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聚醚多元醇行业现状分析:市场整体供过于求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一、聚醚多元醇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醚多元醇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一种有机聚合物,是由起始剂(如甘油、丙二醇)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环氧丁烷(B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按照产品性质划分,聚醚多元醇可以分为软泡用聚醚多元醇、硬泡用聚醚多元醇、CASE用聚醚多元醇和特种聚醚多元醇,不同类型的聚醚多元醇产品应用的领域有所差异。

聚醚多元醇分类情况

分类

应用领域

软泡用聚醚多元醇

POP聚醚多元醇

软体家具、汽车座椅、内衣、鞋材等。

软泡用PPG(又可以分为通用PPG和高回弹PPG

汽车、软体家具、防水涂料、胶粘剂密封剂等。

硬泡用聚醚多元醇

冰箱冷柜、工业设备保湿、建筑材料和汽车等。

CASE用聚醚多元醇

涂料、胶粘剂、密封剂、塑胶跑道等。

特种聚醚多元醇

建筑、汽车、电子、化工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聚醚多元醇供应市场情况

1995年,我国聚醚多元醇产能仅10万吨,伴随着下游应用领域拓展和生产技术提升,至2011年,其产能上升至279万吨;其后,我国聚醚多元醇产能快速扩张,到2015年上升至488万吨,但产能利用率不足50%,尤其在低端市场,产能过剩现象尤为凸显。

自2019年起,我国聚醚多元醇行业迈入调整时期,产品结构逐渐向POP聚醚多元醇、CASE用聚醚多元醇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中高端产品转型升级,在中高端产能新建的同时,一些落后的低端产能也开始清出市场,但国内聚醚多元醇产能总体保持稳步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760万吨,同比增长2.7%。相较于2015年,近年来我国聚醚多元醇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2023年已上升至63.16%,但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局面,预计未来其产品结构还将继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提升行业的利润水平。从产量来看,近年来随着聚醚多元醇出口需求旺盛及生产能力提高,其产量保持逐年递增态势,2023年上升至480万吨,同比增长17.07%。

自2019年起,我国聚醚多元醇行业迈入调整时期,产品结构逐渐向POP聚醚多元醇、CASE用聚醚多元醇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中高端产品转型升级,在中高端产能新建的同时,一些落后的低端产能也开始清出市场,但国内聚醚多元醇产能总体保持稳步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760万吨,同比增长2.7%。相较于2015年,近年来我国聚醚多元醇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2023年已上升至63.16%,但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局面,预计未来其产品结构还将继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提升行业的利润水平。从产量来看,近年来随着聚醚多元醇出口需求旺盛及生产能力提高,其产量保持逐年递增态势,2023年上升至480万吨,同比增长17.0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聚醚多元醇需求市场情况

当前,我国聚醚多元醇应用领域多点开花,涉及冰箱冷柜、软体家具、汽车、鞋材、建筑材料、内衣、防水涂料、塑胶跑道、胶粘剂等行业,覆盖国民经济众多领域。聚醚多元醇下游市场整体需求庞大,能为我国聚醚多元醇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随着聚醚多元醇下游需求持续释放,其表观需求量呈现上升态势,2021年达到351.69万吨,同比增长14.13%;2022年,受下游市场不景气影响,国内聚醚多元醇需求不振,其表观需求量出现下滑,降至325.51万吨,同比下降7.74%;2023年,随着聚醚多元醇下游需求回弹,其表观需求量也恢复增长,上升至350.59万吨,同比增长7.7%。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随着聚醚多元醇下游需求持续释放,其表观需求量呈现上升态势,2021年达到351.69万吨,同比增长14.13%;2022年,受下游市场不景气影响,国内聚醚多元醇需求不振,其表观需求量出现下滑,降至325.51万吨,同比下降7.74%;2023年,随着聚醚多元醇下游需求回弹,其表观需求量也恢复增长,上升至350.59万吨,同比增长7.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聚醚多元醇进出口情况

近年来,由于我国聚醚多元醇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每年约20%以上的聚醚多元醇产量要靠出口来消化,且自2020年起,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35.23%。同时,由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我国聚醚多元醇出口量持续上升,由2019年的75.18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69.1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6%;进口量则总体维持在30万吨以上,以高端产品为主,且自2021年起呈现下滑态势,2023年降至39.71万吨,同比下降14.93%。

近年来,由于我国聚醚多元醇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每年约20%以上的聚醚多元醇产量要靠出口来消化,且自2020年起,其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35.23%万吨。同时,由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我国聚醚多元醇出口量持续上升,由2019年的75.18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69.1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6%;进口量则总体维持在30万吨以上,以高端产品为主,且自2021年起呈现下滑态势,2023年降至39.71万吨,同比下降14.9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聚醚多元醇净出口量也呈现不断上升态势,2023年增长至129.41万吨,同比增长52.28%;贸易顺差额则呈现扩大态势,由2019年的1.86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10.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6.15%。

此外,聚醚多元醇净出口量也呈现不断上升态势,2023年增长至129.41万吨,同比增长52.28%;贸易顺差额则呈现扩大态势,由2019年的1.86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10.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6.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功能性、环保化需求下 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趋向集中 市场有望延续扩张态势

功能性、环保化需求下 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趋向集中 市场有望延续扩张态势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已极具规模。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塑料软包装市场规模已达1213.4 亿元。伴随国内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我国塑料软包装下游市场稳定增长,塑料软包装行业有望延续扩张态势,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1613.7亿元。

2025年08月09日
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终端下游市场消费潜力较足 但行业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

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终端下游市场消费潜力较足 但行业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

高吸水性树脂行业因其特殊的产品特性而形成了显著的双重壁垒。从技术层面来看,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复杂,涉及精细的聚合反应控制;从市场准入角度而言,由于产品主要应用于直接接触人体的卫生用品领域,下游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吸液性能等关键指标均设有严苛的标准要求,这使得新进入者面临巨大挑战。

2025年08月08日
结构胶行业:下游风电高速发展带来机遇 高性能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结构胶行业:下游风电高速发展带来机遇 高性能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结构胶常用的原材料主要有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近年来,上述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原材料供给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为结构胶提供稳定的发展基础。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从135.9万吨增长到226.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13.6%。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聚氯乙烯(PVC)行业分析:乙烯法工艺迎快增期 市场整体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我国聚氯乙烯(PVC)行业分析:乙烯法工艺迎快增期 市场整体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近年来,我国聚氯乙烯行业产能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数据显示,其产能由2020年的260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91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80%。从工艺路线来看,电石法和乙烯法产能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电石法产能主要集聚在新疆、内蒙古、山东、陕西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这些区域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已成全球无损检测市场中坚力量 超声波检测领域正加速实现高端技术国产化

我国已成全球无损检测市场中坚力量 超声波检测领域正加速实现高端技术国产化

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广泛,遍及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飞机、卫星等航空航天,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命脉行业中承担关键角色,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世界采购中心向中国转移,无疑为我国无损检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目前,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呈现显著的多点开花态势,且行业已构建起多元化的产品体系。近年来,行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产量和销售额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出口量、净出口量和贸易顺差额持续增长。不过,胶粘带出口仍面临附加值偏低的挑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全球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我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全球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随着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持续升级,我国功能性硅烷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行业消费量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在全球功能性硅烷市场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不过,,尽管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均保持增长,但在市场竞争加剧和供需格局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江瀚新材、晨光新材和宏柏新材等头部企业的功能性硅烷毛利率均出现下滑。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截至2024年底,我国PVC糊树脂行业共有18家生产企业,其产能规模呈现清晰的梯队分化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层级。其中,行业领军企业沈阳化工以20万吨产能位居榜首,占比约为13.29%。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现有企业扩能规划,2025年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明显提速。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