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聚四氟乙烯行业发展现状:供给规模不断扩大 5G等新兴领域带来新增量

1.聚四氟乙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行业壁垒较高

聚四氟乙烯简称PTFE,别名铁氟龙,俗称“塑料王”,是一种‌以四氟乙烯(TFE)作为单体聚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它耐热、耐寒性优良,可在-180~260ºC长期使用,且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四氟乙烯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从产业链看,我国聚四氟乙烯产业链上游包括萤石、浓硫酸、三氯甲烷(氯仿)等原材料;中游为聚四氟乙烯生产;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电器等行业。此外,聚四氟乙烯行业还具有较高的技术、原材料、人才和资金等壁垒,进入门槛相对较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聚四氟乙烯产能持续增长

1945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始在工业上规模生产聚四氟乙烯。与之相比,我国聚四氟乙烯起步较晚,直到1964年,国内第一套年产30吨的聚四氟乙烯装置才在上海合成橡胶研究所建设完成,并于1965年经原化工部鉴定后正式投产,成为我国聚四氟乙烯工业化生产的开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聚四氟乙烯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全球最大聚四氟乙烯生产国,产能位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聚四氟乙烯产能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20.81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67%。目前,我国聚四氟乙烯行业还在扩能,预计到2024年底其产能将达到22.66万吨,同比增长8.89%,占全球总产能的比重预计达到68.52%左右。

1945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始在工业上规模生产聚四氟乙烯。与之相比,我国聚四氟乙烯起步较晚,直到1964年,国内第一套年产30吨的聚四氟乙烯装置才在上海合成橡胶研究所建设完成,并于1965年经原化工部鉴定后正式投产,成为我国聚四氟乙烯工业化生产的开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聚四氟乙烯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全球最大聚四氟乙烯生产国,产能位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聚四氟乙烯产能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20.81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67%。目前,我国聚四氟乙烯行业还在扩能,预计到2024年底其产能将达到22.66万吨,同比增长8.89%,占全球总产能的比重预计达到68.52%左右。

数据来源:CAFSI、百川盈孚、观研天下整理

3.聚四氟乙烯产需双向增长,但部分高端产品需要依靠进口补充

2021年-2023年,随着生产能力提高和下游需求持续释放,我国聚四氟乙烯产量和表观需求量实现双向增长,2023年分别达到17.88万吨和15.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02%和13.18%。虽然我国聚四氟乙烯市场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状态,但由于高端聚四氟乙烯市场进入门槛更高,生产企业数量相对少,部分高端聚四氟乙烯仍需要依靠进口补充。从进出口均价来看,由于聚四氟乙烯进口产品多为高端产品,附加值高,这也使得其进口均价始终高于出口均价,且它们的比值始终在1.2-1.5左右波动。

2021年-2023年,随着生产能力提高和下游需求持续释放,我国聚四氟乙烯产量和表观需求量实现双向增长,2023年分别达到17.88万吨和15.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02%和13.18%。虽然我国聚四氟乙烯市场整体呈现供过于求状态,但由于高端聚四氟乙烯市场进入门槛更高,生产企业数量相对少,部分高端聚四氟乙烯仍需要依靠进口补充。从进出口均价来看,由于聚四氟乙烯进口产品多为高端产品,附加值高,这也使得其进口均价始终高于出口均价,且它们的比值始终在1.2-1.5左右波动。

数据来源:CAFSI、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CAFSI、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进出口量来看,近年来我国聚四氟乙烯进口量始终维持在0.6万吨以上,2023年有所增长,达到 0.83万吨,同比增长18.57%;2021年-2023年其出口量呈现下降态势,2023年达到2.91万吨,同比下降7.32%。

从进出口量来看,近年来我国聚四氟乙烯进口量始终维持在0.6万吨以上,2023年有所增长,达到 0.83万吨,同比增长18.57%;2021年-2023年其出口量呈现下降态势,2023年达到2.91万吨,同比下降7.32%。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4.5G、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为聚四氟乙烯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目前,聚四氟乙烯主要应用领域为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电器,2021年合计占比69%。其中,石油化工是聚四氟乙烯下游最大需求市场,2021年占比达到33%;其次是机械和电子电器,分别占比24%和12%。

目前,聚四氟乙烯主要应用领域为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电器,2021年合计占比69%。其中,石油化工是聚四氟乙烯下游最大需求市场,2021年占比达到33%;其次是机械和电子电器,分别占比24%和1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除了石油化工、机械、纺织等传统领域外,目前聚四氟乙烯应用领域还拓展至5G、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领域,为聚四氟乙烯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需求。以5G和新能源领域为例,一方面,由于聚四氟乙烯的介电系数最低,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及耐老化性等特性,因此其在5G基站中主要应用于在高频覆铜板、射频电缆、雷达天线板以及其他连接器中。近年来,我国5G行业蓬勃发展,5G基站数量持续攀升,截至2023年底,其总数已达337.7万个,同比增长46.06%,为聚四氟乙烯市场带来更多增量空间。另一方面,在新能源领域,聚四氟乙烯可以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粘结剂、光伏面板的涂层材料等等。在国家“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这一战略背景下,新能源产业仍将拥有较大发展空间,或将为聚四氟乙烯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除了石油化工、机械、纺织等传统领域外,目前聚四氟乙烯应用领域还拓展至5G、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领域,为聚四氟乙烯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需求。以5G和新能源领域为例,一方面,由于聚四氟乙烯的介电系数最低,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及耐老化性等特性,因此其在5G基站中主要应用于在高频覆铜板、射频电缆、雷达天线板以及其他连接器中。近年来,我国5G行业蓬勃发展,5G基站数量持续攀升,截至2023年底,其总数已达337.7万个,同比增长46.06%,为聚四氟乙烯市场带来更多增量空间。另一方面,在新能源领域,聚四氟乙烯可以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粘结剂、光伏面板的涂层材料等等。在国家“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这一战略背景下,新能源产业仍将拥有较大发展空间,或将为聚四氟乙烯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截至2024年底,我国PVC糊树脂行业共有18家生产企业,其产能规模呈现清晰的梯队分化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层级。其中,行业领军企业沈阳化工以20万吨产能位居榜首,占比约为13.29%。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现有企业扩能规划,2025年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明显提速。

2025年08月01日
车衣膜成为我国TPU市场需求增长新动力 行业结构性矛盾、差异化竞争格局凸显

车衣膜成为我国TPU市场需求增长新动力 行业结构性矛盾、差异化竞争格局凸显

目前,制鞋是我国TPU下游最大消费市场,2024年占比接近30%。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汽车产业稳健发展和消费者对车辆保护意识的提升,车衣膜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TPU行业带来强劲的增长动力。

2025年07月31日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氢氟酸行业开辟新空间 出口市场则呈回暖迹象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氢氟酸行业开辟新空间 出口市场则呈回暖迹象

目前制冷剂仍是我国氢氟酸下游最大消费领域,占比5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六氟磷酸锂、PVDF等关键材料对氢氟酸的需求大幅提升,为氢氟酸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2025年07月29日
萤石产量增长 我国氟化工产业资源优势显著 市场向高端转型 含氟制冷剂龙头受益

萤石产量增长 我国氟化工产业资源优势显著 市场向高端转型 含氟制冷剂龙头受益

作为世界萤石资源大国,我国拥有发展氟化工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使得我国在全球氟化工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储量看,我国萤石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比重达23.9%,仅次于墨西哥(24.3%)。从产量看,我国萤石产量持续增长,2020-2024年由430万吨增长至660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萤石产量达690万吨,同比增长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四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塑为市场龙头企业

近些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注重基础研究,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投入加大,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不仅在传统的建筑及市政给排水、燃气、供热及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比例不断提高,在新兴通讯、交通、化工、核电等应用领域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2025年07月26日
改性塑料行业需求将受家电升级和汽车轻量化驱动 国内竞争加剧下企业出海寻机

改性塑料行业需求将受家电升级和汽车轻量化驱动 国内竞争加剧下企业出海寻机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高度分散。根据数据,国内龙头企业—金发科技市占率仅为7.86%。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改性塑料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国改性塑料出口规模波动增长。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改性塑料出口量约11.1万吨,同比增长25.3%;我国改性塑料出口额约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2%

2025年07月26日
草甘膦行业:全球产能集中 中国出口主导 反内卷下国内供需与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草甘膦行业:全球产能集中 中国出口主导 反内卷下国内供需与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全球草甘膦主要由中国和拜耳(孟山都)供应,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约 118 万吨/年,其中美国拜耳(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商,产能为37 万吨/年产能,占比 31.4%;其余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兴发集团、福华化学、新安股份、江山股份等公司,总产能达81 万吨/年,占比68.6%。全球前四大企业草甘膦总产能达到 83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我国多菌灵行业:出口有望回暖 或将带动价格回升 产能缩减 寡头垄断格局渐现

多菌灵是我国杀菌剂主要出口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杀菌剂市场向好以及巴西地区对多菌灵的禁令受到禁止,多菌灵需求及出口回暖,带动市场价格回升。

2025年07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