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子雷管行业发展背景、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4年市场空间将达150亿元

、电子雷管行业发展背景

1.电子雷管相较传统工业雷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爆破效率

工业雷管是指在管壳内装有点火装置、延期药、起爆药和猛炸药的工业火工品,是采矿和工程爆破作业中常用的起爆器材,分为火雷管、电雷管、导爆雷管和电子雷管四大类。其中电子雷管采用电子控制模块替代化学延期药剂实现延期,相较传统工业雷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爆破效率。

电子雷管与传统工业雷管对比

特性

电子雷管

传统工业雷管

安全性

社会安全性较高:可通过物联智能管控,需授权使用,能够实现在生产、存储、流通和使用各环节的闭环管控

社会安全性较低:通过公安系统管控,记录流通使用记录,无法对使用终端管控,有流失隐患

使用安全性较高:具有抗静电、抗杂散电流功能,除专用起爆器外均不能起爆

使用安全性较低:抗静电、抗杂散电流功能较差,可用普通起爆器等起燦

可靠性

可在线检测:电子雷管网络在爆破前可以对网络中的每发雷管进行状态检测,能够快速进行故障定位,确保网络起爆的可靠性

检测效果较差:导爆管雷管无法通过仅器检测、只能通过人工检查:电雷管可通过测量电阻检测,但检测项目有限。从而导致检测效果较差,易产生拒爆现象:

延期精度较高:由于采用了电子控制模块实现延期,可以做到无段别区分生产和使用,延期精度可以精确到ms,有利于优化爆破方案

延期精度较差:主要依靠化学延期体来控制延期时间,存在较大的误差,为防止延期重叠,一般在延期时间上做段别划分,但即使做了段别划分,仍然会发生窜段现象,使用限制较大

爆破效率

可实现大规模高效组网:组网能量强,可一次完成大规模爆破:组网连接便捷,联网快、可靠性高;能够实现可靠通讯

组网能力较差:组网设计较为复杂,限制较多,大型网络设计成本较高:爆破网络连接需要现场确认装孔段别,采用胶布连接,可靠性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电子雷管可广泛用于各类爆破场景

对爆破用户而言,使用电子雷管可以显著提升安全性、可靠性与爆破效果,并使得爆破综合成本明显下降。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子雷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电子雷管广泛用于各类爆破场景,如一般露天爆破、隧道爆破、地下金属矿开采和大型抛掷爆破等。

电子雷管不同领域应用情况

领域

应用

地质勘探

地震勘探是地质勘探的重要方法。以中石化下属公司进行的地震勘探电子雷管起爆组网安全技术改进及配套设施制作项目为例,一方面,目前没有成型的电子雷管能够满足地震勘探精度需求;另一方面,传统的地震勘探用遥测爆炸机连接复杂、操作程序繁多,容易出现起爆网络检测准备时间长,出现故障排查难度大,甚至出现早爆或拒爆等现象,不能直接应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因此,中石化下属公司委托相关企业开展电子雷管芯片技术改进,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电子起爆系统(主要由电子雷管和起爆控制器构成)与地勘起爆系统无缝对接,满足地勘系统同步性要求,同时需优化操作流程来满足野外作业的可靠性和便捷化需求。

石油

石油射孔是油井钻好后试油前的一道工序,电缆输送式套管射孔是常用的一种射孔方法。目前石油射孔采用的是高温磁电雷管单发作业,每射孔一次后均需将射孔枪提升到井口进行下次射孔弹装配,射孔效率和可靠性较低,从而导致施工周期长、井控安全风险大。为了提升射孔效率,一些石油企业研发了由电子雷管模块分级射孔系统和电子雷管起爆系统组成的电缆传输分级选发安全射孔系统。该系统用电子控制模块替代了传统的射孔起爆装置,可以通过起爆系统控制同一网络中的特定雷管起爆,实现低压起爆、提升安全性,起爆距离较长、满足油井深度要求,抗干扰性强、能够在极端环境中保证信号传输质量。电子控制模块在上述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单井下井次数,提升电缆射孔的作业效率,保证了射孔作业的安全性与分级起爆的可靠性。

消防

高层楼宇灭火一直是消防领域的难题,举高消防车在城市复杂环境下“进不去”、“展不开”、“够不着”,灾情得不到及时有效抢救。为了填补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消防外部救援装备领域的技术和装备空白,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6所为代表的单位研发了高层楼宇导弹灭火系统,其发射的灭火弹可携带高效灭火剂,在人员撤离的情况下,精确投入高层楼宇起火现场,进而扑灭火灾,特别适合城市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消防救援。高层楼宇导弹灭火系统由灭火弹与起爆控制系统构成,其中灭火弹内置电子控制模块,能够适应火箭高速发射带来的高温与加速度影响,可以远距离引爆、准确控制灭火弹点火与引爆时间,从而提升救援效率,更好地保障人员与财产安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国家颁布政策大力支持电子雷管的推广应用

对监管部门而言,使用电子雷管使得安全管控更加便捷、高效,为电子雷管的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各种政策,大力支持电子雷管的推广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8年颁发《关于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于2021年11月发布《“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要求除保留少量产能用于出口或其它经许可的特殊用途外,2022年6月底前停止生产、8月底前停止销售除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外的其它工业雷管。《“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提出,我国民爆行业政策总体方向为推进重组整合、调整产能布局、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企业转型等方面。

电子雷管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部门

主要内容

2018

《关于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

加大对数码电子雷管的推广应用力度。

202111

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严格执行工业雷管减量置换为工业数码电子雷管政策,全面推广工业数码电子雷管,除保留少量产能用于出口或其它经许可的特殊用途外,2022 6月底前停止生产、8月底前停止销售除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外的其它工业雷管。

推动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及引火模块(电子控制模块和点火元件)研发。

以国际先进质量标准为标杆,以提高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可靠性为重点,完善民爆行业标准体系。

202112

《民爆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实施指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

建设电子雷管的实时监测能力。加快雷管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加大科研投入,攻克点火元件功能匹配、基础雷管安全钝感、三码绑定、高效装配等技术难题。结合各地实际,遵循“分步推进,逐步开展”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推广应用,优先在露天深孔、城镇拆除爆破中应用,鼓励在隧道、浅孔爆破中应用,保障传统雷管与电子雷管有序更替,确保2022年电子雷管全面使用目标的实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电子雷管行业现状

在政策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电子雷管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根据中爆协数据,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8月我国工业雷管产量分别为10.9亿发、9.6亿发、8.9亿发和5.7亿发;其中电子雷管产量分别为0.6亿发、1.2亿发、1.6亿发、1.6亿发,电子雷管占比分别为5.5%、12.2%、18.4%和28.0%,电子雷管占工业雷管的比重持续提升。

在政策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电子雷管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根据中爆协数据,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8月我国工业雷管产量分别为10.9亿发、9.6亿发、8.9亿发和5.7亿发;其中电子雷管产量分别为0.6亿发、1.2亿发、1.6亿发、1.6亿发,电子雷管占比分别为5.5%、12.2%、18.4%和28.0%,电子雷管占工业雷管的比重持续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企业产量分布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工业雷管产量前三的企业分别为四川雅化、云南民爆、保利联合,产量分别占比18.5%、9.2%、8.3%。

从企业产量分布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工业雷管产量前三的企业分别为四川雅化、云南民爆、保利联合,产量分别占比18.5%、9.2%、8.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电子雷管行业市场空间测算

传统雷管单价约1-3元/发,电子雷管单价约15-20元/发。根据我国电子雷管产量测算,2019-2021年我国电子雷管市场空间为12亿元、17.6亿元、24.6亿元。尽管现阶段我国电子雷管替代率提升较快,但距离政策要求的100%替代率差距仍然较大,电子雷管的市场空间仍较为广阔。预计2022年、2023年、2024年我国电子雷管产量分别达3.6亿发、8.4亿发、10亿发,电子雷管市场空间达54亿元、126亿元、150亿元。

传统雷管单价约1-3元/发,电子雷管单价约15-20元/发。根据我国电子雷管产量测算,2019-2021年我国电子雷管市场空间为12亿元、17.6亿元、24.6亿元。尽管现阶段我国电子雷管替代率提升较快,但距离政策要求的100%替代率差距仍然较大,电子雷管的市场空间仍较为广阔。预计2022年、2023年、2024年我国电子雷管产量分别达3.6亿发、8.4亿发、10亿发,电子雷管市场空间达54亿元、126亿元、15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