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解液行业需求持续旺盛 市场规模大幅增长 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

电解液是化学电池、电解电容等使用的介质,是离子传输的载体,能够保证工作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可逆的,由电解质、溶剂、添加剂构成。电解液用于不同行业其代表的内容也相差较大。有生物体内的电解液(也称电解质),也有应用于电池行业的电解液,以及电解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等行业的电解液。

一、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全球及国内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在电解液材料方面已具备一定的产能和技术优势,也使得我国电解液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尤其是2021年得到迅速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解液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约为346.53亿元,同比上升355%。

近年来,随着全球及国内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在电解液材料方面已具备一定的产能和技术优势,也使得我国电解液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尤其是2021年得到迅速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解液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约为346.53亿元,同比上升35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产量情况

近年来我国电解液产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2021年更是迎来了高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解液产量为44.1万吨,同比上涨80.74%。而预计随着相关企业的逐步扩产,电解液的产能产量将不断释放。

近年来我国电解液产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2021年更是迎来了高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解液产量为44.1万吨,同比上涨80.74%。而预计随着相关企业的逐步扩产,电解液的产能产量将不断释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市场出货量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解液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自2021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储能锂电池市场受国内市场示范项目落地以及海外项目需求带动,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倍;以及海外锂电池市场需求提升,带动国内电解液出口增加;都推动我国电解液出货量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解液行业出货量约为50万吨,同比增长100%。2022年上半年我国电解液出货33万吨,同比增长63%。

自2021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储能锂电池市场受国内市场示范项目落地以及海外项目需求带动,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倍;以及海外锂电池市场需求提升,带动国内电解液出口增加;都推动我国电解液出货量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解液行业出货量约为50万吨,同比增长100%。2022年上半年我国电解液出货33万吨,同比增长63%。

数据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华东、中南是我国电解液主要消费地区。数据显示,2021年华东市场占比53.85%;中南市场占比36.98%,以上两个地区的合计占比约为90%。

目前华东、中南是我国电解液主要消费地区。数据显示,2021年华东市场占比53.85%;中南市场占比36.98%,以上两个地区的合计占比约为9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行业平均价格

近年来我国我国电解液行业平均价格呈现出V字型走势,2016-2020年电解液均价持续下降,2021年价格猛增。数据显示,我国电解液均价为7.84万元/吨。

近年来我国我国电解液行业平均价格呈现出V字型走势,2016-2020年电解液均价持续下降,2021年价格猛增。数据显示,我国电解液均价为7.84万元/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下游主要应用领域

电解液下游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动力电池、3C电池和储能电池。其中动力电池的是电解液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占据65%的市场份额。

电解液下游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动力电池、3C电池和储能电池。其中动力电池的是电解液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占据65%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在国家“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发展潜能巨大,需求空间广阔。从而可见,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市场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销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尤其是自2021年以来,产销量得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06.4GWh,累计同比增长176.4%。其中三元电池累计产量82.9GWh,占总产量40.2%,同比累计增长125.0%;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123.2GWh,占总产量59.7%,累计同比增长226.8%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205.4GWh,累计同比增长253.2%。其中三元电池累计销量83.8GWh,占总销量40.8%,累计同比增长208.1%;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121.3GWh,占总销量59.0%,累计同比增长294.2%。

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销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尤其是自2021年以来,产销量得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06.4GWh,累计同比增长176.4%。其中三元电池累计产量82.9GWh,占总产量40.2%,同比累计增长125.0%;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123.2GWh,占总产量59.7%,累计同比增长226.8%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205.4GWh,累计同比增长253.2%。其中三元电池累计销量83.8GWh,占总销量40.8%,累计同比增长208.1%;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121.3GWh,占总销量59.0%,累计同比增长294.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据了解,我国动力电池产销量得到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得益于国家不断推出政策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产品性能明显提升,产销规模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销量为352.1万辆。2022年1-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60.5万辆,销量达155.6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0.2%。从产品结构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占据市场主体,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33.4 万辆,同比增长120.6%,占新能源总销量比例接近95%。

而据了解,我国动力电池产销量得到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得益于国家不断推出政策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产品性能明显提升,产销规模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销量为352.1万辆。2022年1-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60.5万辆,销量达155.6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0.2%。从产品结构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占据市场主体,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33.4 万辆,同比增长120.6%,占新能源总销量比例接近95%。

数据来源:中汽协,观研天下整理

由此随着中国经济全面复苏以及海外出口量的增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提高,储能领域实现国内外市场同步增长,同时锂电池逐步替代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在电动两轮车及电动工具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锂电池出货量近年来高速增长,从而也使得锂电池电解液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由2017年11万吨增至27.1万吨。

由此随着中国经济全面复苏以及海外出口量的增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提高,储能领域实现国内外市场同步增长,同时锂电池逐步替代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在电动两轮车及电动工具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锂电池出货量近年来高速增长,从而也使得锂电池电解液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由2017年11万吨增至27.1万吨。

数据来源:GGII,观研天下整理

2、储能电池

储能电池是储能系统中能量存储单元,属于储能产业链核心环节。在锂电储能系统成本构成中,电池组的成本占比近60%,PCS占10-20%,其他成本约占20-30%。受益于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国家能源转型及政府政策的刺激,2021年我国储能电池实现了5.8GWh的新增装机量,预计到2022年新增装机量将达到6.5GWh。

储能电池是储能系统中能量存储单元,属于储能产业链核心环节。在锂电储能系统成本构成中,电池组的成本占比近60%,PCS占10-20%,其他成本约占20-30%。受益于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国家能源转型及政府政策的刺激,2021年我国储能电池实现了5.8GWh的新增装机量,预计到2022年新增装机量将达到6.5GWh。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出货量方面,受“新基建”的推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对电网侧储能支持力度提升及双碳政策下国家要求大力发展新型储能驱动,我国储能电池行业进入起步期,出货量逐年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48GWh,同比增长2.6倍,预计2022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出货量将突破90GWh,同比增长88%。

出货量方面,受“新基建”的推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对电网侧储能支持力度提升及双碳政策下国家要求大力发展新型储能驱动,我国储能电池行业进入起步期,出货量逐年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48GWh,同比增长2.6倍,预计2022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出货量将突破90GWh,同比增长8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得益于我国储能电池行业不断发展,储能电池电解液也呈现出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储能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从2015年的0.2万吨增长到了2.4万吨。

得益于我国储能电池行业不断发展,储能电池电解液也呈现出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储能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从2015年的0.2万吨增长到了2.4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电解液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行业格局稳定,天赐材料、国泰华荣、国泰华荣稳固龙头地位。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天赐材料市占率为33.1%,较2020全年+3.7pct;新宙邦市占率为18.3%,较2020全年+0.6pct;国泰华荣市占率为15.7%,较2020全年+1pct。

目前我国电解液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行业格局稳定,天赐材料、国泰华荣、国泰华荣稳固龙头地位。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天赐材料市占率为33.1%,较2020全年+3.7pct;新宙邦市占率为18.3%,较2020全年+0.6pct;国泰华荣市占率为15.7%,较2020全年+1pct。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