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黑胶唱片市场复苏态势强劲 规模持续增长 收藏与部分小众消费是未来发展趋势

一、行业基本概述

黑胶唱片的核心,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层面,过去特指78转胶木唱片,如今特指33转/45转的密纹乙烯基唱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黑胶唱片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广义层面,黑胶唱片可以泛指所有使用留声机播放的模拟录音存储介质,表面有记录声音的凹槽。既可以指胶木唱片、也可以指乙烯基唱片,有时还被混用为早期唱筒。

黑胶唱片的原理是模拟记录声音波形,不经过压缩地还原声音,故较接近原声;但也因此收录较多杂音,造成音质下降。且黑胶唱片容易受损,播放设备容易因轻微震动而跳针,从而伤害唱片表面精细的螺旋槽,随着播放次数的增加,音质会逐渐劣化。而CD记录的是二进制数字讯号,声音听起来干净纯粹,降噪和抗干扰能力更强,音色精确度佳,在音质上带给人们近乎完美的听觉享受。加上CD具备生产成本低、质地轻薄体积小、携带及使用方便、重复使用无损耗等优点,使得黑胶唱片逐渐没落。

作为一种主流的音乐载体,黑胶唱片几乎占据整个20世纪,直到80年代CD技术诞生。1990年代起,黑胶唱片生产线被大量淘汰。自此,数字信号代替了黑胶的模拟信号,音乐开始进入数字时代。

上个世纪,中国大陆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于1998年在上海消失。2015年,拥有26年音像制品生产经验的永通音像,在广州番禺的工厂重新投入了一条黑胶唱片生产线,获得国家相关机构产品验收。

近年来,随着购买目的多元化,黑胶唱片开始成为潮流和品位的象征。黑胶唱片作为最具备收藏价值、储藏时效最长的一种音乐载体,其精美的外观也吸引了一批“颜粉”。一些店铺甚至专门推出了黑胶唱片挂画系列,将黑胶唱片放入画框,与电影海报相结合,作为一种“既能听又好看”的壁挂装饰品来销售。虽然消费者的购买目的及需求各有不同,黑胶唱片特有的仪式感、年代感及文化价值,无论是作为音乐载体还是装饰摆设,都逐渐成为丰富现代人生活品质及精神需求的艺术品。

二、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市场

自1980年代末CD占据音乐市场主流后,黑胶唱片作为一种过于娇气的“饺子皮”快速被CD取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已经有一种被扫入了历史垃圾桶的感觉,而进入新千年后就连CD都已经地位不保,数字音乐大潮让实体唱片没有容身之所。然而从2010年开始,黑胶却出人意料的迎来了回潮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并不局限在原本就热衷于实体音乐产品的日本,从欧洲再到美国,黑胶的销售都在悄然复苏。

近年来,国内外听黑胶蔚然成风,实体黑胶唱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全球黑胶唱片行业市场规模为27.14亿美元,同比增长60.02%,具体如下:

近年来,国内外听黑胶蔚然成风,实体黑胶唱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全球黑胶唱片行业市场规模为27.14亿美元,同比增长60.02%,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国际唱片业协会,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欧洲再到美国、亚洲等地黑胶唱片的销售都在悄然复苏。截止2021年全球黑胶唱片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9.35%,北美地区占比48.49%,欧洲地区占比35.54%。具体如下:

从欧洲再到美国、亚洲等地黑胶唱片的销售都在悄然复苏。截止2021年全球黑胶唱片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9.35%,北美地区占比48.49%,欧洲地区占比35.54%。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中国市场

近年来,我国黑胶唱片市场表现出强劲复苏态势。2015年永通唱片在广州番禺区恢复了国内第一家黑胶生产线;2017年摩登天空宣布了100张黑胶唱片的发行计划。这些数据都表明,黑胶唱片的时代正在悄然回归。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世界进入了一个减速的状态。全球范围内的实体音乐产业,呈现下降的趋势,实体专辑的销量更是备受打击,但黑胶唱片却从中脱颖而出成为黑马。我国黑胶唱片的销售从2017年至2021年的销售额呈增长的趋势。2021年我国市场规模达到2.7681亿元,同比增长140%。

近年来,我国黑胶唱片市场表现出强劲复苏态势。2015年永通唱片在广州番禺区恢复了国内第一家黑胶生产线;2017年摩登天空宣布了100张黑胶唱片的发行计划。这些数据都表明,黑胶唱片的时代正在悄然回归。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世界进入了一个减速的状态。全球范围内的实体音乐产业,呈现下降的趋势,实体专辑的销量更是备受打击,但黑胶唱片却从中脱颖而出成为黑马。我国黑胶唱片的销售从2017年至2021年的销售额呈增长的趋势。2021年我国市场规模达到2.7681亿元,同比增长14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黑胶唱片逐渐向收藏品和奢侈品转变,黑胶唱片的销售从2017年至2021年的销售额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21年黑胶唱片销量为74.61万张。

随着黑胶唱片逐渐向收藏品和奢侈品转变,黑胶唱片的销售从2017年至2021年的销售额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21年黑胶唱片销量为74.61万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其中在黑胶唱片行业中,古典音乐唱片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古典音乐其特定的技法和音乐特性,在黑胶唱片中能够得到完美的体现。另外,在古典音乐黑胶唱片中,相对于珍贵的、文化遗产般的旧唱片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这也使得古典音乐黑胶唱片在市场中比较受欢迎。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黑胶唱片的需求增加,古典音乐黑胶唱片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1.1557亿元。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黑胶唱片的需求增加,古典音乐黑胶唱片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1.155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此外近年来受到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粉丝经济兴起,部分音乐人也陆续推出黑胶唱片。比如,2020年11月,音乐人周杰伦发行出道20周年黑胶纪念套装,将出道至今的14张专辑做成28张黑胶唱片,集成一套,让黑胶在国内成功破圈,很多周杰伦歌迷因为偶像“入坑”黑胶。截至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0.9135亿元,同比增长145%。

此外近年来受到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粉丝经济兴起,部分音乐人也陆续推出黑胶唱片。比如,2020年11月,音乐人周杰伦发行出道20周年黑胶纪念套装,将出道至今的14张专辑做成28张黑胶唱片,集成一套,让黑胶在国内成功破圈,很多周杰伦歌迷因为偶像“入坑”黑胶。截至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0.9135亿元,同比增长14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黑胶唱片行业下游行业包括唱片公司和终端消费者,唱片公司是音乐发行方,通过黑胶唱片录制音乐进行销售。

下游行业对黑胶唱片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方面。在互联网流媒体音乐承担起音乐作品大部分的传播功能后,这种媒介引发的两面性影响也开始日益凸显。流媒体的便捷性不但表现在受众端,使受众随时随地方便地获取,也表现在发布端,发布人同样可以便捷快速地发布自己的作品,使作品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出去。这种发布的互联网速度是黑胶唱片无法相比的,互联网对黑胶唱片的冲击是趋势。长期来看,黑胶唱片的复兴不代表实体唱片业的复苏,未来实体唱片整体下滑将是必然趋势,而黑胶唱片也不再以音乐传播形势驱动市场需求,收藏和部分小众消费才是行业的发展趋势。

音乐产业,或称商业音乐(MusicIndustry,MusicBusiness),指的是以售卖音乐相关的产品以获取回报的行业。赚取利润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售卖唱片、开演唱会等。由于歌星们须具有一定知名度才能得到更多收入,他们很多时候出现于不同场合以增加曝光率,从而提高知名度,所以音乐产业亦和娱乐事业息息相关。

另外,乐坛是指所有工作与音乐业有关的事物,包括歌手和其他工作者、唱片公司及音乐机构、以及其他相关的事情。乐坛与娱乐圈相类似,不过娱乐圈则包含了影视界相关的事物。由于歌手们为了增加知名度,很多时亦会演戏,所以两者关系密切。

另外,乐坛是指所有工作与音乐业有关的事物,包括歌手和其他工作者、唱片公司及音乐机构、以及其他相关的事情。乐坛与娱乐圈相类似,不过娱乐圈则包含了影视界相关的事物。由于歌手们为了增加知名度,很多时亦会演戏,所以两者关系密切。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音乐市场的总规模由2017年的210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752亿元,2017年至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06%。大幅增长主要由同期中国数字音乐及音乐IP市场的快速扩张所推动。

从用户规模来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在线音乐娱乐市场用户人数达到6.89亿人,其中,90后出生的用户占中国在线音乐娱乐市场全部用户近50%。90后出生的用户规模的增长速度预期将高于其他年龄段,而他们占全体用户的比例将在2022年进一步增加至53%。除消费优质音乐及音乐衍生内容外,年轻用户有更高的变现潜力,因其对与他人互动及表达自我有更高需求。因此,年轻用户的这些需求刺激了在线音乐娱乐服务社交网络功能的创新和发展,引领行业迈入下一个阶段。

从用户规模来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在线音乐娱乐市场用户人数达到6.89亿人,其中,90后出生的用户占中国在线音乐娱乐市场全部用户近50%。90后出生的用户规模的增长速度预期将高于其他年龄段,而他们占全体用户的比例将在2022年进一步增加至53%。除消费优质音乐及音乐衍生内容外,年轻用户有更高的变现潜力,因其对与他人互动及表达自我有更高需求。因此,年轻用户的这些需求刺激了在线音乐娱乐服务社交网络功能的创新和发展,引领行业迈入下一个阶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白鹅绒行业已形成“养殖—加工—应用—出口”完整产业链 市场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

我国白鹅绒行业已形成“养殖—加工—应用—出口”完整产业链 市场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

我国白鹅绒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并在改革开放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设备技术不断升级,如自动充绒机、电脑辅助设计系统等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同时,国内羽绒服品牌如‌鸭鸭、伊里兰‌等开始崛起,进一步促进了白鹅绒制品的市场普及。

2025年11月08日
我国电子纱行业:5G/AI浪潮下低介电电子纱前景广阔 本土厂商亟待突破中低端困局

我国电子纱行业:5G/AI浪潮下低介电电子纱前景广阔 本土厂商亟待突破中低端困局

当前,电子纱市场需求主要受到下游电子布、覆铜板及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发展影响。进入2024年,随着市场库存调整及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等问题逐步缓解,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进入缓慢复苏阶段,年产值达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在此背景下,我国印制电路板(PCB)产业也重回温和增长周期,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

2025年10月24日
新能源汽车打开合成革行业成长空间 国产聚焦卡脖子环节与前沿领域

新能源汽车打开合成革行业成长空间 国产聚焦卡脖子环节与前沿领域

合成革经历了从低档到高档,从仿形到仿真的发展过程,其特性和发展方向越来越接近天然皮革,市场应用也从鞋服、箱包、沙发家居等传统领域拓展至汽车内饰、体育装备、工程装饰、电子产品、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根据数据,合成革下游市场中鞋类、沙发家具、服装、箱包分别占比37%、18%、16%、14%,汽车内饰占比则达到7%。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特种纤维行业:应用多元驱动规模跃升 市场梯队竞争态势成型

我国特种纤维行业:应用多元驱动规模跃升 市场梯队竞争态势成型

近年来,伴随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及各领域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特种纤维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到目前,其下游应用已覆盖航空航天、工业制造、国防军工、医疗健康、环境保护及尖端科技等多元领域。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对位芳纶行业自主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泰和新材产能占比超五成

我国对位芳纶行业自主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泰和新材产能占比超五成

对位芳纶性能卓越,当前消费主要集中在光纤增强与安全防护两大领域。近年来,我国对位芳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能从2018年不足0.3万吨激增至2024年超3万吨,自给率也从约15%大幅提升至83%左右。然而,行业面临中低端产能充裕、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结构性矛盾,向高端迈进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5年10月09日
企业竞争力提升、出口均价上扬 我国向缝制设备行业之巅迈进

企业竞争力提升、出口均价上扬 我国向缝制设备行业之巅迈进

根据测算,2025年Q1,我国缝制设备内销同比约下滑25%,2025年H1 ,我国缝制设备内销同比下滑 30-35%左右。

2025年10月07日
我国蚕茧行业现状:产业区域加速向西部转移 出口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我国蚕茧行业现状:产业区域加速向西部转移 出口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近几来我国桑园面积持续减少。据蚕桑主产省(区、市)生产主管部门的统计,2023年我国桑园面积共计82万公顷,较上年减少了94万公顷,减幅为5%。到2024年,全国桑园面积进一步降至71.02万公顷。

2025年09月29日
政策驱动产能出清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供给格局优化 龙头企业竞合

政策驱动产能出清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供给格局优化 龙头企业竞合

目前,我国粘胶短纤行业正经历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在严格的环保政策驱动下,落后产能持续出清,国内粘胶短纤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已形成以赛得利、三友化工、中泰化学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与此同时,在下游需求的强劲支撑下,粘胶短纤行业开工率与产量维持高位,展现出良好的韧性。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