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子纱行业现状分析 需求量及产量持续提高 中国巨石产能居首位

、电子纱简介

电子纱是直径9微米以下的玻璃纤维,由叶蜡石(或高岭土)、方解石、硼钙石、硅砂等八种原料混合,输送至温度高达1600℃窑炉之中加热成玻璃液,再经铂金漏板高速拉成玻璃纤维单丝,最后合捻成玻璃纱。由于电子纱具备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性、耐燃性以及电气及力学性能,因而被广泛用于电绝缘产品中。

、电子纱需求量

电子纱、电子布隶属于“电子纱—电子布—覆铜板—印刷电路板”产业链。电子纱织造成电子布,电子布是生产覆铜板及印刷电路板的基础材料。因此电子纱市场需求与下游覆铜板的需求直接相关。在覆铜板行业的增长带动下,电子布的总体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数据,2017-2021年我国覆铜板产量由5.31亿平方米增长至7.33亿平方米,我国电子纱表观需求量由42.5万吨增长至82.19万吨。

电子纱、电子布隶属于“电子纱—电子布—覆铜板—印刷电路板”产业链。电子纱织造成电子布,电子布是生产覆铜板及印刷电路板的基础材料。因此电子纱市场需求与下游覆铜板的需求直接相关。在覆铜板行业的增长带动下,电子布的总体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数据,2017-2021年我国覆铜板产量由5.31亿平方米增长至7.33亿平方米,我国电子纱表观需求量由42.5万吨增长至82.19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电子纱产量

随着需求量增长,我国电子纱产量不断增加。2017-2021年我国电子纱产量由46.9万吨增长至84.5万吨。

随着需求量增长,我国电子纱产量不断增加。2017-2021年我国电子纱产量由46.9万吨增长至84.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电子纱进出口情况

从进出口贸易看,我国是电子纱生产大国,电子纱出口量大于进口量。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电子纱进口量为3.73万吨,出口量为6.05万吨;2022年我国电子纱进口量为2.23万吨,出口量为5.83万吨。

从进出口贸易看,我国是电子纱生产大国,电子纱出口量大于进口量。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电子纱进口量为3.73万吨,出口量为6.05万吨;2022年我国电子纱进口量为2.23万吨,出口量为5.83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年我国电子纱前三大出口目的地为韩国、捷克、美国,电子纱出口量分别为5940.4吨、5801.1吨、5367.2吨。

2022年我国电子纱前三大出口目的地为韩国、捷克、美国,电子纱出口量分别为5940.4吨、5801.1吨、5367.2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电子纱行业竞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子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电子纱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壁垒较高,使得电子纱行业竞争者较少;叠加下游覆铜板企业的高集中度以及产品认证周期长两大因素,电子纱行业市场集中。

电子纱行业集中度高原因分析

原因

分析

下游覆铜板行业集中度高,龙头企业深度绑定大客户

覆铜板企业的高集中度及龙头企业的强势话语权决定主流电子纱企业销量,龙头电子纱企业通过绑定大客户获得较高市场份额,因而电子纱行业集中度较高。虽然覆铜板下游的PCBCR10仅为26%,属于完全竞争行业,但产业正向国内转移,集中度也有提升的趋势。

产品认证周期长,客户换供应商的成本高,粘性强

电子纱验证样品一般要一年半,客户换供应商的成本高。核心龙头企业依靠客户和市场壁垒,能够持续挖掘市场需求动向,实施适度超前产品储备战略,不断研发出更薄、更高端的电子纱和电子布等高附加值产品,在下游企业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中,持续满足其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电子纱产品的客户黏性较强。

技术和资金壁垒高

技术壁垒主要包含原料配方、浸润剂技术、加工工艺等三方面:

从原料配方角度,原料配方影响产品品质和成本高低。电子纱下游直接应用是电子布。电子布的性能与电子纱成分相关。电子纱原料选用与浸润剂配方设计直接影响拉丝成品率、满筒率,而拉丝成品率、满筒率又影响加工成本高低。从浸润剂技术角度,浸润剂、后处理剂和偶联剂配方为核心技术,定制化生产提供产品差别化。从加工工艺角度,电子纱tex的控制精度决定电子布的厚度均匀性,电子纱tex越小,对设备、技术和管理要求越高。

电子纱由于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导致供给是完全独立的,不能进行转产,因而电子纱产能一般不具备调节空间。不管是由于供给还是需求的原因,当供需出现明显错配时,价格会发生较大波动,这也是历史上电子纱价格变化剧烈的原因。因而,未来电子纱行业仍需比拼资金实力,企业回款压力大时仍然会出现价格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能看,目前我国电子纱产能为85万吨左右,排名前六位依次为中国巨石、建滔化工、昆山必成、泰山玻纤、光远新材、台嘉,总占比达85.1%。

从产能看,目前我国电子纱产能为85万吨左右,排名前六位依次为中国巨石、建滔化工、昆山必成、泰山玻纤、光远新材、台嘉,总占比达85.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