环中间体,其中较突出的是菊酯类农药中间体,如菊酸、二氯菊酸、丁酸、醚醛、丙烯醇酮。这类中间体目前国内都能生产,生产地点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地区。

近年我国农药中间体产量保持低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农药中间体产量约为419万吨,在2014-2023年期间年均增长1.4%。

近年我国农药中间体产量保持低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农药中间体产量约为419万吨,在2014-2023年期间年均增长1.4%。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当前我国中间体生产主要分自用配套型和外销型。比如当前比较热门的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相关在建、拟建项目自用配套的也较多,如山东友道化学项目建成可达到氯虫苯甲酰胺1,000吨/年、2-氨基-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2,000吨/年等;辽宁丰收农药有限公司项目包括3-氯-2-肼基吡啶、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啶-5-羧酸、2-氨基-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2-氨基-5氯-3-甲基苯甲酸四种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

从需求来看,虽然2017由于农药和化肥零增长行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国农药的施用量与原药产量,也使得农药中间体需求量大幅减少。但进入2023年,整体经济进入复苏,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增长推动我国农药中间体需求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药中间体需求量404万吨,同比增长2.8%。

<strong>从需求来看,</strong>虽然2017由于农药和化肥零增长行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国农药的施用量与原药产量,也使得农药中间体需求量大幅减少。但进入2023年,整体经济进入复苏,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增长推动我国农药中间体需求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药中间体需求量404万吨,同比增长2.8%。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主义的是,尽管我国生产的农药中间体基本上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但由于受政策影响较大,产能利用率整体较低,因此仍有部分中间体需进口。这不要是因为一部分是中国有生产,但数量或质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另一部分中国尚不能生产。近年以来,我国农药中间体进口额约1亿美元。

四、未来农药中间体将环保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升级‌

随着环境保护的监管要求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日益增强,农药使用对外部环境的潜在影响愈发受到关注,相关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禁止和限制使用高毒高风险农药的文件,并鼓励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有序淘汰传统剧毒、高毒、高残留的相关农药,使低毒、安全、环保、低残留的新型环境友好型农药正成为重点开发及普及的品种,并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了《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农药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措施。《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农药行业的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随着相关企业研发技术进步,以及环保监管日趋严格,未来农药中间体产业发展将不断向环保化、高端化以及绿色化方向升级。(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热熔胶市场“量额齐升”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强劲的新动能

我国热熔胶市场“量额齐升”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强劲的新动能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热熔胶行业带来了强劲的新动能。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12.21GW,同比增长107.07%。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100GW,已达到2019年规模(204.2GW)的5倍以上。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