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赖氨酸行业:下游豆粕减量替代下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赖氨酸化学名为2,6-二氨基己酸,分子式为C6H14N2O2,是人体和哺乳动物必需氨基酸之一,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既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毒、促进脂肪氧化、缓解焦虑情绪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营养学意义,同时也能促进某些营养素的吸收,能与一些营养素协同作用,更好的发挥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赖氨酸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赖氨酸是碱性氨基酸,结构中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它是一种非极性氨基酸,与其它氨基酸相比,更不易溶于水。赖氨酸按光学活性分,有L型(左旋)、D型(右旋)和DL型(消旋)3种构型。

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全球赖氨酸生产大国。我国从2000年左右才开始正式作为全球赖氨酸生产转移地,但当时以小产能为主,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只有5%左右,2005年开始我国赖氨酸市场获得快速发展,产能迅速扩张,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赖氨酸供应量达192.9万吨,同比增长12.7%,占全球比重提升至63%。到2023年我国赖氨酸产能433万吨,产量为282.5万吨。

我国全球赖氨酸生产大国。我国从2000年左右才开始正式作为全球赖氨酸生产转移地,但当时以小产能为主,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只有5%左右,2005年开始我国赖氨酸市场获得快速发展,产能迅速扩张,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赖氨酸供应量达192.9万吨,同比增长12.7%,占全球比重提升至63%。到2023年我国赖氨酸产能433万吨,产量为282.5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赖氨酸归已是氨基酸第二大种类,占比达到37%左右。以2020年的数据为例,2020年我国氨基酸产量达570.62万吨,其中赖氨酸占比36.8%,仅次于谷氨酸。

目前赖氨酸归已是氨基酸第二大种类,占比达到37%左右。以2020年的数据为例,2020年我国氨基酸产量达570.62万吨,其中赖氨酸占比36.8%,仅次于谷氨酸。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应用市场情况

氨基酸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被广泛用于畜产饲料中作为营养补充剂和生长发育促进剂,也可用于健康食品、膳食补充剂、医药产品、人工甜味剂和化妆品等市场。目前赖氨酸主要应用于饲料和医药领域,其中饲料领域占拉氨酸消费量的70%左右,医药占30%左右。

氨基酸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被广泛用于畜产饲料中作为营养补充剂和生长发育促进剂,也可用于健康食品、膳食补充剂、医药产品、人工甜味剂和化妆品等市场。目前赖氨酸主要应用于饲料和医药领域,其中饲料领域占拉氨酸消费量的70%左右,医药占30%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1、饲料领域

在饲料中添加赖氨酸,能够改善肉类质量,提高瘦肉率,改善肉质;提高饲料蛋白的利用率,减少粗蛋白质用量;减少仔猪腹泻,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自2020年以来,随着生猪存栏量的恢复,以及饲料工业化产量提高,带动赖氨酸需求量回升。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值 1401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工业饲料总产量 32162.7 万吨,比上年增长 6.6%。

自2020年以来,随着生猪存栏量的恢复,以及饲料工业化产量提高,带动赖氨酸需求量回升。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值 1401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工业饲料总产量 32162.7 万吨,比上年增长 6.6%。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饲料添加剂领域利好政策进一步带动赖氨酸市场发展,2023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采用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工艺,配合使用合成氨基酸、酶制剂等高效饲料添加剂,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推动赖氨酸在内的饲料添加剂需求增长。

有资料显示,饲料原材料包括玉米、豆粕等初级农产品及饲料添加剂等。在当前我国现有饲料配方中,豆粕是最主要的蛋白原料,玉米是最主要的能量原料。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在畜牧饲料中,豆粕和玉米占比达到80%左右,在水产饲料中占比48%。

有资料显示,饲料原材料包括玉米、豆粕等初级农产品及饲料添加剂等。在当前我国现有饲料配方中,豆粕是最主要的蛋白原料,玉米是最主要的能量原料。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在畜牧饲料中,豆粕和玉米占比达到80%左右,在水产饲料中占比48%。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但目前我国非大豆主产国。同时由于我国饲料工业起步较晚,前期配方和工艺以模仿发达国家为主,因此饲料配方中采用了大量非我国主产地的原料,如玉米、大豆等,我国饲料原料严重依赖进口。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大豆9108万吨,其中饲料用量8145万吨,占比89.4%,而当年国内大豆产量仅2028万吨;进口谷物5597万吨,饲料用量4547万吨,占比81.5%。202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9941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占全部粮食进口量的六成以上;累计进口谷物量为5909.7万吨,同比增长11.08%。

但目前我国非大豆主产国。同时由于我国饲料工业起步较晚,前期配方和工艺以模仿发达国家为主,因此饲料配方中采用了大量非我国主产地的原料,如玉米、大豆等,我国饲料原料严重依赖进口。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大豆9108万吨,其中饲料用量8145万吨,占比89.4%,而当年国内大豆产量仅2028万吨;进口谷物5597万吨,饲料用量4547万吨,占比81.5%。202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9941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占全部粮食进口量的六成以上;累计进口谷物量为5909.7万吨,同比增长11.08%。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饲料资源短缺直接导致畜牧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我国生猪养殖饲料成本约861元/头,是美国的4.5倍;原料奶生产成本是3.3元/千克,而新西兰、澳大利亚的每千克成本是1.4-1.6元,美国的成本是1.7-1.9元,欧盟区的成本是1.9-2.1元,远低于我国生产成本。原材料进口价格也给下游饲料加工及养殖企业增加了利润负担和经营风险。

为应对外部供应的不确定性和保障粮食安全,同时促进养殖行业降本增效等需求,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部不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推广低蛋白质日粮饲料技术。据中国畜牧兽 医报,2022 年我国饲用豆粕在饲料消耗中的占比已下降至 14.5%(较 2017 年减少 3.3pct), 相当于节省豆粕 1400 万吨(折合大豆约 1800 万吨)。2023 年 4 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豆粕减量替代的目标和路径,23-25 年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每年需下降 0.5pct 以上,至 25 年需下降至 13%以下。

由于豆粕中氨基酸含量占比较高,且而氨基酸在饲料中添加能更好地发挥饲料功效,可提升养殖效率,同时具备节约蛋白资源、 提升氮利用效率和环保等功能,目前全球用量较大的品类就包括赖氨酸、苏氨酸、蛋氨 酸和缬氨酸等品种。因此可见,豆粕减量替代下,将促进赖氨酸等饲用氨基酸需求的增长。

2、医药领域

我国是全球医药生产大国,医药产业整体发展形势向好。‌医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增长对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促使需求不断释放,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到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

进入2023年,受集采降价影响、医保控费力度加大、新药研发力度加大、疫情相关用品需求下降、行业内部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复苏进程减缓,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同比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5205.7亿元,同比减少13.4%,实现利润总额3473亿元,同比减少19%。

进入2023年,受集采降价影响、医保控费力度加大、新药研发力度加大、疫情相关用品需求下降、行业内部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复苏进程减缓,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同比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5205.7亿元,同比减少13.4%,实现利润总额3473亿元,同比减少1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从上述图表来看,近两年我国年医药行业整体经营业绩出现下滑。但医药制造行业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其下游需求主要与人口数量、老龄化程度及疾病演变等因素相关。近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8年的28228元增长至2023年的39218元,消费升级加速;与此同时,截至2023年底,中国65周岁以上人口已达21676万人,较2022年底增加了698万,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整体看,我国医药消费的基本盘仍然稳健。而随着医药市场的发展将促进赖氨酸需求的增长。

三、行业竞争情况

近年随着我国赖氨酸生产技术不断成熟,本土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到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赖氨酸最大的供应市场。虽然欧盟、印尼等区域通过产业保护政策在国际市场上维持了一定份额,但赖氨酸向中国继续集中的趋势无法避免。

目前我国赖氨酸市场处于竞争激烈的状态,梅花生物、伊品生物、阜丰集团、寿光巨能、东晓生物、味之素、丰原生物、傲飞生化等是国内生产商。其中梅花生物和伊品生物是国内TOP2企业。赖氨酸产能占全球市场合计近50%的比例。(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