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动因充足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为市场两大核心产品

工业自动化是涉及机械、微电子、计算机、机器视觉等技术领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是指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指利用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及其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工具的总称。

一、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高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关键,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将为制造业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工业自动化在工厂实现高效、精准、智能和安全生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近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3115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约11%。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增至3531亿元。这也表明我国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和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工业自动化在工厂实现高效、精准、智能和安全生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近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3115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约11%。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增至3531亿元。这也表明我国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和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市场分析,近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不断发展,主要得益于家产业政策支持、人力成本提高、新技术赋能等因素驱动,具体如下:

驱动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发展因素

驱动因素 相关情况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被归类为高端制造产业,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和鼓励对象。为促进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其中包括《工程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建材工业“十四五”发展实施意见》等产业政策。这些政策明确了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导向。同时,政府也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力度,为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生产经营环境。
人力成本提高促进对工业自动化的需求 近年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适龄劳动人口减少的问题,这导致劳动工人的增加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制造业规模的扩张需求,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着"用工难"的困扰。同时,我国劳动用工成本逐年上升,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每年持续增加。当前我国人口红利不断减弱,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产业升级压力。为了应对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部分制造业企业开始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设备。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增加对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需求。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制造业企业可以降低对人工劳动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应对用工难和成本上涨的挑战,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新技术赋能智能制造,带动工业自动化需求增长 在我国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新兴技术如5G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已经不断成熟,并逐步实现了从科学概念到商业化实施的转变。这些新技术与相关产业逐步融合,对工业自动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新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生产制造过程在柔性化、智能化、高度集成化、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放大。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智能制造业得以实现,进一步推动了对自动化产品的需求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中国企业获取了先进的技术和制造经验,整体行业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国内企业仍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设备领域,如工程机械、重型机械、硅胶装备、电动工具等,产品以中低端基础产品为主,而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半导体设备等自动化设备领域依然被国外企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可见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国产替代仍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由于我国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近年是国产品牌凭借快速响应、成本、服务等本土化优势正在不断缩小与国际著名品牌在产品性能、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另外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工业自动化作为智能制造的中枢,具备长期发展前景,将长期受益于产业政策的支持。因此预计随着我国企业技术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产品性能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将参与到高端产品市场的竞争当中,通过持续强化自身的成本优势和本土化服务优势,不断提高工业自动化产品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

二、行业核心产品生产情况

目前工业自动化核心产品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两大类。

1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工业自动化的构成主体,是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技术之一,与数控加工中心、自动引导车以及自动检测系统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 FMS )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 ),实现生产自动化。

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之中,有力地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是实现智能生产和数字化工厂的通用基础设施。由于相比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通用性更好,运动能力更强,更易操作和维护,因此也被认为是“更需运动控制的易用型数控机床”。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云计算和运动控制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工业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制造业领域的前沿科技成就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国家现代工业的发展水平。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十分旺盛。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和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工业机器人凭借高精确度、高稳定性及低成本等独特优势,成为了替代制造业中繁重、乏味或有害环境下体力劳动工作的理想选择。从汽车、机械加工、电子电气到食品、物流等多个行业,都能看到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自2013年起,我国已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并保持这一领先地位至今,已长达11年之久。截至2023年末,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31.6万台,同比增长4.29%。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十分旺盛。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和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工业机器人凭借高精确度、高稳定性及低成本等独特优势,成为了替代制造业中繁重、乏味或有害环境下体力劳动工作的理想选择。从汽车、机械加工、电子电气到食品、物流等多个行业,都能看到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自2013年起,我国已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并保持这一领先地位至今,已长达11年之久。截至2023年末,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31.6万台,同比增长4.2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在巨大的需求推动之下,行业规模也在持续扩展。从产量看,截至2023年末,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42.95 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3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有庞大的市场体量,但我国长期以来却不是一个机器人强国。日本发那科、安川、瑞士ABB、德国库卡这四大国际品牌凭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工业化生产经验,市场占有率长期在50%以上。尤其是在技术门槛最高的精密机器人减速器领域,日本品牌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占据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市场70%左右的份额。

在此背景下,近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不断发力,进行国产突围。到目前本土企业已经成功实现了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的目标。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6万台以上,份额突破50%,达到52.45%,从销量口径上实现反超。具体来看,除多关节机器人外,SCARA(平面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Delta(并联机器人)等主流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份额均超过50%。

在此背景下,近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不断发力,进行国产突围。到目前本土企业已经成功实现了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的目标。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6万台以上,份额突破50%,达到52.45%,从销量口径上实现反超。具体来看,除多关节机器人外,SCARA(平面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Delta(并联机器人)等主流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份额均超过5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2、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通常担负的加工工作量占机器制造工作总量的40%~60%,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数控机床全称是数字控制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相比传统机床,数控机床可以加工出更复杂、精密的零件,也符合工业智能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近年得益于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以及数控机床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期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达到了3760亿元,同比增长15.3%。2023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约4090亿元,同比增长为1.7%。这表明数控机床行业在当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325亿元。

近年得益于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以及数控机床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期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达到了3760亿元,同比增长15.3%。2023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约4090亿元,同比增长为1.7%。这表明数控机床行业在当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325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近年数控系统作为机床“大脑”,国内市场发展向好,尤其是在低端机床领域,我国已成为了绝对的产量大国,不仅能够大量满足国内企业需求,还能出口发展中国家。

但国产率仍比较低,仍有着较大的替代空间。有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20%,尤其是在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仅6%。我国80%以上的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仍然使用进口产品,其中国外品牌在中高端数控系统市占率约为70%,高端系统占90%以上,可见国产替代空间大。

在此背景下,国内相关企业不断发力,不断加大中高端数控机床自主研发力度,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替代。例如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GMB2520LX桥式五轴龙门加工中心设备,可保证机床在一定加工强度下所加工零件的精度,最高转速可达24000rpm,适用于复杂空间曲面的高精度加工,打破了国外垄断。

目前我国正处在冲刺高端制造的转折点,高端数控机床存在较大的国产化空间。预计未来随着政策的驱动,叠加我国高端机床研发领域、人才体系、市场转型等方面的问题不断解决,我国高端机床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ABS行业:产能过剩明显 利润、产量均下降 亏损幅度扩大

我国ABS行业:产能过剩明显 利润、产量均下降 亏损幅度扩大

2020-2024年,我国ABS行业经历了一轮显著的产能扩张周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97%。但2022年以来,其产能利用率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到2024年已降至60%左右的低位,反映出明显的产能过剩局面。预计2025年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或进一步加大。

2025年07月04日
橡胶履带行业:下游提供广阔增长空间 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橡胶履带行业:下游提供广阔增长空间 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近年来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钢铁行业产能产量“双限”。但进入2023年以来,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钢铁产量保持增长,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支撑了下游行业和新兴产业对钢铁在量和质上的更高需求。2025年1-5月我国钢材产量约为60581.9万吨,同比增长5.2%。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涂层材料行业:政策推动产品创新、绿色发展 工业领域国产替代仍任重道远

我国涂层材料行业:政策推动产品创新、绿色发展 工业领域国产替代仍任重道远

涂层材料制造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配套工业之一,其材料性能、环保属性对下游和终端产品具有重大影响,推动着工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产业降本、绿色环保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为涂层材料行业的市场扩大、需求增长、产品创新、绿色环保发展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进入2025年,我国制冷剂生产端负荷较重。一方面是配额削减政策使得二代产能加速收缩。根据《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核发表》,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被严格控制在16.3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与使用配额总量为8.60万吨,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其中R22生产配额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当前,我国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而化肥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不同作物实际施肥中,高产目标的单位化肥施用量较一般目标的施肥量有明显提升。我国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从提升单亩产量,还是保证种植面积都有相对较强的政策保障。

2025年07月01日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出台,“苏超”联赛热潮起且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带动人造草坪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足球培训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草坪将在运动性能、环保特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丙烯腈产能全球占比从2020年的31.82%快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行业产能维持在439.9万吨,未新增产能投放。展望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新增产能131万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4家新企业将进

2025年06月27日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2020-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能和产量分别实现16.62%和23.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其对外依存度、进口量不断下滑。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低端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光学级、医疗级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能仍然欠缺。截至2024年底,我国

2025年06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