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甘油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进口依存度较高

、甘油需求分析

1.甘油分类及主要应用领域

甘油又名丙三醇,无色、无臭、味甜,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是一种有机物,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甘油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在工业、医药及日常生活中可作合成原料或直接使用,用途广泛。

甘油主要分为工业甘油和药用甘油两种。在医药领域,甘油主要用于抗菌防腐剂、柔和剂、保湿剂、增塑剂等,包括口服、耳、眼、局部和肠道给药制剂;在工业领域,甘油在涂料、纺织、造纸、化妆品等行业得到广泛使用。此外,甘油可快速分解酒及果汁饮品,能提升饮品口感,去除苦涩异味,还可用作引火剂、防冻剂等。

甘油主要分为工业甘油和药用甘油两种。在医药领域,甘油主要用于抗菌防腐剂、柔和剂、保湿剂、增塑剂等,包括口服、耳、眼、局部和肠道给药制剂;在工业领域,甘油在涂料、纺织、造纸、化妆品等行业得到广泛使用。此外,甘油可快速分解酒及果汁饮品,能提升饮品口感,去除苦涩异味,还可用作引火剂、防冻剂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甘油表观消费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甘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我国甘油需求量不断增长。2020年我国甘油表观消费量为93.50万吨,同比增长5.3%;2021年我国甘油表观消费量超100万吨,同比增长17%。

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我国甘油需求量不断增长。2020年我国甘油表观消费量为93.50万吨,同比增长5.3%;2021年我国甘油表观消费量超100万吨,同比增长1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甘油供给分析

1.甘油产量

我国甘油下游需求增长迅速,甘油产量也随之增长。数据显示,2017-2019年我国甘油产量由47.5万吨增长至72.7万吨。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甘油产量小幅下降,为72.4万吨,增速为-0.4%。2021年我国甘油产量回升,较2020年约同比增长16%。

我国甘油下游需求增长迅速,甘油产量也随之增长。数据显示,2017-2019年我国甘油产量由47.5万吨增长至72.7万吨。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甘油产量小幅下降,为72.4万吨,增速为-0.4%。2021年我国甘油产量回升,较2020年约同比增长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甘油生产特征

目前我国甘油生产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接近原材料,甘油的生产属于原料主导型。采用发酵法生产甘油需要淀粉质原料,采用合成法则需要油脂原料,这就使得一些甘油生产企业选在靠近原材料的地方进行生产。二是靠近生物柴油、洗涤行业,生物柴油和洗涤用品生产过程中会副产甘油,随着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这一部分甘油产量在甘油总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甘油的生产分布就呈现出与柴油、洗涤用品行业分布同步的特征。

目前我国甘油生产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接近原材料,甘油的生产属于原料主导型。采用发酵法生产甘油需要淀粉质原料,采用合成法则需要油脂原料,这就使得一些甘油生产企业选在靠近原材料的地方进行生产。二是靠近生物柴油、洗涤行业,生物柴油和洗涤用品生产过程中会副产甘油,随着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这一部分甘油产量在甘油总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甘油的生产分布就呈现出与柴油、洗涤用品行业分布同步的特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甘油情况

总体来看,我国甘油生产总体增量不大,尚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我国甘油消费市场长期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甘油进口量为49.51万吨,出口量为0.44万吨;我国甘油进口金额为45720万美元,出口金额为739万美元。

总体来看,我国甘油生产总体增量不大,尚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我国甘油消费市场长期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甘油进口量为49.51万吨,出口量为0.44万吨;我国甘油进口金额为45720万美元,出口金额为739万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主要进口省市看,江苏省甘油进口量排名全国第一,2021年进口量占比32.86%,其次是广东省和北京市,进口量占比16.14%、14.06%。从主要进口来源地区看,我国甘油主要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等地区进口,2021年进口量分别为293953吨、94828吨、50150吨。

从主要进口省市看,江苏省甘油进口量排名全国第一,2021年进口量占比32.86%,其次是广东省和北京市,进口量占比16.14%、14.06%。从主要进口来源地区看,我国甘油主要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等地区进口,2021年进口量分别为293953吨、94828吨、50150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