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汽车涂料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大 新能源汽车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1.汽车涂料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涂料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汽车涂料是专门应用于汽车的一种工业涂料,是一种高附加值、高利润、高技术含量的涂料,主要由成膜物质(树脂)、助剂、颜料、溶剂等组成。汽车涂料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功能包括防护效果和装饰效果。防护效果体现在防止车辆被腐蚀,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装饰效果则通过涂上各种色彩鲜明的油漆,使车身看起来美观、明亮、舒适,既能使人产生美感,又能体现出汽车的个性。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汽车涂料可以分为车身原厂漆、汽车零部件涂料、汽车修补漆和其他汽车涂料。

汽车涂料主要分类情况

分类 概述
车身原厂漆 对汽车新车车身制造统一喷涂使用涂料。汽车工厂整车喷涂车身,涂装线喷涂作业在控温环境进行,更多选用高温涂料。
汽车零部件涂料 是涂装在汽车零部件上的涂料。对合成塑料材质汽车车内外饰件,使用低温涂料;对金属材料汽车部件,更多使用高温涂料。
汽车修补漆 对汽车表面进行维修修复使用涂料,车身表面事故损失或多年使用涂层老化进行恢复性涂装,被涂装车型、形状、颜色等各不相同。为保护车身塑料、电子零件安全,一般选用低温干燥或自干涂料。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汽车涂料市场规模恢复增长

汽车涂料下游应用结构单一,集中在汽车市场,涉及整车制造和售后维修市场,因此其需求和市场规模主要受汽车产量和汽车保有量影响。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先降后升,呈现“V”字型变化趋势。2020年之前,受到限购限行、汽车行业调整结构等因素影响,其产量出现下滑;2020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在此背景下,汽车产量开始回升,2023年增长至 3016.1万辆,同比增长11.6%。而保有量一直保持正向增长,由2017年的2.17亿辆增长至2023年的3.36亿辆。

汽车涂料下游应用结构单一,集中在汽车市场,涉及整车制造和售后维修市场,因此其需求和市场规模主要受汽车产量和汽车保有量影响。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先降后升,呈现“V”字型变化趋势。2020年之前,受到限购限行、汽车行业调整结构等因素影响,其产量出现下滑;2020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在此背景下,汽车产量开始回升,2023年增长至 3016.1万辆,同比增长11.6%。而保有量一直保持正向增长,由2017年的2.17亿辆增长至2023年的3.36亿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观研天下整理

受汽车产量下降影响,2018年-2020年,我国汽车涂料市场规模也在持续下降,2020年降至422亿元,同比下降6.43%;其后,随着汽车产量上升和汽车保有量增加推动,其市场规模呈现回升态势,且增速逐渐加快,至2022年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1.28%。

受汽车产量下降影响,2018年-2020年,我国汽车涂料市场规模也在持续下降,2020年降至422亿元,同比下降6.43%;其后,随着汽车产量上升和汽车保有量增加推动,其市场规模呈现回升态势,且增速逐渐加快,至2022年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1.28%。

数据来源:涂界、观研天下整理

3.车身原厂漆为汽车涂料最大细分市场

从细分市场来看,车身原厂漆是我国汽车涂料市场中的第一大品类,近年来市场规模占比超过四成,2022年达到45.53%;其次是汽车修补漆,近年来市场规模占比在25%-26%左右,2022年达到26.04%;第三类为汽车零部件涂料,近年来市场规模占比稳定维持在16%左右,2022年达到16.5%。

数据来源:涂界、观研天下整理

4.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主导

目前,全球汽车涂料行业高度集中,2023年CR5达到74.1%,CR10达到88.60%,市场几乎被头部企业垄断。其中美国PPG、德国巴斯夫和美国艾仕得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分别达到26.97%、26.97%和16.79%。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涂料市场,但由于汽车涂料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人才、渠道和客户等壁垒,再加上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于欧美和日本,汽车涂料行业也起步较晚,这使得本土企业汽车涂料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市场被PPG、巴斯夫、艾仕得等外资企业所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大。而从整体市场来看,外资企业占据中国汽车涂料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与全球市场相比,目前我国汽车涂料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2022年CR10仅有51.78%,尚未形成垄断格局。

目前,全球汽车涂料行业高度集中,2023年CR5达到74.1%,CR10达到88.60%,市场几乎被头部企业垄断。其中美国PPG、德国巴斯夫和美国艾仕得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分别达到26.97%、26.97%和16.79%。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涂料市场,但由于汽车涂料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人才、渠道和客户等壁垒,再加上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于欧美和日本,汽车涂料行业也起步较晚,这使得本土企业汽车涂料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市场被PPG、巴斯夫、艾仕得等外资企业所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大。而从整体市场来看,外资企业占据中国汽车涂料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与全球市场相比,目前我国汽车涂料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2022年CR10仅有51.78%,尚未形成垄断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涂届、观研天下整理

5.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为汽车涂料行业带来更多机遇和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汽车涂料行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和需求。其一,国产新势力车企更愿意尝试新的供应商,产业链更开放,利好国产替代;其二,我国新能源车企为保持产品性能和价格的竞争力,汽车迭代更新速度高于传统汽车,将带来更多持续的需求;其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的电池大多布置在车身底板下方,位置极易接触到雨水、泥浆等,是腐蚀重灾区,同时“绝缘、阻燃、防火”也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必须具备的安全性需求,这也使得具有防腐、防火和隔热性能的涂料等成为了汽车涂料行业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2023年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3%和37.87%。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预计未来其产量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届时将为汽车涂料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汽车涂料行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和需求。其一,国产新势力车企更愿意尝试新的供应商,产业链更开放,利好国产替代;其二,我国新能源车企为保持产品性能和价格的竞争力,汽车迭代更新速度高于传统汽车,将带来更多持续的需求;其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的电池大多布置在车身底板下方,位置极易接触到雨水、泥浆等,是腐蚀重灾区,同时“绝缘、阻燃、防火”也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必须具备的安全性需求,这也使得具有防腐、防火和隔热性能的涂料等成为了汽车涂料行业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2023年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3%和37.87%。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预计未来其产量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届时将为汽车涂料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聚丙烯扩产带动成核剂行业需求增多 厂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呈和科技处龙头地位

近年来,国内聚乙烯、聚丙烯持续扩产,带动成核剂市场需求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聚乙烯、聚丙烯产能分别为3431万吨、4369万吨,同比增长5.86%、9.39%。2024年我国成核剂需求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18.18%。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汽车轻量化带来发展机遇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产能布局

我国POE行业长期面临较高的技术准入门槛,核心难点集中在三大关键技术领域:茂金属催化剂研发、高碳α-烯烃制备以及聚合工艺优化。这些核心技术长期被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等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由于技术积累不足且产业化起步较晚,在2023年之前我国POE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以PVC为主但占比渐下降 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以PVC为主但占比渐下降 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

我国电石下游消费结构呈现高度集中的特征,PVC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电石在PVC生产领域的消费占比从2020年的84%逐步下滑至2024年的78.84%。近年来,在政策调控和产能过剩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电石行业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这一结构调整使得行业产能呈现波动,2024年降至4121万吨,同比小幅下降1.0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PTMEG行业:下游消费以氨纶为主 产能快速扩张 进出口均价同步下跌

我国PTMEG行业:下游消费以氨纶为主 产能快速扩张 进出口均价同步下跌

我国PTMEG产能从2021年的89.7万吨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1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75%。产量则由2019年的55.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77.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58%。这一供给端的良好表现既受益于上游BDO原料供应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也得益于下游氨纶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此外,自2022

2025年07月09日
政策支持+成本下降 可生物降解餐饮具行业有望快速渗透 市场将趋向集中

政策支持+成本下降 可生物降解餐饮具行业有望快速渗透 市场将趋向集中

根据数据,全国小吃快餐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807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368亿元,预计2024年全国小吃快餐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截至 2023 年底,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 5.4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49.9%,已达到较高的渗透水平。新茶饮市场规模由 2018 年的 534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10

2025年07月08日
我国丙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出口量和贸易顺差额快速增长

我国丙酸行业:市场高度集中 出口量和贸易顺差额快速增长

2019-2023年,我国丙酸行业经历了显著的产能扩张,产能从7.7万吨跃升至16.7万吨。进入2024年后,行业产能增长进入平稳阶段,产能稳定维持在16.7万吨水平。目前我国丙酸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2024年扬子石化-巴斯夫与鲁西化工两大龙头企业合计占据国内89.22%的产能份额。

2025年07月08日
我国PBAT行业产能增速放缓 市场空间尚未完全打开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PBAT行业产能增速放缓 市场空间尚未完全打开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在“限塑令”政策持续推动下,我国PBAT行业迎来“扩能潮”,2019-2023年实现64.6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不过,在2024年其产能增速大幅放缓,同比增长仅3.55%,较上年同期(66.19%)大幅收缩62.64个百分点。虽然PBAT作为环保材料具有广阔的替代前景,但受多重因素制约,当前国内市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ABS行业:产能过剩明显 利润、产量均下降 亏损幅度扩大

我国ABS行业:产能过剩明显 利润、产量均下降 亏损幅度扩大

2020-2024年,我国ABS行业经历了一轮显著的产能扩张周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97%。但2022年以来,其产能利用率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到2024年已降至60%左右的低位,反映出明显的产能过剩局面。预计2025年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或进一步加大。

2025年07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