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现状分析 产品以生物化学农药为主 2022年使用量已超10万吨

、生物农药简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农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钠,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杀菌农药和杀虫农药的作用。生物农药包括虫生病原性线虫、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植物衍生物和昆虫费洛蒙等。

、生物农药行业相关政策

从2006年提出“绿色环保理念”到2020年“绿色防控”写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农药产业发展各环节,支持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研发登记,推广绿色生产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支持发展高效低风险新型化学农药,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同时在中西部重点培育一批生物农药优势企业和绿色农药制剂加工企业。《“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着眼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适应日益多元的营养健康食物等消费需求,重点围绕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方向,推出一批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生物农药发展搭上了政策“便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事件/会议/文件 主要内容
2014年 我国政府在部分地区开展了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试点 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农药的应用。
2015年 《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提出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和绿色生产模式,积极推进生物农药替代行动。
2016年 《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要求继续实施农药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农药科研开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开发新助剂和新剂型,支持生物农药发展,积极开拓非农业用农药市场;鼓励发展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生物农药和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新制剂。
2017年6月1日 新版《农药管理条例》 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通过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进施药器械等措施,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
2017年10月 党的十九大 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大力推动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促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
2017年 新修订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 生物农药新农药可在一年内完成多地药效试验;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和部分生物化学农药可减免残留试验;生物化学农药减免所有环境归趋试验及21项环境毒理试验;微生物农药减免19项环境毒理试验;植物源农药减免3项环境归趋试验及17项环境毒理试验等。
2020年2月10日 《2020年农药管理工作要点》 要点》要求,完善农药登记审批绿色通道政策,为生物农药、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低毒农药替代高毒农药等措施,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强化科学用药技术集成应用,不断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农药减量增效。
2020年9月18日 《关于推进实施农药登记审批绿色通道管理措施的通知》(农农(农药)〔2020〕78号) 将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及通过生物发酵生产的农用抗生素纳入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技术审查,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技术审查进程。
2021年 中央一号文件 提出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
2021年6月28日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000号建议》进行了答复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药产业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加大农药研发投入。“十三·五”期间,利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每年投入中央财政经费约1.113亿元,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及天敌产品等方面研发取得显著成效;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中央财政投入科研经费23.29亿元,在微生物农药、天敌产品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2021年12月29日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我国要着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大力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以区域为单元、作物为主线的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模式。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发展,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逐步提升防治效果,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新登记的生物农药数量

《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施行,不仅使我国生物农药的管理更加规范,也缩短了生物农药试验和登记的时间,提升了我国生物农药研发的便利性。近年来新登记的农药品种中,生物农药数量逐年攀升,已成为新农药品种的主力军。

《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施行,不仅使我国生物农药的管理更加规范,也缩短了生物农药试验和登记的时间,提升了我国生物农药研发的便利性。近年来新登记的农药品种中,生物农药数量逐年攀升,已成为新农药品种的主力军。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生物农药分类

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植物源农药。我国生物农药呈现出以生物化学农药为主,集中于几个有效成分的特点。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批准登记了39个生物农药,其中生物化学农药31个,微生物农药5个,植物源农药3个。

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植物源农药。我国生物农药呈现出以生物化学农药为主,集中于几个有效成分的特点。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批准登记了39个生物农药,其中生物化学农药31个,微生物农药5个,植物源农药3个。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生物农药优点及使用量

中国农药过量施用现象严重,化学农药的大量应用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会因农药残留超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如传统化学农药对人类可造成急性、慢性和“三致”危害,农药残留在非靶标动植物体内将导致动植物习性及生命规律发生变化,农药进入环境后对空气、水、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也带来破坏。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的毒性低、选择性强、残留少、不易产生抗药性,且其加工生产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如玉米、豆饼、麦麸或某些植物体等),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在绿色农业倡导下,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使用量持续增长,2022年已超10万吨。

中国农药过量施用现象严重,化学农药的大量应用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会因农药残留超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如传统化学农药对人类可造成急性、慢性和“三致”危害,农药残留在非靶标动植物体内将导致动植物习性及生命规律发生变化,农药进入环境后对空气、水、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也带来破坏。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的毒性低、选择性强、残留少、不易产生抗药性,且其加工生产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如玉米、豆饼、麦麸或某些植物体等),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在绿色农业倡导下,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使用量持续增长,2022年已超10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