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现状分析 整体爆发式增长 市场呈百花齐放局面

合成生物学简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汇集生物学、基因组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其实现的技术路径是运用系统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以基因组和生化分子合成为基础,综合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生物信息等技术,旨在设计、改造、重建生物分子、生物元件和生物分化过程,以构建具有生命活性的生物元件、系统以及人造细胞或生物体。

、全球合成生物学下游市场结构及市场规模

合成生物学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绿色生产方式。在全球变暖及各国碳中和的提出背景下,合成生物制造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食品、农业、消费品等终端领域,近年来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2016-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由35.29亿美元增长至736.93亿美元。从细分市场来看,医疗为合成生物学最大下游领域,2021年市场规模为687.24亿美元,占比93.26%,包括创新治疗疗法(细胞免疫疗法、RNA药物、微生态疗法、基因编辑相关应用)、体外检测、医疗耗材、药物成分生产和制药用酶等诸多方向;其次是化工领域和科研服务领域,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为18.22亿美元、18.11亿美元,占比2.47%、2.46%。农业和食品领域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4.97亿美元、5.08亿美元,占比0.67%、0.69%。

数据显示,2016-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由35.29亿美元增长至736.93亿美元。从细分市场来看,医疗为合成生物学最大下游领域,2021年市场规模为687.24亿美元,占比93.26%,包括创新治疗疗法(细胞免疫疗法、RNA药物、微生态疗法、基因编辑相关应用)、体外检测、医疗耗材、药物成分生产和制药用酶等诸多方向;其次是化工领域和科研服务领域,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为18.22亿美元、18.11亿美元,占比2.47%、2.46%。农业和食品领域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4.97亿美元、5.08亿美元,占比0.67%、0.6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合成生物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层面

方向

内容

实例

分子层面

疾病机制的认识

为病原体的分析、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H1N1病毒基因组以重组的形式重建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模型建立

合成疫苗

通过合成生物的生物设计,直接设计mRNADNA疫苗, 通过重编程基因以产生减毒病毒。

辉瑞生物科技的mRNA疫苗

基因治疗

(工程化设计)改造递送载体,降低载体免疫原性、增强靶向递送。作为基因治疗的疗法本身,合成基因回路,默、激活和调整所需基因表达的能力。

腺相关病毒(AAV) 载体的改造

工程噬菌体/病毒疗法

使用噬菌体来对抗细菌病原体。通过工程化改造,来使其靶向特定的病原体和病理机制。

工程化改造大肠杆菌特异性噬菌体T7来增强其杀菌能力

细胞层面

疾病诊断

通过在细胞中设计传感电路,在发生疾病时,对体内相关的生理分子波动的检测与感应。

胃肠出血检测器

工程微生物疗法

伴随诊断,工程化改造微生物用于活体生物疗法。

苯丙酮尿症管线- - 改造大肠杆菌Nissle 1917表达相关酶来帮助机体代谢苯丙氨酸

细胞疗法

工程化改造CAR分子进入T细胞使其具有额外的抗原特异性来重新定向靶细胞。

工程T细胞(CAR-T )

药物发现与生产

药物发现一-设计基因回路,筛选特异药物。药物生产- -改造细胞生物合成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等。

新型抗结核化合物2-苯乙基丁酸酯抗疟疾药物青高素前体的生物合成

生态层面

微生物群落疗法

合成微生物群落,实现复杂生理功能治疗疾病。

改善艰难梭菌感染、自身免疫病、炎症性肠病治疗和辅助癌症免疫治疗

器官异种移植

器官异种移植

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克服排斥反应等,实现器官的异种移植。

一位57岁的男性患者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接受了基因编辑猪心脏的移植手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多和技术的改善,市场逐渐扩容,预计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超1200亿美元。

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多和技术的改善,市场逐渐扩容,预计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超1200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合成生物学相关政策及市场规模

从国内市场看,“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对生物制造技术的支持,“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合成生物技术列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之一,“十四五”期间生物合成的应用逐步得到重视。在持续出台的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合成生物产业迅猛发展。2018-2021年我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由24.41亿元增长至58.58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超120亿元。

我国合成生物学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12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 支持先进生物制造科技研发,完善微生物资源中心与基因信息库,突破生物基原材料规模化生产工艺。非粮原料转化、合成生物技术。工程菌开发等关键技术,开发适用于化工、轻工、纺织等行业的生物法生产工艺。
2016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 加强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突破基因组化学合成生物体系设计再造。人工生物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人工生物及人工生物器件临床应用和产业化。推动生物育种,生态保护、能源生产等领域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基础原料供给、物质转化合成、民生服务新模式,培育合成生物产业链。
2016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开发移动互联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空天技术,推动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发展,重视基因组。干细胞、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等技术对生命科学、生物育种、工业生物领域的深刻影响。
2016 《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实施绿色改造升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进传统生产工艺,大力推广基因工程、生物催化等生物替代技术,积极采用生物发酵方法生产药用活性物质。
2017 《“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 科技部 将合成生物技术列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所需的“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之.
2019 《关于支持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的函》 科技部 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聚焦于合成生物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方向,重点突破工业酶和核心菌种自主构建与工程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制约,引领构建未来生物制造新的技术路径,形成重大关键技术源头供给。
2020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加大生物安全与应急领域投资,加强国家生物制品检验检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遗传细胞与遗传育种技术研发中心,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
2021 《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推动生产技术创新升级。顺应原料药技术革新趋势,加快合成生物技术。连续流微反应,连续结晶和晶型控制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生产过程。
2022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突破生物制造菌种计算设计,高通量筛选、高效表达.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有序推动在新药开发、疾病治疗、农业生产、物质合成、环境保护、能源供应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合成生物学相关公司分类

市场前景广阔,吸引合成生物相关公司争先进入,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合成生物相关公司主要包括平台化公司、生产蛋白类物质公司、“细胞工厂”型公司、医疗诊断类公司、农业、能源及环境应用相关公司五类。

尽管当前合成生物产业内涌现了Twist、Ginkgo、Impossible Foods等生产规模较大,营收能力较强的公司,但由于各大厂商深耕的细分领域有所区别,合成生物学市场集中度总体偏低。

全球合成生物学相关公司分类

类别 简介
平台化公司 通常与DNA相关,如DNA测序、合成等,属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最底层技术。目前DNA测序和合成成本已经有了明显下降,但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DNA测序技术如新一代的牛津纳米孔测序(Oxford Nanopore),其开拓了新的应用场景和方向。DNA合成技术方面代表者有如Twist公司的超高通量芯片合成DNA,以及酶法合成DNA,可一次性合成更长的DNA序列,走在前面的有Gen公司。此外,平台型公司还包括涉及菌株改造和生产技术的公司,例如Ginkgo公司(Ginkgo Bioworks)可高通量、自动化地对菌株进行改造,其不参与下游生产而是专门做菌株的设计和筛选。国内也有很多类似公司,知名的如恩和生物(Bota Bio)等。
生产蛋白类物质的公司 如诺维信,可生产大宗蛋白酶类。此外,酶催化公司拥有大量的酶库,可替代化学合成来催化合成相应化合物,如合成医药相关中间体,代表性公司包括弈柯莱等。
“细胞工厂”型公司 “细胞工厂”型公司是目前和化工产业关系最为密切的,也是产业化最成熟的公司。其通过改造微生物生产具体化学品,可替代传统化工生产过程,如凯赛生物生产的生物尼龙、金丹科技生产的PLA、蓝晶生物生产的PHA等,此外还有如华恒生物、梅花生物生产的大宗化学品如氨基酸类等物质。其他还有与食品行业相关的产品,代表性的如Impossible Foods公司通过酵母生产血红素,添加到植物大豆蛋白中生产人造肉等。
医疗诊断类公司 此类公司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微生物进行免疫疗法开发,致力于攻克癌症和一些特殊疾病等。例如Synlogic公司改造微生物治疗苯丙酮尿症,此外代表性公司还有Editas、CRISPR Therapeutics等海外公司,国内的博雅辑因等。
农业、能源及环境应用相关公司 目前以国外公司为主,涉及领域如生物固氮、食品保存、CRIPSR育种、提升农作物光合效率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DMF行业开工率持续低于50% 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出口“量增价跌”

我国DMF行业开工率持续低于50% 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出口“量增价跌”

2022-2023年我国DMF行业经历扩能潮,2023年产能同比大增60.75%。不过到2024年其产能增长大幅放缓,同比增长仅2.91%。虽然我国DMF产能持续上升,但需求端却未能同步跟进,导致产能过剩明显,供需矛盾加剧。2023-2024年间,行业开工率持续低于50%,价格也一路下行。出口方面,我国DMF出口呈现“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脂肪醇行业供不应求 对外依存度超60% 产品价格或将继续高位震荡

我国脂肪醇行业供不应求 对外依存度超60% 产品价格或将继续高位震荡

截至2024年我国仅有圣德华星、嘉化能源、江苏盛泰、德源高科、恒翔化工等7家脂肪醇生产企业,合计产能维持在61万吨左右。

2025年05月14日
正丙醇行业:产量有所增加但仍存缺口 市场价格或上升 反倾销政策下进口量显著下降

正丙醇行业:产量有所增加但仍存缺口 市场价格或上升 反倾销政策下进口量显著下降

国内正丙醇主要用于生产醋酸正丙酯,其次是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相比之下,环保溶剂市场应用占比较小,但在绿色环保政策背景下,正丙醇在溶剂以及醋酸正丙酯领域需求均存在稳定增长空间。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现场混装炸药渗透率稳增 市场企业并购频发 集中度将提升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现场混装炸药渗透率稳增 市场企业并购频发 集中度将提升

近年来我国工业炸药产销量整体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420万-450万吨区间波动。但2024年下游需求呈现疲软态势,导致行业产销量出现小幅下滑。不过,细分市场现场混装炸药表现亮眼,产量和渗透率持续上升。

2025年05月13日
全球赖氨酸生产格局正向中国集中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梅花生物为龙头企业

全球赖氨酸生产格局正向中国集中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梅花生物为龙头企业

饲料作为赖氨酸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其需求变化直接主导行业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饲料行业豆粕减量替代,为赖氨酸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在豆粕减量替代政策、饲料需求支撑和出口市场拓展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赖氨酸产量从2019年的193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311.5万吨。值得关注的是,全球赖氨酸生产格局正加速向我国

2025年05月12日
我国醋酸纤维素(CA)行业细分市场供给端分析:纺织用醋酸纤维生产尚属空白

我国醋酸纤维素(CA)行业细分市场供给端分析:纺织用醋酸纤维生产尚属空白

二醋酸纤维素塑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我国每年消耗二醋酸纤维素塑料约2万吨,主要由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供给,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由于产能受限,未进行工业化生产。其中,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有限责任公司专业从事醋酸纤维素和醋酸酐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在二醋片及三醋片的生产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2025年05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