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铀行业:全球资源储量分布较集中 国内初步建立“四位一体”保障供应体系

一、行业相关概述

铀是原子序数为92的元素,其元素符号是U,是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原生元素。其在地壳中的平均品位为百万分之2.8,地质储量较金、银及汞更丰富,与锡相近,但略低于钴、铅及钼,海洋中虽也存在大量的铀,但浓度极低。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铀矿物有180多种,但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铀矿只有二三十种,其中最重要的有沥青铀矿(主要成分为八氧化三铀)、晶质铀矿(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铀)、铀石和铀黑等。这些铀矿物色彩艳丽,很多都呈黄色、绿色或黄绿色。铀矿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铀矿和次生铀矿两大类。

铀呈银白色,具有硬度强、密度高、可延展、有放射性等特征。同时作为能源载体,铀不仅能量密度大、性能稳定,而且便于运输和储存,是核能生产中最关键的燃料。目前铀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矿物之一,可用于生产核电站的燃料、医用同位素和研究反应堆燃料。但目前99%以上的铀生产核电站的燃料,不足1%的轴用于生产医用同位素和研究反应堆燃料。

铀呈银白色,具有硬度强、密度高、可延展、有放射性等特征。同时作为能源载体,铀不仅能量密度大、性能稳定,而且便于运输和储存,是核能生产中最关键的燃料。目前铀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矿物之一,可用于生产核电站的燃料、医用同位素和研究反应堆燃料。但目前99%以上的铀生产核电站的燃料,不足1%的轴用于生产医用同位素和研究反应堆燃料。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全球市场发展情况

铀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和能源矿产,是核电与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而作为核能发电的主要燃料,铀资源市场需求受到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核能政策、核能技术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核能作为一种稳定、高效的能源形式,重新受到重视。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面临转型。与此同时,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增长、能源结构调整与气候变化三个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急需解决的焦点,走向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是人类应对能源安全的重要选择,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项。由此随着国内核电发电量持续提升,欧盟对核电的依赖仍将持续,其他国家陆续重启、新建反应堆项目,这将推动铀的需求强劲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铀需求量达到了4.7万吨,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6.2万吨。

虽然铀需求在强劲增长。但由于天然铀价格持续保持在低位,减产目前已成为当前天然铀生产企业的主基调,导致天然铀总产量在2016年创下6.32万tU的年产量新高后持续下降,使得近几年全球铀供应基本维持负增速。

全球铀供应主要分为一次供应及二次供应。一次供应包括所有新开采和加工的铀,二次供应包括高浓缩铀(HEU)和低浓缩铀库存,混合氧化物燃料(MOX)、再加工铀(RepU)及贫铀再富集(尾矿)。

目前全球铀资源储量分布较集中。这是因为铀资源行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地区的铀矿资源储量、品质和开采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因此,铀资源行业的竞争格局往往呈现出地域性集中的特点,即某些地区或国家的企业在当地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共有15个天然铀生产国,共生产铀49335吨,其中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纳米比亚、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是前五大铀生产国,合计占比为85%。而在这其中哈萨克斯坦占比最大,为43%。

目前全球铀资源储量分布较集中。这是因为铀资源行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地区的铀矿资源储量、品质和开采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因此,铀资源行业的竞争格局往往呈现出地域性集中的特点,即某些地区或国家的企业在当地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共有15个天然铀生产国,共生产铀49335吨,其中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纳米比亚、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是前五大铀生产国,合计占比为85%。而在这其中哈萨克斯坦占比最大,为4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来看,目前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生产商,其产量为1.14万吨铀,占全球总产量的23%。之后分别是加拿大矿业能源公司、法国欧安诺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和俄罗斯一号铀业公司。前五大生产商产量之和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4%,前十大生产商的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2%。

2022年全球天然铀主要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产量(tu) 占全球份额(%)
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 11373 23
加拿大矿业能源公司 5675 12
欧安诺公司 5519 11
中国广核集团公司 4627 9
一号铀业公司 4454 9
纳沃伊矿业公司 3300 7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3247 7
必和必拓集团 2813 6
俄罗斯国有铀资源公司 2508 5
通用原子能公司/桂星公司 1274 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虽然到目前为止,世界陆地上经探明的铀储量不超过500万吨,仅够人类使用大约50~100年左右。但海水中的铀资源潜力巨大,虽然海水中铀的浓度很低,只有3.3ug/L,但地球71%是由海水组成的,在全世界1.37×10¹⁸m³海水中,溶解了约45亿吨的铀,为陆地上铀储量的近千倍。因此,从海水中提取铀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有望满足未来核能发电需求增加的相应资源。

2、我国市场发展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铀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天然铀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基础原料,其在军事上主要用来制造核武器和核动力燃料,国民经济建设方面主要是用作核电反应堆的燃料。自1955年创建以来,我国天然铀产业强化战略引领,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和开放合作,实现了从无到有、持续发展,建立了“天-空-地-深”一体化的理论技术体系;创新了铀成矿理论,自主研发了第三代勘查采冶技术,成立天然铀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打出了一套科技创新“组合拳”,形成了涵盖地质勘查、采选、冶炼、加工、退役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建立了国内开发、海外开发、国际贸易、战略储备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天然铀保障供应体系。

例如作为推动和实施我国天然铀科技创新的主体,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和完善了我国陆域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构造活动带成矿理论”和“叠合复成因成矿理论”及预测评价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热液型铀矿“幔汁成矿理论”和“热点成矿理论”及勘查评价体系。构建了“天-空-地-深”四位一体的铀矿勘查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数字铀矿勘查系统,实现了铀矿勘查全流程数字化。并研发了一批航空地球物理勘查装备和系列地面及井中勘查技术装备。

同时针对我国砂岩铀矿资源禀赋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的特点,先后开展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50余项,突破低品位疏松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CO2+O2地浸采铀理论与方法,创建复杂砂岩型铀矿高效地浸工艺,研发绿色地浸铀矿山环境影响监测与控制技术,研制地浸关键材料和系列专用装备,建成10余项地浸采铀国家重点工程,引领世界铀矿采冶技术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通过“天-空-地-深”一体化勘查技术,发现了一批万吨至十万吨级铀矿床。而随着我国天然铀业开采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疆、内蒙古初步建成了一批智能地浸铀矿山,一批绿色千吨级铀矿大基地也相继建成,优化形成了砂岩铀矿大基地为主、硬岩铀矿山为补充的新结构,采冶突破了“二氧化碳+氧气”的中性浸出技术,盘活大量砂岩资源,人均生产率均提升10倍以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天然铀产量约为1700吨,同比增长6.25%。

近年来,我国通过“天-空-地-深”一体化勘查技术,发现了一批万吨至十万吨级铀矿床。而随着我国天然铀业开采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疆、内蒙古初步建成了一批智能地浸铀矿山,一批绿色千吨级铀矿大基地也相继建成,优化形成了砂岩铀矿大基地为主、硬岩铀矿山为补充的新结构,采冶突破了“二氧化碳+氧气”的中性浸出技术,盘活大量砂岩资源,人均生产率均提升10倍以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天然铀产量约为1700吨,同比增长6.2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需求方面:近年我国对天然铀资源的需求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据统计2021年我国对天然铀的需求量达到了1.1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25万吨左右。而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事业,为天然铀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54台,在建核电机组33台,在建核电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市场需求方面:近年我国对天然铀资源的需求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据统计2021年我国对天然铀的需求量达到了1.1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25万吨左右。而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事业,为天然铀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54台,在建核电机组33台,在建核电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对于下一阶段,有相关人士分析认为,我国要继续加大铀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和投入,优化勘查开发策略,提高勘查开发效率和质量,加强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推动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我国天然铀保障供应能力和水平。(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铸造改性材料行业现状 绿色化为重要发展趋势 市场呈充分竞争状态

我国铸造改性材料行业现状 绿色化为重要发展趋势 市场呈充分竞争状态

铸造改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铸造过程中,特别是在需要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的零部件制造中。我国是铸造大国,铸件生产规模庞大,为铸造改性材料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下游高端领域如航天、军工、核电发展对铸造材料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铸造改性材料市场需求快速增多。随着我国从铸造大国迈向铸造强国,绿色清洁生产、铸造废物零

2025年05月03日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分析:能量密度提升 2027年复合固态或成产业化拐点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分析:能量密度提升 2027年复合固态或成产业化拐点

在固态电解质的早期制备中,传统的球磨混合与热压成型等工艺因其流程简单、设备通用而被广泛采用,但也存在填料团聚和分散不均、能耗高、操作复杂且易造成聚合物流动性损失等诸多问题。随着新一代高性能复合电解质材料的提出,越来越多企业研究出溶液共混、原位聚合、静电纺丝、3D打印等多种物理法、化学法与创新设计方法。

2025年05月03日
构网型储能行业:新疆领跑 单个项目趋向大型化 华为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占据更多份额

构网型储能行业:新疆领跑 单个项目趋向大型化 华为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占据更多份额

构网型储能可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在新能源消纳难愈演愈烈之下,构网型储能成关注热点,在招投标市场持续放量。从地域分布看,新疆构网型储能项目定标规模为1.31GW/4.925GWh,容量规模占比57%,超过全国的一半,西藏、青海等紧随其后。构网型储能单个项目容量趋向大型化,其中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项目共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复合铜箔行业产业链体系渐完善 产业化步伐提速 供需两侧正协同推进

我国复合铜箔行业产业链体系渐完善 产业化步伐提速 供需两侧正协同推进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目前我国复合铜箔行业已完成从技术研发到初步量产的跨越。同时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后续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复合铜箔行业正处于从产业化前期向规模化量产过渡的关键阶段。尽管行业仍面临生产工艺尚未完全成熟、产业链配套有待完善等诸多挑战,但其产业化步伐正在显著加快,呈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持续向储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渗透,带动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增多倒逼供给端发展,行业快速扩产,其中头部企业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考虑到传统铁锂竞争较为激烈,当前盈利水平下部分落后产能已具备出清条件。且目前仅有头部几家企业能实现高压密和磷酸锰铁锂的批量出货,随着市场要求提高,预计

2025年04月27日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从国内市场看,C919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12%左右,C929宽体客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占比将超过 50%。随着C919、C929扩产,叠加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航空复合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2025年04月25日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截至目前,美国用了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储能电池关税税率就从10.9%飙升至173%,翻了近16倍,对美国本土储能生产造成极大影响,短期内对中国储能出口影响较大。然而这次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对中国储能产业敲响警钟,国产企业必须尽早重新谋划全球化策略,以应对美国市场变化,并重构新的秩序。

2025年04月25日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是涵盖水处理技术、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网和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生活供水等方面的综合性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趋于成熟,我国供水总量有所下降,增速有所放缓。随着政府积极倡导节能减排,采取节水措施,预计我国用水总量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市场结构看,我国供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源,用水则以农业用水为主。我国

2025年04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