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PVC热稳定剂产消量双增长 行业正趋向绿色化 无毒环保类产品将成主流

、PVC稳定剂产量随PVC树脂生产规模扩大而

在高温环境下或经长时间阳光暴晒,PVC树脂就会发生自催化分解反应,引起变色和机械力学性能的劣化。为了避免PVC树脂在成型加工中发生热降解,需要加入热稳定剂及共稳剂以提高其热稳定性。近年来PVC热稳定剂产量随PVC树脂生产规模扩大而增长。根据数据,2015-2023年我国PVC树脂产量由1609万吨增长至2231万吨。2016-2023年我国PVC热稳定剂产量由25.8万吨增长至57.8万吨。

在高温环境下或经长时间阳光暴晒,PVC树脂就会发生自催化分解反应,引起变色和机械力学性能的劣化。为了避免PVC树脂在成型加工中发生热降解,需要加入热稳定剂及共稳剂以提高其热稳定性。近年来PVC热稳定剂产量随PVC树脂生产规模扩大而增长。根据数据,2015-2023年我国PVC树脂产量由1609万吨增长至2231万吨。2016-2023年我国PVC热稳定剂产量由25.8万吨增长至57.8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PVC热稳定剂为第三大塑料助剂近年来消费量有所

热稳定剂与PVC的诞生和发展同步。PVC制品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阻燃性、质轻、强度高且易于加工等优点,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随着PVC制品需求增长,我国PVC热稳定剂作为第三大PVC塑料助剂,消费量有所增多。

PVC塑料助剂分类

类别 简介
热稳定剂 改善PVC合成树脂热稳定性能的添加剂,也是PVC塑料助剂重要组成部分,是PVC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改性材料,可以抑制PVC分子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受到强热和强力作用而引起的降解,对PVC制品的成型及稳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增塑剂 提高PVC塑料制品的可塑性,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按其化学结构分为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二甲酸酯类等。
润滑剂 是以提高PVC塑料加工中润滑性、减少摩擦、降低界面粘附性能为目的助剂。润滑剂除了改进流动性外,还可以起熔融促进剂、防粘连和防静电剂、爽滑剂等作用。可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两种,常用的外润滑剂是硬脂酸及其盐类,如硬脂酸、硬脂酸丁酯、油酰胺、乙撑双硬脂酰胺等;内润滑剂是低分子量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蜡、 低分子量聚丙烯,其内、外润滑性都较好,且无毒。
阻燃剂 是赋予PVC塑料制品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按元素种类分为卤系、磷系、卤磷系、氮系、硅系、铝镁系等:按化学结构分为无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高分子阻燃剂等:按阻燃剂与被阻燃材料关系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
抗冲改性剂 提高PVC塑料制品的抗冲性能,使其不至于因微小冲击而产生断裂。主要包括: ACR、 MBS、CPE等。目前全球抗冲击改性剂的发展以ACR、MBS两大品种为主,抗冲击改性剂除用于PVC加工外,正扩展至PC、PBT、尼龙、ABS等树脂中。
其他塑料添加剂 光稳定剂、抗氧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5-2022年我国PVC热稳定剂消费量由55万吨增长至66.5万吨,2023年我国PVC热稳定剂消费量约为68.1万吨。

2015-2022年我国PVC热稳定剂消费量由55万吨增长至66.5万吨,2023年我国PVC热稳定剂消费量约为68.1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PVC热稳定剂趋向绿色化,无毒环保类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PVC热稳定剂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PVC热稳定剂按照技术路线不同可分为配方型热稳定剂和单体型热稳定剂,其中配方型热稳定剂包括铅盐类、金属皂类以及有机复合类热稳定剂,单体型热稳定剂为有机锡类热稳定剂。

PVC热稳定剂分类

种类

优点

缺点

应用特点

铅盐类

热稳定性、电性能、着色性、润滑性较好,成本低

铅有毒,透明性差,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易发生硫污染

一般应用于管型材,发泡制品、电缆等挤出工程塑料,不适应用于透明制品以及PVC压延、吹塑等工艺

金属皂类

加工性能好,原材料易得,无毒性,无硫化污染

热稳定性、透明性较差,性价比不高

主要用于普通挤出管道及软制品加工,简单结构挤出制品,不适于复杂结构及高耐热制品加工

有机复合类

环保无毒,形同效应强

现有产品热稳定性、光敏性较差

可应用于PVC加工各个领域

有机锡类

甲基锡

热稳定性、透明性、相容性好,环保安全,卫生标准高

加工性能比辛基锡差,成本较高.

广泛应用于PVC加工各个领域,热稳定性好,制品性能好:尤其适用于复杂结构基础、透明制品、高耐热产品:现只有甲基锡可用于药品、食品等领域

丁基锡

热稳定性好、透明性好、加工性能好

制品有较强毒性,成本较高

辛基锡

热稳定性好、透明性好、加工性能好

制品有一定毒性,成本较高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铅盐类、金属皂类、有机锡类等PVC热稳定剂占PVC热稳定剂市场份额超过90%。其中,铅盐类是应用最早及应用规模最大的热稳定剂,具有价格低廉和性能优异的优点。但铅盐类热稳定剂也存在毒性大、透明性低的明显缺点,而有机锡类稳定剂热稳定效能和透明性优异,迎来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锡的价格大幅上涨,基于成本考虑,有机锡类热稳定剂市场也开始向复合钙锌类稳定剂转变。数据显示,2020年复合钙锌类稳定剂占据全球环保热稳定剂57.82%的市场份额。

铅盐类、金属皂类、有机锡类等PVC热稳定剂占PVC热稳定剂市场份额超过90%。其中,铅盐类是应用最早及应用规模最大的热稳定剂,具有价格低廉和性能优异的优点。但铅盐类热稳定剂也存在毒性大、透明性低的明显缺点,而有机锡类稳定剂热稳定效能和透明性优异,迎来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锡的价格大幅上涨,基于成本考虑,有机锡类热稳定剂市场也开始向复合钙锌类稳定剂转变。数据显示,2020年复合钙锌类稳定剂占据全球环保热稳定剂57.82%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虽然在某些领域限制了含铅热稳定剂的使用,但因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等特点,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含铅热稳定剂仍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根据数据,截至2020年,铅盐类热稳定剂的用量占我国PVC热稳定剂年消费总量的比例约为34%,仍有广阔的替代空间。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虽然在某些领域限制了含铅热稳定剂的使用,但因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等特点,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含铅热稳定剂仍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根据数据,截至2020年,铅盐类热稳定剂的用量占我国PVC热稳定剂年消费总量的比例约为34%,仍有广阔的替代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国家对精细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要求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绿色化发展升级,无毒环保逐渐成为热稳定剂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根据预测,未来混合金属盐类的年均消费增长速率将达到11%至13%。

我国PVC热稳定剂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21.01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完善行业绿色标准体系,加快推广绿色工艺和绿色产品,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无效产能退出,加快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和生产性服务业。
2019.0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国家发改委 将新型塑料建材列为鼓励类。
2018.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国家统计局 本分类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2016.12 《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目录2016年版》 工信部、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 鼓励用钙基、钙锌、稀土稳定剂替代铅盐类热稳定剂。
2016.09 《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 2020年)》 工信部 明确八项主要任务,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化工新材料、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强化危化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工园区建设、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国际合作。
2016.08 工信部 重点发展应用于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等领域新产品,多功能、高性能塑料新材料及助剂。
2016.04 《中国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推进绿色、无毒、环保型助剂在塑料制品尤其是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制品。
2015.05 推进绿色、无环保型助剂在塑料制品尤其是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制品 国务院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2010.10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 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 -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酚酮是由纯苯和丙烯加工得来的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包括苯酚、丙酮和中间产物异丙苯。自2012年以来,我国酚酮产能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2023年由于年内7套新建及1套扩建酚酮产能集中释放,国内酚酮产能年度增长率高达51%,总产能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23万吨/年。截止到2025年7月,我国酚酮产能已达到1126万吨。但

2025年09月18日
全球乙烯行业:中国产能贡献核心增量但产品结构仍需优化 供给压力促原材料轻质化

全球乙烯行业:中国产能贡献核心增量但产品结构仍需优化 供给压力促原材料轻质化

乙烯行业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将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乙烯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生产乙烯的国家。近年来,在需求刺激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乙烯生产国。

2025年09月18日
乘半导体与新能源东风而起 我国全氟烯醚行业国产进程加速

乘半导体与新能源东风而起 我国全氟烯醚行业国产进程加速

目前,全球全氟烯醚市场被少数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是我国不折不扣的“卡脖子”环节。然而,当前两大强劲动力正在驱动中国全氟烯醚行业迎来历史性拐点:一是下游需求的井喷,如国内晶圆厂前所未有的产能扩张与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国产替代的迫切性,在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下,国内领军企业正奋力突破技术

2025年09月18日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近年来由于行业发展好、产品利润高,导致大企业扩产,新企业陆续计划进入该行业,使得环氧树脂产能迅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从188万吨/年增至320万吨/年,产能年均增长约19%。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约为334万吨/年,同比增长4.5%。随着产能迅速扩张,我国环氧树脂产量也在不

2025年09月18日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工业涂料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上游原材料(如环氧树脂、钛白粉)的稳定供应。近年来,随着国内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环氧树脂、钛白粉等关键原材料的产量持续增长,为工业涂料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成本与供应链保障。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受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近年来我国磷酸二铵行业新增产能有限,且产能变化主要以存量装置的淘汰与调整为主。在此背景下,行业产能不断收缩,已从2018年的2505万吨下降至2024年的2175万吨。随着落后产能淘汰,我国磷酸二铵行业产能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整体产能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底,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83万个。而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有40%用于服务器冷却,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服务器过热,威胁服务器的安全运行。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建筑建材是我国室温硅橡胶下游应用规模最大的市场,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建筑幕墙密封、门窗接缝填充、室内外装饰装修以及中空玻璃加工等。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得益于无毒、无味、低挥发、耐老化、耐腐蚀且具备良好防火性能等综合优势,室温硅橡胶正逐步替代丙烯酸胶、环氧树脂胶及其他传统橡胶类密封材料,成为绿色建材选择的重要方向。

2025年09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