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下游纺织业承压缓进

一、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莱赛尔纤维是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被誉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人造纤维史上最具价值的产品。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性能,莱赛尔是绿色纤维,其原料是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纤维素,生产过程无化学反应,所用溶剂无毒。

“莱赛尔”纤维以可再生的竹、木等捣碎后形成的浆粕为原料,先进的工艺使得其溶剂回收率高达99.7%,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可持续发展。用这一纤维制成的衣物不仅光泽自然、手感滑润、强度高、基本不缩水,而且透湿性、透气性好,与羊毛混纺的织物效果良好。

莱赛尔纤维产品性能

<strong>莱赛尔纤维产品性能</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莱赛尔纤维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在产业链方面,莱赛尔纤维行业上游为木浆、竹浆以及溶剂(NMMO),其中NMMO是一种对纤维素具有极强溶解性能的叔胺氧化物,其能够使纤维素浆粕直接溶解制得莱赛尔纤维,是行业生产过程中核心原材料;下游主要是纺织业。

莱赛尔纤维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莱赛尔纤维行业产业链</strong><strong>图解</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上游市场分析

1、木浆

我国是木浆生产大国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1年国内木浆产量由1050万吨增至180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6%,2021年产量增速为21.41%。同时,木浆是纸浆的重要类目,其产量占纸浆比重持续扩大,至2021年占比达到22.12%,较2017年提高了8.91个百分点。

我国是木浆生产大国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1年国内木浆产量由1050万吨增至180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6%,2021年产量增速为21.41%。同时,木浆是纸浆的重要类目,其产量占纸浆比重持续扩大,至2021年占比达到22.12%,较2017年提高了8.9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竹浆

目前,我国竹浆生产工艺技术日趋成熟,竹浆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竹浆产量209万吨,预计2022年竹浆产量可达262万吨。

目前,我国竹浆生产工艺技术日趋成熟,竹浆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竹浆产量209万吨,预计2022年竹浆产量可达262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中游市场分析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莱赛尔纤维绿色环保、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势符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发展方向,并且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绿色制造重点发展方向。因此,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将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1年我国已建成的莱赛尔纤维产能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37.93%,总产量约为9.9万吨,同比增长为118.9%。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莱赛尔纤维绿色环保、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势符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发展方向,并且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绿色制造重点发展方向。因此,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将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1年我国已建成的莱赛尔纤维产能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37.93%,总产量约为9.9万吨,同比增长为118.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下游市场分析

“莱赛尔”纤维是一种全新的纺织、服装面料,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欧美兴起,不仅具有天然纤维棉花所具有的舒适性、手感好、易染色等特点,还具有传统粘胶纤维所不具备的环保优点,所以在纺织业广泛应用。

近两年,受外部发展环境严峻、市场需求疲弱、原料成本高位、消费场景恢复缓慢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压力显著加大。根据中国纺联流通分会数据,2022年我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854家,市场总成交额达到2.13万亿元,同比下降8.54%,其中重点监测的44家市场商圈总成交额为13856.72亿元,同比下降5.05%;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商铺效率为158.25万元/铺,同比下降4.39%,商户效率为195.46万元/户,同比下降4.01%,市场效率为29229.77元/平米,同比下降4.80%。

近两年,受外部发展环境严峻、市场需求疲弱、原料成本高位、消费场景恢复缓慢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压力显著加大。根据中国纺联流通分会数据,2022年我国万平米以上纺织服装专业市场854家,市场总成交额达到2.13万亿元,同比下降8.54%,其中重点监测的44家市场商圈总成交额为13856.72亿元,同比下降5.05%;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商铺效率为158.25万元/铺,同比下降4.39%,商户效率为195.46万元/户,同比下降4.01%,市场效率为29229.77元/平米,同比下降4.8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3.6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减少0.9%和24.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9%;纺织产业链上,毛纺织、家纺行业利润总额实现正增长,其他分行业利润总额均有所减少;纺织业和化纤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7.2%和82.3%,较上年分别回落2.3和2.2个百分点;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减少6.5%。(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子纱行业:5G/AI浪潮下低介电电子纱前景广阔 本土厂商亟待突破中低端困局

我国电子纱行业:5G/AI浪潮下低介电电子纱前景广阔 本土厂商亟待突破中低端困局

当前,电子纱市场需求主要受到下游电子布、覆铜板及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发展影响。进入2024年,随着市场库存调整及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等问题逐步缓解,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进入缓慢复苏阶段,年产值达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在此背景下,我国印制电路板(PCB)产业也重回温和增长周期,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

2025年10月24日
新能源汽车打开合成革行业成长空间 国产聚焦卡脖子环节与前沿领域

新能源汽车打开合成革行业成长空间 国产聚焦卡脖子环节与前沿领域

合成革经历了从低档到高档,从仿形到仿真的发展过程,其特性和发展方向越来越接近天然皮革,市场应用也从鞋服、箱包、沙发家居等传统领域拓展至汽车内饰、体育装备、工程装饰、电子产品、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根据数据,合成革下游市场中鞋类、沙发家具、服装、箱包分别占比37%、18%、16%、14%,汽车内饰占比则达到7%。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特种纤维行业:应用多元驱动规模跃升 市场梯队竞争态势成型

我国特种纤维行业:应用多元驱动规模跃升 市场梯队竞争态势成型

近年来,伴随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及各领域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特种纤维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到目前,其下游应用已覆盖航空航天、工业制造、国防军工、医疗健康、环境保护及尖端科技等多元领域。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对位芳纶行业自主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泰和新材产能占比超五成

我国对位芳纶行业自主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泰和新材产能占比超五成

对位芳纶性能卓越,当前消费主要集中在光纤增强与安全防护两大领域。近年来,我国对位芳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能从2018年不足0.3万吨激增至2024年超3万吨,自给率也从约15%大幅提升至83%左右。然而,行业面临中低端产能充裕、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结构性矛盾,向高端迈进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5年10月09日
企业竞争力提升、出口均价上扬 我国向缝制设备行业之巅迈进

企业竞争力提升、出口均价上扬 我国向缝制设备行业之巅迈进

根据测算,2025年Q1,我国缝制设备内销同比约下滑25%,2025年H1 ,我国缝制设备内销同比下滑 30-35%左右。

2025年10月07日
我国蚕茧行业现状:产业区域加速向西部转移 出口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我国蚕茧行业现状:产业区域加速向西部转移 出口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近几来我国桑园面积持续减少。据蚕桑主产省(区、市)生产主管部门的统计,2023年我国桑园面积共计82万公顷,较上年减少了94万公顷,减幅为5%。到2024年,全国桑园面积进一步降至71.02万公顷。

2025年09月29日
政策驱动产能出清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供给格局优化 龙头企业竞合

政策驱动产能出清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供给格局优化 龙头企业竞合

目前,我国粘胶短纤行业正经历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在严格的环保政策驱动下,落后产能持续出清,国内粘胶短纤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已形成以赛得利、三友化工、中泰化学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与此同时,在下游需求的强劲支撑下,粘胶短纤行业开工率与产量维持高位,展现出良好的韧性。

2025年09月08日
氨纶行业:国内面临库存和盈利压力 出口成重要增长极 市场头部效应显著

氨纶行业:国内面临库存和盈利压力 出口成重要增长极 市场头部效应显著

服装为氨纶主力下游,占比达76%。服装市场发展带动氨纶需求提升:2020年以来瑜伽服、防晒服等潮流单品的出现,明显带动氨纶整体需求增长。其他应用领域占比达24%,其中产业用纺织品占比7%,主要由于医疗等新兴领域增速显著--老龄化社会推动医用绷带、可吸收缝合线等高端产品需求激增。

2025年08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