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聚甲醛行业:产需双向增长 但市场供不应求 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1.聚甲醛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聚甲醛(POM)又名缩醛树脂、聚氧化亚甲基,聚缩醛,是热塑性结晶性高分子聚合物,被誉为“超钢”或者“赛钢”。它是继聚酰胺之后又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具有高的力学性能,如强度、模量、耐磨性、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蠕变性,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溶剂性和可加工性,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甲醛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从产业链看,聚甲醛上游为原材料,其主要通过甲醛聚合形成;中游为聚甲醛生产,主要分为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两种;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机械配件、日用消费品等领域。

从产业链看,聚甲醛上游为原材料,其主要通过甲醛聚合形成;中游为聚甲醛生产,主要分为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两种;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机械配件、日用消费品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国聚甲醛产能位居全球市场首位,云天化占比最大

我国聚甲醛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但受制于技术和生产装备,其生产能力始终较低;2001年,云天化从波兰引进并消化吸收相关技术,于2001年7月建成投产年产能为1万吨的聚甲醛生产装置,填补了国内万吨级聚甲醛的空白;自此,我国聚甲醛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但由于我国聚甲醛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这也使得低端产能过剩现象日益突出,在2014年和2015年,部分企业选择关停聚甲醛生产装置,并在2016年-2019年,国内无新增产能增加,年产能维持在41万吨左右;2020年,兖矿鲁化年产4万吨的高端改性聚甲醛装置建成投产,其产能上升至45万吨;其后2年,聚甲醛产能保持稳定;2023年,随着国业新材料等3家企业聚甲醛生产装置相继投产,我国聚甲醛产能上升至59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3.05%,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云天化是我国聚甲醛产能最大的企业,2023年占比达到15.24%。

但由于我国聚甲醛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这也使得低端产能过剩现象日益突出,在2014年和2015年,部分企业选择关停聚甲醛生产装置,并在2016年-2019年,国内无新增产能增加,年产能维持在41万吨左右;2020年,兖矿鲁化年产4万吨的高端改性聚甲醛装置建成投产,其产能上升至45万吨;其后2年,聚甲醛产能保持稳定;2023年,随着国业新材料等3家企业聚甲醛生产装置相继投产,我国聚甲醛产能上升至59万吨,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3.05%,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云天化是我国聚甲醛产能最大的企业,2023年占比达到15.2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聚甲醛产需双向增长,市场供不应求

从下游来看,电子电器是聚甲醛下游最大需求领域,目前占比超过25%;其次是汽车配件领域,占比约22%左右。

从下游来看,电子电器是聚甲醛下游最大需求领域,目前占比超过25%;其次是汽车配件领域,占比约22%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受到电子电器、汽车配件等下游市场驱动,我国聚甲醛产需实现双向增长,且产量增速始终超过需求增速,2022年分别上升至44.58万吨和74.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19%和6.31%。长期以来,我国聚甲醛市场供不应求,供需缺口维持在29万吨以上,需要依赖进口补充。尤其在高端聚甲醛市场,由于进入门槛高,目前国内生产企业数量极少,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近年来,受到电子电器、汽车配件等下游市场驱动,我国聚甲醛产需实现双向增长,且产量增速始终超过需求增速,2022年分别上升至44.58万吨和74.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19%和6.31%。长期以来,我国聚甲醛市场供不应求,供需缺口维持在29万吨以上,需要依赖进口补充。尤其在高端聚甲醛市场,由于进入门槛高,目前国内生产企业数量极少,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聚甲醛对外依存度较高,进口量和净进口量下降

近年来我国聚甲醛对外依存度较高,进口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始终维持在30万吨以上,而出口量始终低于3.5万吨。具体来看,自2021年起,我国聚甲醛进口量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23年降至32.99万吨,同比下降1.17%;出口量自2019年起逐渐增长,但在2023年出现些许下滑,降至3.29万吨,同比下降7.06%。金额方面,近年来我国聚甲醛进口额和出口额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分别降至46.71亿元和5.1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4%和26.15%。

近年来我国聚甲醛对外依存度较高,进口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始终维持在30万吨以上,而出口量始终低于3.5万吨。具体来看,自2021年起,我国聚甲醛进口量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23年降至32.99万吨,同比下降1.17%;出口量自2019年起逐渐增长,但在2023年出现些许下滑,降至3.29万吨,同比下降7.06%。金额方面,近年来我国聚甲醛进口额和出口额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分别降至46.71亿元和5.1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4%和26.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自2021年起,我国聚甲醛净进口量也呈现逐年下降态势,由2021年的31.98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29.7万吨;贸易逆差额则呈现“降-升-降”态势,2023年降至41.56亿元,同比下降9.18%。

此外,自2021年起,我国聚甲醛净进口量也呈现逐年下降态势,由2021年的31.98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29.7万吨;贸易逆差额则呈现“降-升-降”态势,2023年降至41.56亿元,同比下降9.1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正丙醇行业:产量有所增加但仍存缺口 市场价格或上升 反倾销政策下进口量显著下降

正丙醇行业:产量有所增加但仍存缺口 市场价格或上升 反倾销政策下进口量显著下降

国内正丙醇主要用于生产醋酸正丙酯,其次是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相比之下,环保溶剂市场应用占比较小,但在绿色环保政策背景下,正丙醇在溶剂以及醋酸正丙酯领域需求均存在稳定增长空间。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现场混装炸药渗透率稳增 市场企业并购频发 集中度将提升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现场混装炸药渗透率稳增 市场企业并购频发 集中度将提升

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产销量整体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420万-450万吨区间波动。但2024年下游需求呈现疲软态势,导致行业产销量出现小幅下滑。不过,细分市场现场混装炸药表现亮眼,产量和渗透率持续上升。

2025年05月13日
全球赖氨酸生产格局正向中国集中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梅花生物为龙头企业

全球赖氨酸生产格局正向中国集中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梅花生物为龙头企业

饲料作为赖氨酸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其需求变化直接主导行业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饲料行业豆粕减量替代,为赖氨酸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在豆粕减量替代政策、饲料需求支撑和出口市场拓展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赖氨酸产量从2019年的193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311.5万吨。值得关注的是,全球赖氨酸生产格局正加速向我国

2025年05月12日
我国醋酸纤维素(CA)行业细分市场供给端分析:纺织用醋酸纤维生产尚属空白

我国醋酸纤维素(CA)行业细分市场供给端分析:纺织用醋酸纤维生产尚属空白

二醋酸纤维素塑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我国每年消耗二醋酸纤维素塑料约2万吨,主要由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供给,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由于产能受限,未进行工业化生产。其中,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专业从事醋酸纤维素和醋酸酐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在二醋片及三醋片的生产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2025年05月12日
我国透明质酸行业应用广泛 下游医美、医疗、化妆品、食品领域推动市场发展

我国透明质酸行业应用广泛 下游医美、医疗、化妆品、食品领域推动市场发展

后疫情时代,在一系列消费鼓励相关政策等引导下,国内消费市场逐渐升温,叠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颜值经济、悦己经济以及医美技术愈发成熟等因素影响,医美市场规模得到较快增长。截止2023年,我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69亿元。

2025年05月10日
我国EVA产能持续扩张 对外依存度下滑 进出口格局有望重塑

我国EVA产能持续扩张 对外依存度下滑 进出口格局有望重塑

近年来,我国EVA产能产量不断上升,带动对外依存度逐渐下滑。同时其出口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至2024年实现年均47.53%的复合增长率。未来,我国EVA行业仍将处于产能扩张周期,2025-2028年在建及规划产能规模超过400万吨。随着这些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叠加持续的技术进步,我国EVA行业进出口格局有望实现根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