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麻醉药物行业分析:手术需求上升+应用场景拓展 百亿市场稳健增长

1、麻醉药种类繁多,政府定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广义的麻醉药是指能使整个机体或局部机体暂时可逆性地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根据临床用途,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又可分为吸入给药和静脉注射,其中静脉注射分别为镇痛药、镇静药和肌松药。根据监管分类,可分为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有严格的行政管制。麻醉镇痛药中大多属于国家管制麻醉,麻醉镇静药中部分属于国家精神类管制。

麻醉药物主要种类及简介

类别

简介

全身麻醉

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驰,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并且可以控制和调节,这种抑制是完全可逆的,当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抑制及各种反射逐渐恢复

吸入全麻

是指麻醉气体通过呼吸吸收入血,作用于大脑而产生的全身麻醉方法

静脉全麻

是指将一种或多种药物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入血,作用于大脑而产生的全身麻醉方法

静吸复合全麻

是指联合应用多种静脉麻醉药物和吸入麻醉药物是患者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局部麻醉药

是一类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的药物,它们能暂时、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暂时消失。根据作用时效,分为短效的普鲁卡因、中效的利多卡因和长效的罗哌卡因

镇痛药

主要包括阿片类的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

肌肉松弛

顺式阿曲库胺、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麻醉药物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及其药用原植物种植实行定点生产制度,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定点经营制度,并且政府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实施定价,具有集采免疫属性。

我国精麻药品部分管制要求

类别

麻醉药品

一类精神

二类精神

品种数量

121

68

81

我国可生产使用品种数量

24

9

31

厂家数量限制

原料药

1-2

1-5

1-5

单方制剂

1-3

1-5

1-10

复方制剂

1-7

1-7

1-7

价格

医保局规定最高出厂价和最高终端价

医保局规定最高出厂价和最高终端价

-

零售

不得零售

不得零售

-

是否可能集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家管制精麻类药品定价相关政策

政策名称

发布时间

发布机构

内容

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

2010.11.19

国务院

对基本药物中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免费治疗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用药、免疫规划用疫苗、计划生育药品及中药饮片,仍按国家现有规定采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5.2.28

国务院

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防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费用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计划生育药品及中药饮片,按国家现行规定采购,确保公开透明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2016.2.6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在制定出厂和批发价格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全国统一零售价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中央定价目录(2020)

2020.5.1

国家发改委

规定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价格由国务院医疗保障部门定价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

2020.9.1

国家医保局

建立《药品目录》准入与医保药品支付标准(以下简称支付标准)衔接机制。其中执行政府定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支付标准按照政府定价确定。

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

2022.6.29

国家医保局

政府定价的麻精类药品,根据政府定价确定支付标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老龄化逐年加剧,老年疾病相关手术需求将加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慢性疾病和基础性疾病高发,相关手术需求量增加,对麻醉药物行业需求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超过2亿,占比达到14.2%,2022年达到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慢性疾病和基础性疾病高发,相关手术需求量增加,对麻醉药物行业需求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超过2亿,占比达到14.2%,2022年达到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疫情政策放开,手术量逐渐恢复将直接带动麻药需求提升

而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国内手术量首次下滑,2021年随着疫情政策逐渐放开,手术量恢复增长,并且2022年积压的手术需求有望在2023年反弹。因此,手术量恢复将直接带动麻药需求提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手术量达到7574万次,同比增长20%。

而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国内手术量首次下滑,2021年随着疫情政策逐渐放开,手术量恢复增长,并且2022年积压的手术需求有望在2023年反弹。因此,手术量恢复将直接带动麻药需求提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手术量达到7574万次,同比增长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微创外科、无痛分娩等应用场景拓展将促进麻醉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此外,微创外科、无痛分娩等应用场景拓展也将促进麻醉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在微创外科领域,微创外科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和关节镜手术等。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每百万人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及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分别达到8514台及38.1%,而美国每百万人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及微创外科手术的渗透率分别为16877台及80.1%,可见我国微创外科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未来,随着患者负担能力提高、医生对微创外科手术接受程度提高及医院、医生增加,微创外科手术台数将持续增长。

此外,微创外科、无痛分娩等应用场景拓展也将促进麻醉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在微创外科领域,微创外科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和关节镜手术等。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每百万人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及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分别达到8514台及38.1%,而美国每百万人接受微创外科手术的数量及微创外科手术的渗透率分别为16877台及80.1%,可见我国微创外科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未来,随着患者负担能力提高、医生对微创外科手术接受程度提高及医院、医生增加,微创外科手术台数将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无痛分娩领域,无痛分娩是继自然顺产和剖宫产后出现的第三种分娩方式,既减缓了顺产的疼痛问题,又避免了剖宫产所带来的出血、肠粘连等并发症影响,是目前孕妇分娩的重要选择之一。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无痛分娩率仅为1%,在经济发达城市才达到30%,远低于英美国家85%以上的无痛分娩率。未来,随着产妇对无痛分娩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提高,无痛分娩应用率将持续提升,促进麻醉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在无痛分娩领域,无痛分娩是继自然顺产和剖宫产后出现的第三种分娩方式,既减缓了顺产的疼痛问题,又避免了剖宫产所带来的出血、肠粘连等并发症影响,是目前孕妇分娩的重要选择之一。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无痛分娩率仅为1%,在经济发达城市才达到30%,远低于英美国家85%以上的无痛分娩率。未来,随着产妇对无痛分娩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提高,无痛分娩应用率将持续提升,促进麻醉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国内百亿麻药物市场稳健增长,全麻药市场份额超60%

综上所述,在手术需求上升及应用场景拓展的趋势下,我国麻醉药物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麻醉药物行业市场规模290.5亿元,2014-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7.78%。细分市场,全身麻醉药销售占比约62.4%,,局麻药销售占比约23.38%。

综上所述,在手术需求上升及应用场景拓展的趋势下,我国麻醉药物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麻醉药物行业市场规模290.5亿元,2014-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7.78%。细分市场,全身麻醉药销售占比约62.4%,,局麻药销售占比约23.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近年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居民支付能力提升叠加人口老龄化因素使感染类疾病患病风险增加,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已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到2024年的41314元。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慢阻肺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及控制慢性炎症并减轻临床症状。随着慢阻肺患者增多,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长至32亿美元,CAGR达8.6%;2023-2030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将由34亿美元增长至63亿美元,CAGR达9.2%。

2025年07月31日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医疗机器人是应用于医疗或辅助医疗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可通过自主规划执行药品配送、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任务。医疗机器人作为高端智能医疗装备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女性使用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