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聚酰胺行业:原料己二腈国产化进行中 生物基聚酰胺市场潜力大

一、概述

聚酰胺俗称尼龙,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可由二元酸与二元胺缩聚得到(由含n个碳原子的二元酸与含m个碳原子的二元胺缩聚得到的聚酰胺可以表示为PAnm),也可由内酰胺开环聚合制得。尼龙为白色结晶或半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有弹性,抗拉强度、耐磨性优异,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油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酰胺市场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尼龙产业家族庞大,产品种类繁多,品种主要有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11、尼龙12五大品种,此外,还有尼龙1010、尼龙4、尼龙8、尼龙9、尼龙810及各种共聚改性尼龙,其中尼龙6和尼龙66的用量最大,约占尼龙总消费量的90%。

尼龙主要品种和应用

产品种类 功能特性 主要应用领域
尼龙6 强度小且较为柔软,熔点低,具有良好耐磨性、自润滑性和耐溶剂性 用作纤维制品,如服装、面料、箱包、轮胎帘子布、传送带、运输带、渔网、地毯等制造;用作电子器件、汽车、铁路等工程塑料制品或食品、药品包装等薄膜制品
尼龙66 自润性、耐摩擦性好,弹性好、耐疲劳性好,耐腐蚀性能佳,硬度、刚性最高,韧性最低 用作各种机械和电器零件,其中包括轴承、齿轮、滑轮泵叶轮、叶片、高压密封圈、垫、阀座、衬套、输油管、贮油器、绳索、传动带、砂轮胶粘剂、电池箱、电器线圈、电缆接头等
尼龙610 相对密度较小,吸水性低于尼龙66和尼龙6,尺寸稳定性好,成型加工容易。机械强度近于尼龙66跟尼龙6。能耐强碱,比双6和单6更耐普通弱酸,但易溶于甲酸 用于制造机械、交通业的零部件,电子工业中的绝缘材料、仪表壳体
尼龙11 具有吸水率低、耐油性好、耐低温、易加工具有、质量轻、耐腐蚀、不易疲劳开裂、密封性好、阻力小等优点 用来制作汽车输油管、刹车管、枪托、握把、扳机护圈、降落伞盖、海底光缆、电缆的保护材料等
尼龙12 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好、相对密度小;耐低温性优良、熔点低,柔软性、化学稳定性、耐油性、耐磨性均较好 用于水量表和其他商业设备、光纤、电缆套、机械凸轮、汽车、滑动机构以及轴承等,还可用于汽车燃油输送管、汽车制动刹车管、空调管、空压设备软管、工业用高压液压管、管快速接头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发展现状

1、聚酰胺行业消费量小幅下降,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

2020-2021年,受疫情及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我国聚酰胺行业销量小幅下降,但出口市场韧性较强,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进口量明显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聚酰胺产量为445.21万吨,表观消费量为459.19万吨,聚酰胺进口量为54.14万吨,出口量为40.16万吨。

2020-2021年,受疫情及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我国聚酰胺行业销量小幅下降,但出口市场韧性较强,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进口量明显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聚酰胺产量为445.21万吨,表观消费量为459.19万吨,聚酰胺进口量为54.14万吨,出口量为40.16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聚酰胺产业发展受原料限制,己二腈国产化突破正在进行中

目前,我国PA6原料己内酰胺已实现国产化生产,其产能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国内尼龙6行业产能达到571.5万吨,己内酰胺的产量由2012年的72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370万吨。

目前,我国PA6原料己内酰胺已实现国产化生产,其产能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国内尼龙6行业产能达到571.5万吨,己内酰胺的产量由2012年的72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370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PA66由于原料己二腈的生产工艺长、技术壁垒高,其产能增长受限。从产能分布来看,现阶段全球己二腈产能200万吨,国外占据绝大部分产能份额且集中度较高,如英威达一家企业产能份额占比高达58.07%,所以我国现阶段使用所需己二腈主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制约聚酰胺66产业发展。

而PA66由于原料己二腈的生产工艺长、技术壁垒高,其产能增长受限。从产能分布来看,现阶段全球己二腈产能200万吨,国外占据绝大部分产能份额且集中度较高,如英威达一家企业产能份额占比高达58.07%,所以我国现阶段使用所需己二腈主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制约聚酰胺66产业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全球己二腈产能

企业名称 工厂所在地 产能(万吨/年) 生产工艺
英威达/INVISTA 美国,维多利亚 40.3 丁二烯法
美国,奥兰治 38 丁二烯法
法国,沙朗佩 权益25万吨 丁二烯法
奥升德/Ascend 美国,迪凯特 40 丙烯腈法
巴斯夫/BASF 法国,沙朗佩 权益25万吨 丁二烯法
旭化成/AsahiKasei 日本,水岛 4.3 丙烯腈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近年来,我国己二腈国产化进程加快,包括华峰集团、天辰齐翔与河南峡光等企业均开展己二腈项目的建设,国内己二腈规划产能已超100万吨,并且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2年8月,我国己二腈国产首套装置投产,将为聚酰胺66提供稳定原材料。

我国己二腈行业产能规划情况

公司 规划产能(万吨) 预计投产时间
英威达 40 2022年
华峰集团 20 二期10万吨于2022年投产,三期10万吨于2023年投产
天辰齐翔 20 2022年
河南峡光 5 2022年
平煤神马 5 2022年
山西润恒 10 一期1万吨于2022年投产
三宁化工 10 2023年
古雷石化 40 2025年
七彩化学 2 2025年
合计 152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PA66产能提升,下游需求将释放

由于己二腈与PA66的投入产出比约为1:2,所以隆华、华鲁恒升、荣盛、福化古雷、中化扬农瑞泰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着手于PA66项目的建设,聚酰胺66产能大幅提升。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知在建的聚酰胺66产能达477.5万吨。长远来看,随着PA66供应稳定且价格逐渐保持在合理区间后,PA66材料应用价值将进一步体现,进而拓宽PA66应用范围,下游产业需求将大量释放,其市场规模有望增长。

2022年我国PA66产能已知和在建情况

已有产能

在建产能

公司

PA66规模(万吨/年)

公司

PA66规模(万吨/年)

预计投产时间

神马

22

天辰齐翔一期

20

2022年

英威达

19

浙江新力

1.5

2022年

华峰

12

宁夏瑞泰

4

2022年

江苏华洋

5

重庆华峰二期

30

2022年

辽阳兴家

4

湖北三宁

20

2023年

宁夏瑞泰

4

隆华新材一期

16

2023年

优纤科技

2

神马股份

24

2023年

浙江新力

1.5

上海英威达

28

2024年

聚合顺鲁化新材料

0.5

荣盛集团

32

2024年

/

/

中维化纤

8

2024年

/

/

华鲁恒升

8

2024年

/

/

福建永荣锦飞

3×20

2024-2026年

/

/

聚合顺一期

18

2024年后

/

/

烟台华润

16

2024年后

/

/

福建福化古雷石化

40

2025年后

/

/

山西恒力新材料

12

2024年后

/

/

鄲城旭阳天辰

30

2024年后

/

/

唐山旭阳新材料

30

2024年后

/

/

四川玖源

80

2024年后

总计

70万吨

/

477.5万吨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

4、生物基聚酰胺性能独特,市场潜力巨大

从聚酰胺制备方法来看,根据凯赛生物的生物法制备PA56和化学法制备PA66的结果可知,与传统的化学法制备PA66相比,生物法制备PA56的单吨产能投资额虽然比较大,但单吨原料成本和单吨生产成本低,这种优势在生物基聚酰胺的大规模生产后会更加明显。

传统路线PA66和生物法PA56单吨生产成本对比

/ PA56 PA66
单吨产能投资额(万元) 3.3 1.2
单吨原料成本(万元) 2.0 3.4
单吨生产成本(万元) 2.1 3.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生物基聚酰胺凭借着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回收、成本可竞争的优势和轻量化的特点,与碳纤维或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融合后被用于汽车、风能发电、交通运输等领域,且这些领域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在工程塑料领域,据《我国汽车轻量化材料“十三五”时期发展回顾及未来展望》,我国乘用车中非金属材料用量已从2014年的8.5%增长到2018年的10.6%,但相比美系车的36.6%和德系车的30.7%,仍有较大差距。根据旷达科技公告,其设计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了绿色可持续、环保高性能的生物基聚酰胺内饰织物材料;江苏太极“子午线轮胎冠带用生物基聚酰胺56工业丝和浸胶帘线的开发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江苏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由此可见,国产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在汽车领域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

根据中国塑料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量约665万吨,同比增长6.06%,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未来需求量有望继续逐步提升。可见,生物基聚酰胺潜在增量市场巨大。

根据中国塑料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量约665万吨,同比增长6.06%,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未来需求量有望继续逐步提升。可见,生物基聚酰胺潜在增量市场巨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