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花生行业大而不强 未来在压榨方面具有巨大潜在竞争力与发展空间

一、行业基本概述

花生一般指落花生,又名“花生”或“长生果”,是豆科落花生属植物,生性喜高温干燥,适宜生于气候温暖、生长季节较长、雨量适中的沙质土上,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花生的品种类型很多,按特征特性可分为普通型花生、珍珠型花生、多粒型花生、龙生型花生。花生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我国约于十六世纪传入,目前以山东、河北、河南、苏皖两省北部等地区种植较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花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花生是重要作物资源,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根据《纲目拾遗》记载,落花生具有健脾养胃、润肺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虚反胃、乳妇奶少、脚气、肺燥咳嗽、大便燥结。另外落花生仁富含脂肪、蛋白质,为营养丰富的食品,并可制糖果、点心。落花生是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花生油供食用或作为工业原料,油粘可制成副食品或作饲料;花生壳含丰富的纤维素,为饲用酵母、酒精及糖醛等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落花生在纺织工业上用作润滑剂,机械制造工业上用作淬火剂。

花生一般指落花生,又名“花生”或“长生果”,是豆科落花生属植物,生性喜高温干燥,适宜生于气候温暖、生长季节较长、雨量适中的沙质土上,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花生的品种类型很多,按特征特性可分为普通型花生、珍珠型花生、多粒型花生、龙生型花生。花生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我国约于十六世纪传入,目前以山东、河北、河南、苏皖两省北部等地区种植较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花生种植面积、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下滑

1、种植面积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在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种植面积位居第三,仅次于大豆和菜籽,也是唯一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油料作物。目前我国花生的育种技术和种植水平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已有6000个花生品种,单产水平远远高于其他油脂油料作物。此外花生还具有适种范围广、种植技术成熟、加工技术领先、消费基础牢固、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等优势。目前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总产量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我国花生产量占世界花生总产量将近四成,一直稳居全球第一位。

2015-2021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进入2022年,受旱涝灾害、病虫害影响,以及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加之旱灾诱发的病虫害,使得我国多地花生播种面积萎缩,较2021年大幅度的下降。

2015-2021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进入2022年,受旱涝灾害、病虫害影响,以及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加之旱灾诱发的病虫害,使得我国多地花生播种面积萎缩,较2021年大幅度的下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花生播种面积达3895千公顷,较2021年减少了910.29千公顷,同比减少了23.37%。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花生播种面积达3895千公顷,较2021年减少了910.29千公顷,同比减少了23.3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除西藏、青海、香港外,我国各地均有种植。但各省份在花生生产的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我国花生生产格局也在不断变化,还没有形成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目前,我国花生种植较集中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湖北、广东、福建等省。其中河南和山东是我国最大的两个花生种植省,种植面积占比分别为 26.04%和 15.05%。

目前除西藏、青海、香港外,我国各地均有种植。但各省份在花生生产的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我国花生生产格局也在不断变化,还没有形成相应的优势区域和产业带。目前,我国花生种植较集中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湖北、广东、福建等省。其中河南和山东是我国最大的两个花生种植省,种植面积占比分别为 26.04%和 15.0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地理区域来看,我国花生种植区域主要分为七个自然区域,即北方大花生区,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云贵高原花生区,黄土高原花生区,东北早熟花生区及西北内陆花生区。其中以北方大花生区面积最大,占全国花生面积 50%以上。

从地理区域来看,我国花生种植区域主要分为七个自然区域,即北方大花生区,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云贵高原花生区,黄土高原花生区,东北早熟花生区及西北内陆花生区。其中以北方大花生区面积最大,占全国花生面积 50%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产量

由于我国花生的播种面积大幅减少,2022年其产量也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花生产量达1465万吨,较2021年减少了365.78万吨,同比减少了24.97%。

由于我国花生的播种面积大幅减少,2022年其产量也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花生产量达1465万吨,较2021年减少了365.78万吨,同比减少了24.9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花生产量结构与种植面积结构相似。河南和山东既是我国两大花生种植省份,也是我国两大花生产量省份。

目前我国花生产量结构与种植面积结构相似。河南和山东既是我国两大花生种植省份,也是我国两大花生产量省份。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单位面积产量

近年随着抗病旱、高油新花生品种大量投产及国内花生栽培技术的提高,我国花生单产水平得到大幅提高,2021年中国花生单位面积产量达3809.93公斤/公顷,较2020年增加了6.65公斤/公顷。但2022年我国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出现下降,只有3761.23公斤/公顷,较2021年减少了48.7公斤/公顷,下降到了。

近年随着抗病旱、高油新花生品种大量投产及国内花生栽培技术的提高,我国花生单产水平得到大幅提高,2021年中国花生单位面积产量达3809.93公斤/公顷,较2020年增加了6.65公斤/公顷。但2022年我国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出现下降,只有3761.23公斤/公顷,较2021年减少了48.7公斤/公顷,下降到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三、花生需求量有所降低 消费结构仍然以榨油消费为主

近年来随着花生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花生食品大量涌现,从而也推动了我国花生需求市场的增长。但2022年我国求量有所降低。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花生的需求量仅有1522.21万吨,同比减少了26.18%。

近年来随着花生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花生食品大量涌现,从而也推动了我国花生需求市场的增长。但2022年我国求量有所降低。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花生的需求量仅有1522.21万吨,同比减少了26.1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花生消费需求主要分为榨油、食用和饲料消费三大类。大类。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花生消费总量逐年增加。压榨和食用消费量均有所上升,饲料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由此可见,我国花生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花生在油用、食用、饲料及工业方面应用情况

应用领域 基本情况
油用 传统上,花生主要用作榨油。油用花生量约占花生产量的 53%。在我国油料作物中,花生出油率在 40%左右,葵花出油率在 38%左右,菜籽出油率在 35%左右,国产大豆出油率 17.5%左右,国外大豆出油率在 19%左右,花生的出油率最高,是国外大豆的两倍多。目前提取花生油的方法主要有压榨法、溶剂浸出法(或称萃取法)和水溶法。
食用 花生食用包括直接食用和深加工食品用。直接食用方面,我国传统的食用方法包括生食和经过煮、炸、炒、烤等简单加工处理食用,或经过专门加工成食品。加工食品主要包括糖果类,糕点类,小吃类,粥、汤、饮料类,西式类等。深加工食品方面,我国花生深加工制品主要有花生酱、花生饮品及花生蛋白等。花生酱主要用于出口,在国内市场亦越来越受欢迎。花生饮品的感观性状为乳白色奶状液,口感柔和,香甜可口,无异味,具有花生清香味道,无豆浆那种豆腥味和涩味,极易被消费者接受。花生蛋白产品多种多样,以粉状花生蛋白为主要产品,如花生粉、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等。
饲料及工业 花生压榨后的副产品主要有花生饼粕和花生壳。花生饼粕蛋白质含量 50%以上,目前主要用作饲料或肥料。花生壳具有众多用途,如用作食用菌栽培、饲料,工业上用于制造胶粘剂、碎料板、活性炭、制药等。近年来,我国花生蛋白粉消费量逐年缓慢增长。消费结构方面,我国花生粕(蛋白粉)产量全部用于饲料消费。据 USDA 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花生粕(蛋白粉)产量为 3700 千吨,饲料用量为 3800 千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花生消费结构仍然以榨油消费为主。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花生压榨量为9250千吨,占全国总消费量的 51.68%,食用消费量为 7450 千吨,占比 41.62%。

其中花生消费结构仍然以榨油消费为主。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花生压榨量为9250千吨,占全国总消费量的 51.68%,食用消费量为 7450 千吨,占比 41.62%。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花生油科技行业持续推行科技创新,研究开发天然动植物油脂的工业用途,采用可再生资源为原料不断推出功能性的油脂科技产品,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花生油行业发展比较稳定,产量稳步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花生油产量为308万吨,同比增长2.67%。

近年来我国花生油行业发展比较稳定,产量稳步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花生油产量为308万吨,同比增长2.6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花生油市场空间广阔。这是因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高品质的食用油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作为居民日常基本的必需消费品,花生油行业仍然存在较大市场机会。就花生油消费量情况来看,从2016年至2021年中国花生油食用处于增长状态,2021年消费量达到323万吨,同比增长0.94%。

未来花生油市场空间广阔。这是因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健康安全高品质的食用油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作为居民日常基本的必需消费品,花生油行业仍然存在较大市场机会。就花生油消费量情况来看,从2016年至2021年中国花生油食用处于增长状态,2021年消费量达到323万吨,同比增长0.9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花生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我国花生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产业链短、竞争力弱”等问题。有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花生的进口数量远多于出口数量,是全球花生重要的进口国之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花生的出口数量为9.6万吨,而进口量为66.7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花生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我国花生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产业链短、竞争力弱”等问题。有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花生的进口数量远多于出口数量,是全球花生重要的进口国之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花生的出口数量为9.6万吨,而进口量为66.7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根据市场分析,影响我国花生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优质育种起步较晚,优质专用品种缺乏;品种布局不尽合理,优质种性难以发挥;标准化生产不成规模,优质原料无法保障;干燥贮藏不讲科学,质量安全有隐患。

同时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是花生的竞争作物。现阶段,受粮食作物补贴政策的影响,玉米、大豆的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对花生的种植面积形成一定挤占。而根据相关调研发现,多地花生玉米复合种植相比于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效益更高,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补贴支持,造成花生玉米复合种植难以推广。

此外前花生种植仍以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较少。同时种植品种繁杂、生产模式多样、标准化生产与宜机化品种选育进展缓慢等,都制约了花生机械化的效能发挥。且丘陵山区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生产农艺和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是制约因素。

四、花生种植优势较强,在压榨产业方面具有非常巨大潜在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我国花生种植优势较强,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中单产水平最高,每亩产值及净利润最大的品种。花生单产虽不及玉米,但也却远高于其他油料作物,且逐年不断。但虽然我国花生种植优势较强,但压榨替代竞争优势不强;这是由于我国花生压榨成本较高,且与大豆、菜籽、棉籽等油料作物对比来看,出粕率相对较低,只有44%,因此我国花生压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油料生产自给自足的难度很大,大多依靠进口,其中大豆的进口依赖度高达 85.18%;而我国花生对外依存度约 5%左右,且具有生产规模大、种植效益高、油脂品质好、国际竞争力强的特点,因此我国花生在压榨产业方面具有非常巨大潜在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主要油料作物含油率、出油率及出粕率

品种 花生仁 大豆 菜籽 葵花籽 棉籽
含油率 50% 16%-22% 40% 40% 16%-24%
出油率 40% 17.5%-19% 35% 38% 12%-13%
出粕率 44% 78%-80% 56 62% 4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但由于高粱口感粗糙、涩味明显的缺点始终存在,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稻和小麦逐渐取代高粱成为主粮,使得我国高粱种植面积持续萎缩,产量波动下降。高粱种植式微,面临生存困境,产业升级成市场必然选择,目前主要体现在机械化、规范化、提高附加值等方面。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近年来我国甜菜播种面积和产量波动明显,2024年出现“面积减产量增”的特殊现象。我国甜菜种植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特征,新疆和内蒙古两大自治区共同构成核心产区,合计占全国播种面积和产量的80%以上。近年来其产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甜菜产业深陷“种子困局”,目前全国95%以上的甜菜

2025年05月09日
燃料电池汽车销量高增 碳纤维纸行业潜力巨大 本土企业持续研发创新 有望打破海外垄断

燃料电池汽车销量高增 碳纤维纸行业潜力巨大 本土企业持续研发创新 有望打破海外垄断

碳纤维纸是氢燃料电池中气体扩散层的首选基底材料。随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出台实施,政策红利释放,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显著增长,进一步促进碳纤维纸市场快速扩展,行业潜力巨大。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禽饲料价格下跌但行业加工效益显著提升 未来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我国禽饲料价格下跌但行业加工效益显著提升 未来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禽饲料产量整体上升,连续5年稳居1.2亿吨以上规模。肉禽饲料是我国禽饲料市场中的主流品种,近年来其产量占比不断提升,蛋禽饲料产量占比则逐渐下降。受玉米和豆粕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禽饲料价格也出现下跌,肉禽、蛋禽饲料平均出厂价格跌幅分别为8.5%和8.96%。但由于原材料价格跌幅更大,禽饲料行业加工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扇贝行业:养殖面积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 深加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扇贝行业:养殖面积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 深加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扇贝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我国南北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以浮游生物、细菌和有机碎屑为食。近年来,我国扇贝养殖面积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扇贝养殖面积为38.9万公顷,实现一定的恢复性增长;其中,辽宁、山东二地的养殖面积合计占全国比重的86.5%。

2025年05月06日
扩种成果显著 中国为大豆主产国 但庞大需求使净进口格局凸显 国产以食用加工为主

扩种成果显著 中国为大豆主产国 但庞大需求使净进口格局凸显 国产以食用加工为主

农民种植意愿提高、供给侧改革及大豆扩种计划推进下,我国大豆扩种成果显著,大豆成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类作物。大豆原产于中国,中国现为全球第四大生产国,其中东北三省得益于黑土地优势,大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超60%。

2025年05月03日
供需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小麦加工行业持续扩容 政策将推动产业链升级发展

供需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小麦加工行业持续扩容 政策将推动产业链升级发展

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是影响小麦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小麦种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目前我国小麦产量已稳居全球第一,单产水平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为小麦加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小麦消费基础良好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我国小麦加工需求及供给规模呈现增长态势,行业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2025年05月02日
肉牛行业:供给能力提高但仍存一定进口依赖 政策或缓解养殖压力 牛肉价格有望回升

肉牛行业:供给能力提高但仍存一定进口依赖 政策或缓解养殖压力 牛肉价格有望回升

国内肉牛养殖效率提升,肉牛存栏量、出栏量、牛肉产量均持续增长。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中原、东北、西南、西北四大优势肉牛产区,近年产业呈现由原来的中原优势区逐步向东北、西北和西南优势区转移趋势。

2025年05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