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天赐材料领跑国内及全球市场

1.六氟磷酸锂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六氟磷酸锂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六氟磷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PF6,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溶于低浓度甲醇、乙醇、丙酮、碳酸酯类等有机溶剂。六氟磷酸锂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碳酸锂、五氟化磷、氢氟酸等原材料;中游是六氟磷酸锂的制备与生产;下游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应用终端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

六氟磷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PF6,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溶于低浓度甲醇、乙醇、丙酮、碳酸酯类等有机溶剂。六氟磷酸锂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碳酸锂、五氟化磷、氢氟酸等原材料;中游是六氟磷酸锂的制备与生产;下游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应用终端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六氟磷酸锂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但“扩能潮”还在继续

我国六氟磷酸锂产业化始于2008年,但由于其生产环境要求高、生产技术难度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六氟磷酸锂产能增长缓慢。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需求急剧增加,我国六氟磷酸锂产能迅速扩张,2023年达到33.9万吨,同比增长53.4%。伴随着六氟磷酸锂产能持续扩张,其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产能利用率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3年降至40.41%。目前,我国六氟磷酸锂“扩能潮”还在继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六氟磷酸锂在建和拟建项目超过70个,在建和规划产能超过100万吨,如果全部建成,预计未来几年内其产能还将不断增长,产能过剩矛盾也或将持续。

我国六氟磷酸锂产业化始于2008年,但由于其生产环境要求高、生产技术难度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六氟磷酸锂产能增长缓慢。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需求急剧增加,我国六氟磷酸锂产能迅速扩张,2023年达到33.9万吨,同比增长53.4%。伴随着六氟磷酸锂产能持续扩张,其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产能利用率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3年降至40.41%。目前,我国六氟磷酸锂“扩能潮”还在继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六氟磷酸锂在建和拟建项目超过70个,在建和规划产能超过100万吨,如果全部建成,预计未来几年内其产能还将不断增长,产能过剩矛盾也或将持续。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4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部分企业扩能计划

企业名称 新建产能(万吨) 计划投产时间
山东立中新能源材料 1 预计2024年6月投产
江西辅力新能源材料 3 预计2024年6月投产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 1 预计2024年9月投产
云图新能源材料 1.2 预计2024年9月投产
山东宝尼新材料 2 预计2024年底投产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 4 预计2024年底投产
衢州北斗星化学新材料 0.5 预计2024年底投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六氟磷酸锂产能长期居全球首位,2023年占比超过80%。其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2023年占比超过70%;其次是华中地区,占比超过20%。其中,江西省的六氟磷酸锂产能居全球首位,其次是河南省。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六氟磷酸锂产能长期居全球首位,2023年占比超过80%。其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2023年占比超过70%;其次是华中地区,占比超过20%。其中,江西省的六氟磷酸锂产能居全球首位,其次是河南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六氟磷酸锂终端需求主要靠新能源汽车带动,产需实现双向增长

目前,我国六氟磷酸锂主要用于制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终端需求也主要靠新能源汽车带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强势崛起,产量和销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其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3%和37.87%。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大幅增长,由2018年的15.2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13.8万吨。

目前,我国六氟磷酸锂主要用于制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终端需求也主要靠新能源汽车带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强势崛起,产量和销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其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3%和37.87%。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大幅增长,由2018年的15.2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13.8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上可见,我国六氟磷酸锂下游市场需求强劲,为六氟磷酸锂行业带来了持续发展动力。数据显示,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六氟磷酸锂产量和表观需求量实现双向增长,分别由2020年的3.25万吨、2.4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3.7万吨和11.9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43.29%和48.28%。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或将进一步增长。

由上可见,我国六氟磷酸锂下游市场需求强劲,为六氟磷酸锂行业带来了持续发展动力。数据显示,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六氟磷酸锂产量和表观需求量实现双向增长,分别由2020年的3.25万吨、2.4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3.7万吨和11.9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43.29%和48.28%。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或将进一步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六氟磷酸锂进口需求少,出口量和净出口量逐年递增

我国是全球最大六氟磷酸锂生产国,国内供给充裕,对六氟磷酸锂的进口需求少。数据显示,近年来其进口量始终未超过900吨,且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降至498.01吨,同比下降42.43%;进口额变化态势与进口量保持一致,2023年达到7989.05万元,同比下降59.67%。由于我国六氟磷酸锂市场处于供过应求状态再加上出口需求增加,近年来其出口量不断增长,由2019年的0.46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81万吨;出口额则呈现先升后降态势,2023年下滑至19.67亿元,同比下降29.27%。

我国是全球最大六氟磷酸锂生产国,国内供给充裕,对六氟磷酸锂的进口需求少。数据显示,近年来其进口量始终未超过900吨,且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降至498.01吨,同比下降42.43%;进口额变化态势与进口量保持一致,2023年达到7989.05万元,同比下降59.67%。由于我国六氟磷酸锂市场处于供过应求状态再加上出口需求增加,近年来其出口量不断增长,由2019年的0.46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81万吨;出口额则呈现先升后降态势,2023年下滑至19.67亿元,同比下降29.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我国六氟磷酸锂净出口量也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由2019年的0.42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76万吨;贸易顺差额则呈现“先扩大后缩小”态势,2023年下滑至18.87亿元,同比下降26.95%。

此外,我国六氟磷酸锂净出口量也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由2019年的0.42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76万吨;贸易顺差额则呈现“先扩大后缩小”态势,2023年下滑至18.87亿元,同比下降26.9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6.中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集中度较高,天赐材料领跑国内及全球市场

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全球六氟磷酸锂行业集中度高,2023年CR5超过70%,CR10接近90%,市场份额排名前5的企业均为中国企业。其中,天赐材料2023年的市场份额超过30%,领跑全球六氟磷酸锂市场;其次是多氟多,占比达到23%。

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全球六氟磷酸锂行业集中度高,2023年CR5超过70%,CR10接近90%,市场份额排名前5的企业均为中国企业。其中,天赐材料2023年的市场份额超过30%,领跑全球六氟磷酸锂市场;其次是多氟多,占比达到2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国内市场来看,目前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集中度较高。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我国六氟磷酸锂CR5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由2019年的58.25%上升至2022年的72.1%,但2023年其CR5出现些许下滑,降至64%。其中,天赐材料也是我国六氟磷酸锂市场中的领军企业,自2020年起,其市场份额始终居国内市场首位,2023年超过30%;多氟多则自2021年起,市场份额始终排名第二,2023年达到17.1%。

从国内市场来看,目前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集中度较高。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我国六氟磷酸锂CR5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由2019年的58.25%上升至2022年的72.1%,但2023年其CR5出现些许下滑,降至64%。其中,天赐材料也是我国六氟磷酸锂市场中的领军企业,自2020年起,其市场份额始终居国内市场首位,2023年超过30%;多氟多则自2021年起,市场份额始终排名第二,2023年达到17.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终端下游市场消费潜力较足 但行业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

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终端下游市场消费潜力较足 但行业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

高吸水性树脂行业因其特殊的产品特性而形成了显著的双重壁垒。从技术层面来看,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复杂,涉及精细的聚合反应控制;从市场准入角度而言,由于产品主要应用于直接接触人体的卫生用品领域,下游客户对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吸液性能等关键指标均设有严苛的标准要求,这使得新进入者面临巨大挑战。

2025年08月08日
结构胶行业:下游风电高速发展带来机遇 高性能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明确

结构胶行业:下游风电高速发展带来机遇 高性能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明确

结构胶常用的原材料主要有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近年来,上述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原材料供给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为结构胶提供稳定的发展基础。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从135.9万吨增长到226.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13.6%。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聚氯乙烯(PVC)行业分析:乙烯法工艺迎快增期 市场整体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我国聚氯乙烯(PVC)行业分析:乙烯法工艺迎快增期 市场整体盈利能力明显减弱

近年来,我国聚氯乙烯行业产能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数据显示,其产能由2020年的260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91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80%。从工艺路线来看,电石法和乙烯法产能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电石法产能主要集聚在新疆、内蒙古、山东、陕西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这些区域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已成全球无损检测市场中坚力量 超声波检测领域正加速实现高端技术国产化

我国已成全球无损检测市场中坚力量 超声波检测领域正加速实现高端技术国产化

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广泛,遍及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飞机、卫星等航空航天,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命脉行业中承担关键角色,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世界采购中心向中国转移,无疑为我国无损检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目前,我国胶粘带应用领域呈现显著的多点开花态势,且行业已构建起多元化的产品体系。近年来,行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产量和销售额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出口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出口量、净出口量和贸易顺差额持续增长。不过,胶粘带出口仍面临附加值偏低的挑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全球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我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全球主导地位持续巩固

随着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持续升级,我国功能性硅烷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行业消费量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在全球功能性硅烷市场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不过,,尽管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均保持增长,但在市场竞争加剧和供需格局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江瀚新材、晨光新材和宏柏新材等头部企业的功能性硅烷毛利率均出现下滑。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我国PVC糊树脂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特征 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提速

截至2024年底,我国PVC糊树脂行业共有18家生产企业,其产能规模呈现清晰的梯队分化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层级。其中,行业领军企业沈阳化工以20万吨产能位居榜首,占比约为13.29%。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现有企业扩能规划,2025年行业产能扩张步伐将明显提速。

2025年08月01日
车衣膜成为我国TPU市场需求增长新动力 行业结构性矛盾、差异化竞争格局凸显

车衣膜成为我国TPU市场需求增长新动力 行业结构性矛盾、差异化竞争格局凸显

目前,制鞋是我国TPU下游最大消费市场,2024年占比接近30%。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汽车产业稳健发展和消费者对车辆保护意识的提升,车衣膜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TPU行业带来强劲的增长动力。

2025年07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