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锂电隔膜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未来干湿法两种路线有望互补并存

1、锂电隔膜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锂电隔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锂电池主要由四大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其他部件组成。隔膜的作用是将电池的正极、负极分开,避免正负极接触短路,提供微孔通道保证电解质离子自由通过。隔膜是保证电池体系安全、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

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高性能锂电池需要隔膜具有厚度均匀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和抗穿刺强度)、透气性能、理化性能(包括润湿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安全性)。

锂电池隔膜主要通过干法和湿法两种不同工艺制备而成。根据技术路线不同,锂电池隔膜可分为干法单向拉伸工艺隔膜、干法双向拉伸工艺隔膜、湿法工艺隔膜。

隔膜技术路线的基本情况

项目

干法

湿法

生产方式

单向拉伸

双向拉伸

单向、双向拉伸

工艺原理

晶片分离

晶型转换

热致相分离

工艺特点

设备复杂,精度要求高,控制难度高,污染小

设备复杂,投资大,需要成孔剂辅助成孔

设备复杂,投资大,工艺复杂,成本高

主要产品

单层PPPE隔膜以及复合隔膜

单层PP隔膜

PE隔膜

主要优点

微孔尺寸和分布均匀,导通性好,PP耐高温及抗氧化性好,能生产单层和多层隔膜

工艺简单,强度高,厚度范围宽,短路率低

微孔尺寸和分布均匀,适宜生产较薄产品

主要缺点

横向拉伸强度低,短路率稍高

孔径不均匀,稳定性差,只能生产单层PP

工艺复杂成本高,不环保,只能生产单层PE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隔膜技术路线的性能对比

性质

参数

干法工艺

湿法工艺

对比

结论

一致性

厚度

12-30μm

5-30μm

湿法厚度更薄

一致性上,干法单拉和湿法相当

孔径分布

15-40μm

25-50μm

孔径范围不同

孔隙率

30%-50%

35%-55%

湿法孔隙率更高

稳定性

横向拉伸强度/Mpa

<100

130-150

湿法横向拉伸强度更高

稳定性上,湿法力学性能好于干法,干法热学性能好于湿法

纵向拉伸强度/Mpa

130-160

140-160

湿法纵向拉伸强度略高

横向热收缩率/120

<1%

<6%

干法横向热收缩性更好

纵向热收缩率/120

<3%

<3%

干法纵向热收缩性更好

安全性

穿刺强度/gf

200-400

300-550

湿法穿刺强度更好

安全性上,湿法碰撞性能好于干法,干法热失控上好于湿法

闭孔温度/°C

145

130

干法闭孔温度更高

熔断温度/°C

170

150

干法熔断温度更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国是全球锂电隔膜行业的中流砥柱

隔膜是锂电池中的核心内层组件之一,是制造锂电池原材料中具有高附加值的材料。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电池隔膜出货量达到165亿平方米;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达133.2亿平米,同比增长65.26%,占据全球80.7%的市场份额,有望成为继负极、电解液之后第三个实现全面出口的锂电中游材料。

隔膜是锂电池中的核心内层组件之一,是制造锂电池原材料中具有高附加值的材料。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电池隔膜出货量达到165亿平方米;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达133.2亿平米,同比增长65.26%,占据全球80.7%的市场份额,有望成为继负极、电解液之后第三个实现全面出口的锂电中游材料。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当前湿法技术路线占主流,未来将形成干湿法两种路线互补并存

随着下游动力、数码锂电池对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而湿法隔膜厚度更薄,对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有优势,所以当前国内锂电隔膜市场出货主要以湿法隔膜为主,2022年市场占比达75%,出货量61.7亿平方米。不过,干法隔膜成本优势凸显,在储能、小动力电池增长带动下,出货量增速快速上行,2022年出货量达9.8亿平方米。长期来看,干湿法隔膜仍将凭借各自的优势呈现并存的状态。

随着下游动力、数码锂电池对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而湿法隔膜厚度更薄,对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有优势,所以当前国内锂电隔膜市场出货主要以湿法隔膜为主,2022年市场占比达75%,出货量61.7亿平方米。不过,干法隔膜成本优势凸显,在储能、小动力电池增长带动下,出货量增速快速上行,2022年出货量达9.8亿平方米。长期来看,干湿法隔膜仍将凭借各自的优势呈现并存的状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干法隔膜出货量增速快速上行主要原因解析

<strong>我国</strong><strong>干法隔膜出货量增速快速上行</strong><strong>的</strong><strong>主要原因</strong><strong>解析</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锂电隔膜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在市场竞争方面,由于锂电隔膜行业的重资产属性,市场具有较高壁垒,内部竞争者成本盈利水平分化,已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高。根据数据显示,恩捷股份以接近4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是星源材质,两家累计市场份额超过50%。

在市场竞争方面,由于锂电隔膜行业的重资产属性,市场具有较高壁垒,内部竞争者成本盈利水平分化,已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高。根据数据显示,恩捷股份以接近4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是星源材质,两家累计市场份额超过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湿法隔膜领域“一超多强”,干法隔膜领域“三足鼎立”

具体从细分市场来看,湿法隔膜领域“一超多强”,恩捷股份龙头地位稳固。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2年,我国湿法隔膜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分别为上恩捷股份、中材科技、金力股份、星源材质、厚生新能源、北星新材、蓝科途和沧州明珠。

具体从细分市场来看,湿法隔膜领域“一超多强”,恩捷股份龙头地位稳固。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2年,我国湿法隔膜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分别为上恩捷股份、中材科技、金力股份、星源材质、厚生新能源、北星新材、蓝科途和沧州明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干法隔膜领域“三足鼎立”,2022年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分别为中兴新材、星源材质、惠强新材、博盛新材、沧州明珠等,并且随着龙头企业12μm三层共挤隔膜批量供应,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干法隔膜领域“三足鼎立”,2022年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分别为中兴新材、星源材质、惠强新材、博盛新材、沧州明珠等,并且随着龙头企业12μm三层共挤隔膜批量供应,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整体分析,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是锂电池隔膜行业兼具干法、湿法、涂覆技术能力的主公司。并且,进入2023年,锂电池隔膜行业马太效应愈发凸显,市场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尤以恩捷股份为甚,其自建产线优势明确,投资规模单线成本3亿元左右,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部分隔膜企业投资规模测算

公司名称

募资方式

项目名称

投资金额(亿元)

投产规模(亿平方米)

单线投资(亿元/亿平米)

恩捷股份

定增

重庆恩捷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项目(一期)

15

4

3.75

重庆恩捷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项目(二期)

30

8

3.75

江苏恩捷动力汽车锂电池隔膜产业化项目

52

20

2.6

苏州捷力年产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2亿平方米项目

10

2

5

星源材质

定增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一期、二期)项目

75

20

3.75

会通股份

/

会通年产17亿平方米锂电池湿法隔离膜项目

20

17

1.1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生物基复合材料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相关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在材料改性、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推动产业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型。

2025年10月27日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多维发力保供应链!我国石英坩埚行业光伏级市场本土主导 半导体级高端仍待突破

石英坩埚是半导体与光伏单晶拉制的核心消耗品,其中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市场规模随晶圆产能扩张快速增长;而光伏级石英坩埚市场此前高增,但2024年多重因素影响呈收缩之势。竞争格局来看,光伏级市场由本土企业主导,而半导体级市场高端产品仍待突破。当前国内上游高纯石英砂长期依赖进口,不过我国正多维度发力,正通过找矿、技术研发与产能建

2025年10月20日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