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观赏鱼养殖行业规模、产量均实现回升 广东是目前最大养殖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观赏鱼养殖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观赏鱼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种不下数千种。

在世界观赏鱼市场中,通常由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三大品系组成。其中温带主要有红鲫鱼、中国金鱼、日本锦鲤等,它们主要来自中国和日本。

热带淡水观赏鱼主要来自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河流、湖泊中,较著名的品种有三大系列,一是灯类品种,如红绿灯、头尾灯、蓝三角、红莲灯、黑莲灯等,二是神仙鱼系列,如红七彩、蓝七彩、条纹蓝绿七彩、黑神仙、芝麻神仙、鸳鸯神仙、红眼钻石神仙等,三是龙鱼系列,如银龙、红龙、金龙、黑龙鱼等,素有“活化石”美称。

热带较常见的品种有雀鲷科、蝶鱼科、棘蝶鱼科、粗皮鲷科等,其著名品种有女王神仙、皇后神仙、皇帝神仙、月光蝶、月眉蝶、人字蝶、海马、红小丑、蓝魔鬼等。

而虽然观赏鱼品种较多,但目前实际普遍饲养和常见的只有500种左右,分别为热带鱼、龙鱼、七彩神仙鱼、中国金鱼、锦鲤鱼、海水鱼以及其它鱼类这几大类别。

观赏鱼主要有以下类别

热带鱼

脂鲤科、鲤科、慈鲷科、攀鲈科、鳅科、鲶科等

龙鱼

属热带鱼中的古代鱼类

七彩神仙鱼

本属热带鱼中的慈鲷科

中国金鱼

本属我国的“国粹”,但已在国外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锦鲤鱼

许多国家均有培育,但以日本产的品种最好

海水鱼

品种极多,能在水族箱中饲养的只有数百种

其它鱼类

冷水鱼和汽水鱼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观赏渔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呈增长态势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不断完善,消费观念的改变,养殖观赏鱼的人越来越多,我国观赏渔业也由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休闲渔业市场中占比逐渐提升。到目前我国大陆已成为与美国、新加坡不相上下的观赏鱼出口目的国,中国和美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观赏鱼消费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休闲渔业产值780.57亿元;其中观赏鱼产业产值为89.89亿元,占比11.52%,较2019年上升5.52%。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不断完善,消费观念的改变,养殖观赏鱼的人越来越多,我国观赏渔业也由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休闲渔业市场中占比逐渐提升。到目前我国大陆已成为与美国、新加坡不相上下的观赏鱼出口目的国,中国和美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观赏鱼消费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休闲渔业产值780.57亿元;其中观赏鱼产业产值为89.89亿元,占比11.52%,较2019年上升5.52%。

数据来源:《休闲渔业统计监测调查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休闲渔业统计监测调查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休闲渔业统计监测调查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淡水观赏鱼占绝对优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在我国观赏鱼产业中,淡水观赏鱼产值为76.38亿元,占比达到了84.97%;而海水观赏鱼产值只有13.51亿元,占比只有15.03%。

2、观赏鱼产业集中度较高,广东是国内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区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观赏鱼产业集中度较高,形成南北两大主产区。不管是淡水观赏鱼市场还是海水观赏鱼市场,都是广东、山东两省领先优势明显。具体从《休闲渔业统计监测调查年报》资料显示,淡水排名前5的省份依次为广东、山东、江苏、四川和吉林;海水排名前5的省份依次为广东、山东、吉林、福建和海南。而2020年广东、山东产值分别为32.48亿元和14.77亿元,合计占全国产值的52.56%,其中广东一个省占全国产值的36.13%。由此可见,目前广东是国内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区。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观赏鱼产业集中度较高,形成南北两大主产区。不管是淡水观赏鱼市场还是海水观赏鱼市场,都是广东、山东两省领先优势明显。具体从《休闲渔业统计监测调查年报》资料显示,淡水排名前5的省份依次为广东、山东、江苏、四川和吉林;海水排名前5的省份依次为广东、山东、吉林、福建和海南。而2020年广东、山东产值分别为32.48亿元和14.77亿元,合计占全国产值的52.56%,其中广东一个省占全国产值的36.13%。由此可见,目前广东是国内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区。

数据来源:《休闲渔业统计监测调查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广东的观赏鱼产业在我国发展靠前,但目前在发展中仍面临着不少问题,例如如种质资源基本来自国外、产业规模小、市场认可度不够等。对此广东省休闲渔业与垂钓协会执行会长叶焕强表示,广东的观赏鱼产业若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接地气”,不能只在行业里“转来转去”,而且要将其视作今后休闲渔业的主要增长点和重点发展方向,产学研联合起来,融合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

3、产量有所增加

与此同时,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我国观赏鱼品种及产量不断增加,常见的金鱼、锦鲤、热带彩色鱼就高达两百多个品种。以观赏鱼淡水养殖为例,2015-2019年我国观赏鱼淡水养殖产量不断增长,虽然进入2019年产量有所下降,但到2020年相对2019年观赏鱼淡水养殖产量有所增加,淡水养殖观赏鱼产量为444015万尾,同比增长13.1%。

与此同时,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我国观赏鱼品种及产量不断增加,常见的金鱼、锦鲤、热带彩色鱼就高达两百多个品种。以观赏鱼淡水养殖为例,2015-2019年我国观赏鱼淡水养殖产量不断增长,虽然进入2019年产量有所下降,但到2020年相对2019年观赏鱼淡水养殖产量有所增加,淡水养殖观赏鱼产量为444015万尾,同比增长13.1%。

数据来源:渔业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WW)

4、观赏鱼的产业链越发完善,未来养殖前景广阔

发展到目前我国观赏鱼的产业链越发完善,人工繁育技术成熟,配套的器具和饲料的工艺体系也建立起来了,养殖也趋向了专业化,有专门的饲料、有水族箱、有增氧机、有造景水草等。未来受益于较高的观赏价值,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我国观赏鱼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观赏鱼养殖行业仍有较大差距。一是长期以来,我国把养殖观赏鱼作为副业,把食用鱼养殖作为主业;二是投入少,配套设施不完善,法律和标准不健全;三是科研起步晚,进展慢,难以在一些高品质的特型、特色、特体、名优种类的培育方面取得进展;四是规范经营和管理等方面还比较薄弱。

最终例如出口方面,竞争力就比较弱。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西方国家的观赏鱼出口总额仅有2275.8万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2.5%,即平均每个国家所占比例不足1%,可见西方发达国家都是观赏鱼业的消费国。而在亚洲的10个国家的出口总额就占了世界出口总额的64.8%;其中新加坡占最多23.9%,中国香港占9.4%;但中国内地只占1.2%。可见中国内地观赏鱼产业需要提升的空间很高,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自2023年起,我国水产饲料产量进入持续收缩通道,行业生产格局则进一步向广东地区集聚。同时,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马太效应持续强化。面对国内市场饱和与竞争压力,多家企业选择积极出海以开拓新增长空间。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随着大米初级加工产品(如糙米、精白米)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大米深加工迎来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供需保持基本平衡。2023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1584.1万吨,需求量1552.2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约1699.7万吨,需求量约1668.8万吨。

2025年10月17日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我国是柠檬生产大国,近年来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到2023年国内柠檬鲜果产量达到276.57万吨。不过自进入2024年以来,受到极端气候变化影响,国内柠檬鲜果产量大幅下降。如2024年,整个四川省平均气温16.4℃,较常年偏高1.2℃,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其中安岳产区从7月下旬开始遭遇长达55天的极端高温无雨天气

2025年09月28日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业因本土品种繁殖周期长、增重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从成本结构拆分看,仔畜费用占比近六成,凸显优质牛源稀缺;饲料成本占比近三成,反映转化率偏低问题突出。面对如此成本结构,企业需从遗传改良、精细喂养、技术赋能等多方面系统应对。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行业持续扩张产能,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8%,并呈现山东等区域集聚特征。尽管面临“双减”政策推行、出版数字化及电子阅读普及等多重挑战,但我国双胶纸消费仍展现出较强韧性,消费量由2020年的830万吨整体上升至20204年的903万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产能利用率由2020年的6

2025年09月08日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人工智能+农业,即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趋势,其主要是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深入推进,不仅能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抓手,更从根本上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层支撑能力

2025年09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