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基本实现产销平衡 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态势明显

1.工业炸药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炸药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工业炸药又称民用炸药,是以氧化剂和可燃剂为主体,按照氧平衡原理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属于非理想炸药。其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应用可靠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煤矿冶金、石油地质、交通水电、林业建筑、金属加工和控制爆破等各方面。工业炸药品种繁多,按组成特点可分为铵梯炸药、硝甘炸药(硝化甘油类炸药)、铵油炸药、含水炸药(乳化炸药、水胶炸药和浆状炸药)和特种炸药(含铝炸药、液体炸药等);若根据包装形式不同,工业炸药则可分为包装型炸药和现场混装炸药两大类。

工业炸药又称民用炸药,是以氧化剂和可燃剂为主体,按照氧平衡原理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属于非理想炸药。其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应用可靠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煤矿冶金、石油地质、交通水电、林业建筑、金属加工和控制爆破等各方面。工业炸药品种繁多,按组成特点可分为铵梯炸药、硝甘炸药(硝化甘油类炸药)、铵油炸药、含水炸药(乳化炸药、水胶炸药和浆状炸药)和特种炸药(含铝炸药、液体炸药等);若根据包装形式不同,工业炸药则可分为包装型炸药和现场混装炸药两大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推动工业炸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工业炸药具有高能量、高效率、低成本等优点,但也存在危险性高、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近年来,为了推动工业炸药行业规范、健康和持续发展,我国相继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民爆行业储存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政策。如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工业炸药原材料标准化、配方系列化及隧道井下小型现场混装工艺装备研发。积极推动科研、生产、爆破服务“一体化”,加快推广工业炸药现场混装作业方式,鼓励跨区域开展现场混装炸药合作,推动实现集约高效生产。鼓励低(无)污染起爆药、工业炸药及制品等产品和技术研发推广。继续压减包装型工业炸药许可产能,稳步提升企业(集团)现场混装炸药许可产能占比。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6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意见 以安全发展为目标,继续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兼并重组,鼓励企业拆除低水平生产线、撤销低效生产厂点,推动工业炸药固定生产线产能逐步转换为现场混装炸药产能。
2020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民爆行业储存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的通知 严禁未取得《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建设现场混装工业炸药生产设施;严禁未取得《民用爆炸物品生产开可证》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从事现场混装工业炸药生产;严禁超出许可限定的生产作业场所开展现场混装工业炸药生产作业。
2021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 支持工业炸药原材料标准化、配方系列化及隧道井下小型现场混装工艺装备研发。积极推动科研、生产、爆破服务“一体化”,加快推广工业炸药现场混装作业方式,鼓励跨区域开展现场混装炸药合作,推动实现集约高效生产。鼓励低(无)污染起爆药、工业炸药及制品等产品和技术研发推广。继续压减包装型工业炸药许可产能,稳步提升企业(集团)现场混装炸药许可产能占比。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将安全环保节能型工业炸药及无雷管感度的散装工业炸药等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对鼓励类投资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24年3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以推动工业炸药、工业电子雷管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为重点,以危险作业岗位无人化为目标,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工程,加大安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力度。重点对工业炸药固定生产线、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点及现场混装炸药车、雷管装填装配生产线等升级改造。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工业炸药产量整体保持稳定,现场混装炸药占比持续上升

工业炸药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铁路公路、水利水电、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基础建设和矿山开采等需求为工业炸药行业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其近年来产量整体保持稳定,维持在420万吨-450万吨左右,2023年达到458.1万吨,同比增长4.33%。从地区来看,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炸药生产地,2023年产量达到62.38万吨;其次是山西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达到44.41万吨和43.85万吨。

工业炸药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铁路公路、水利水电、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基础建设和矿山开采等需求为工业炸药行业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其近年来产量整体保持稳定,维持在420万吨-450万吨左右,2023年达到458.1万吨,同比增长4.33%。从地区来看,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炸药生产地,2023年产量达到62.38万吨;其次是山西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达到44.41万吨和43.85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与包装型炸药相比,现场混装炸药具有机械化、高效率等优点,同时省去了炸药储存、流通环节,能大大提高工业炸药运输、使用的安全性和降低爆破作业成本,是“十四五”时期工业炸药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在产业结构调整下,近年来现场混装炸药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上升至163.97万吨,同比增长10.79%;同时,其产量占工业炸药总产量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由2018年的25.27%上升至2023年的35.79%。

值得一提的是,与包装型炸药相比,现场混装炸药具有机械化、高效率等优点,同时省去了炸药储存、流通环节,能大大提高工业炸药运输、使用的安全性和降低爆破作业成本,是“十四五”时期工业炸药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在产业结构调整下,近年来现场混装炸药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上升至163.97万吨,同比增长10.79%;同时,其产量占工业炸药总产量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由2018年的25.27%上升至2023年的35.79%。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工业炸药销量稳定,市场整体始终处于产销平衡状态

近年来,煤矿冶金、石油地质等下游需求整体较为稳定,使得工业炸药销量维持在420万吨-450万吨左右,2023有所上升,达到458.19万吨,同比增长4.62%。此外,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产销率始终维持在100%左右,2023年达到100.02%,市场整体始终处于产销平衡状态。

近年来,煤矿冶金、石油地质等下游需求整体较为稳定,使得工业炸药销量维持在420万吨-450万吨左右,2023有所上升,达到458.19万吨,同比增长4.62%。此外,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产销率始终维持在100%左右,2023年达到100.02%,市场整体始终处于产销平衡状态。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工业炸药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态势明显。数据显示,其CR5由2019年的29.69% 上升至2023年的41.76%;CR10则由2019年的46.46%上升至2023年的62.34%。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持续推进民爆企业重组整合;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炸药属于高度管制性行业,企业扩产难度大,通过收购获得工业炸药指标是其扩大规模的主要途径。在此影响下,工业炸药大型企业积极并购整合,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带动行业集中度提升。此外,由于工业炸药行业产能结构调整和并购事件频发,目前其市场竞争格局并不稳定。若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易普力产量位居国内工业炸药市场首位,2023年达到50.31万吨。

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态势明显。数据显示,其CR5由2019年的29.69% 上升至2023年的41.76%;CR10则由2019年的46.46%上升至2023年的62.34%。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持续推进民爆企业重组整合;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炸药属于高度管制性行业,企业扩产难度大,通过收购获得工业炸药指标是其扩大规模的主要途径。在此影响下,工业炸药大型企业积极并购整合,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带动行业集中度提升。此外,由于工业炸药行业产能结构调整和并购事件频发,目前其市场竞争格局并不稳定。若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易普力产量位居国内工业炸药市场首位,2023年达到50.31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0-2024年我国工业炸药行业部分并购重组事件

企业简称 事件
易普力 2020年易普力(原名南岭民爆)收购威奇化工,炸药生产许可产能达38.45万吨;2023年其完成对原易普力的收购后,重组上市并改名为易普力。
凯龙股份 2020年,凯龙股份已与葫芦岛凌河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吴忠市安盛民爆有限公司完成实质性重组整合。调整后,公司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的工业炸药及制品生产许可能力由11.2万吨调整到14.1万吨。2024年8月17日,其发布公告称,拟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孙公司新疆天宝混装炸药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权。
宏大爆破 2021年,宏大爆破以自有资金共计1.70亿元收购酒钢集团甘肃兴安民爆器材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的合并炸药产能由41.5万吨提升至46.2万吨。
江南化工 2023年,江南化工完成对陕西北方民爆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94.39%股权收购;2024年4 月,其收购了宜兴市阳生化工有限公司60%的股权,新增炸药产能3.5万吨;8月7日,其又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宝鸡市国资委及宝鸡工发集团合计持有的红旗民爆35.9721%股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工程塑料凭借优异性能及突出金属替代潜力,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汽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叠加产业持续扩张,为行业带来显著机遇。我国工程塑料供给能力提升,部分产品进口替代成效突出,但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此外,聚醚醚酮等工程塑料适配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精密部件需求,应用前

2025年11月07日
全球高毒农药监管趋严下草铵膦替代需求空间广,工艺升级成本土企业破局关键

全球高毒农药监管趋严下草铵膦替代需求空间广,工艺升级成本土企业破局关键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高毒农药的监管趋严,百草枯因剧毒特性已在多国被禁用,而草甘膦也因致癌争议面临市场萎缩。长期来看,未来百草枯、草甘膦若全面退出市场,草铵膦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2025年11月07日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国内碳酸钾已经历较长的出清周期,目前行业内生产企业较少,存续的企业多为管理能力出众、技术工艺领先的企业,它们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在此背景下,当前国内碳酸钾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其中轻质碳酸钾生产企业仅剩大洋生物和振兴化肥两家。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异丙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与有机溶剂,应用覆盖医药中间体、农药、电子清洗等多个领域。我国其生产以丙酮加氢法为主,近年产能和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60%。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自2022年起,我国顺丁橡胶行业进入新一轮扩能周期,2024年产能突破200万吨大关,其中镍系产品以约71%的产能占比稳居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顺丁橡胶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整体震荡回落。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市场表现亮眼,“量额齐升”态势推动我国在2025年1-9月实现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历史性转变,贸易差额也由逆转

2025年11月03日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近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从47%升至57%。到2025年2月,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进一步升至66%。

2025年11月01日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