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云母纸行业上下游分析:上游合成云母正逐步取代天然云母 下游需求旺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云母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云母纸是以云母为原料,经热化学或水力剥分破碎成浆抄纸,再经分切成连续卷筒纸或单张纸,总体有天然白云母纸、天然金云母纸、合成氟金云母纸三种类型。云母纸是一种耐火绝缘材料,应用于电机及电缆行业等。

云母纸是以云母为原料,经热化学或水力剥分破碎成浆抄纸,再经分切成连续卷筒纸或单张纸,总体有天然白云母纸、天然金云母纸、合成氟金云母纸三种类型。云母纸是一种耐火绝缘材料,应用于电机及电缆行业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上游市场:合成云母正逐步取代天然云母

从上游来看,合成云母将逐步取代天然云母。云母是地壳上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地壳总量的3.8%,但由于受到生成条件等的限制,大多是一些细小晶体,大片优质云母矿床并不多见。目前云母矿主要有黑云母、白云母、金云母、绢云母、锂云母、绿云母等几种。

云母是一种绝缘、耐热、耐腐蚀、性质稳定的环保材料,能够分别从空间稳定性与耐热性能方面改善隔膜与隔板的安全性。近年来得益于下游市场的发展,我国云母市场的规模保持稳定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云母市场的规模达到39亿元,同比增长18.83%。

云母是一种绝缘、耐热、耐腐蚀、性质稳定的环保材料,能够分别从空间稳定性与耐热性能方面改善隔膜与隔板的安全性。近年来得益于下游市场的发展,我国云母市场的规模保持稳定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云母市场的规模达到39亿元,同比增长18.8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细分市场来看,目前我国云母主要分为天然云母及合成云母。其中合成云母由于研发技术的进步以及天然云母资源耗尽,合成云母产品正取代天然云母产品。

据了解,合成云母的原材料主要是珠光颜料,相比天然云母,有着较大的优势。例如在光学性能方面,因合成云母杂质含量少,从紫外到红外,其透过率要比天然云母高;真空下的放气率方面,白云母和金云母耐热度低,在高温下要发生分解,释放出水蒸气或SiF 4 等其它挥发性气体,高温下真空中放气量大,而合成氟金云母没有结构水,不会放出大量的水蒸汽,仅有少量的吸附气体放出,因而合成云母用作真空绝缘材料是极有利的,能大大提高真空度并延长真空器件的使用寿命。

合成云母优势

指标

优势

光学性能

合成云母为无色、透明,玻璃光泽;二轴晶负光性,光轴角2V=14°±0.5°,折射率为 n g =1.5131.544n m =1.5391.564n p = 1.5401.566。无多色性。因合成云母杂质含量少,从紫外到红外,其透过率比天然云母高。对紫外光,天然云母基本不透过。

机械性能

合成云母的硬度最大为33.4之间,其次是金云母,白云母的硬度最小,因此白云母的分剥性能最好,其次是金云母,合成云母的分剥性能和柔韧性较差,合成云母的抗拉强度100200MPa;抗压强度为205265MPa

电绝缘性能

合成氟金云母绝缘强度为185238KV/mm,体积电阻率达(36)×10 15 Ω·cm,表面电阻率达10 13 Ω,介电耗损也非常低,介电常数为5.86.3

热性能

合成云母的高温热稳定性能比天然云母好得多,为1200℃,且几乎无失重。合成云母的熔点或析晶温度为1375±10℃,晶化热为322MJ/kg

化学稳定性

在常温下,在各种浓度的酸碱溶液中,合成云母不发生化学作用。但在300℃时可在浓硫酸中缓慢地被侵蚀;可溶于热的氢氟酸中。

真空下的放气率

白云母和金云母耐热度低,在高温下要发生分解,释放出水蒸气或SiF 4 等其它挥发性气体,高温下真空中放气量大,而合成氟金云母没有结构水,不会放出大量的水蒸汽,仅有少量的吸附气体放出,因而合成云母用作真空绝缘材料是极有利的,能大大提高真空度并延长真空器件的使用寿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2020年的数据显示,天然云母占整个云母市场的62%,而合成云母的占比从2019年的33.4%增长到了38%,预计到2025年,我国合成云母的市场份额将超过天然云母,达到67.9%。

根据2020年的数据显示,天然云母占整个云母市场的62%,而合成云母的占比从2019年的33.4%增长到了38%,预计到2025年,我国合成云母的市场份额将超过天然云母,达到67.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下游市场:需求旺盛

目前我国云母纸主要应用在电机及电缆行业。近年来受下游电机及电缆广泛的应用市场,我国云母纸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1)电机市场

电机是一种机械装置,主要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电机种类较多,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按结构和工作原理划分,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按交流换向器电动机划分,可分为单相串励电动机、交直流两用电动机和推斥电动机;按按用途分,可分为驱动用电动机和控制用电动机。

电机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工业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家用电器中。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机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工业机器人为例,随着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不断增长,工业机器人需求旺盛,产量增长显著。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11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3万套,同比增长49%。

电机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工业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家用电器中。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机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工业机器人为例,随着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不断增长,工业机器人需求旺盛,产量增长显著。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11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3万套,同比增长4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受下游市场快速发展以及政策的推动影响,我国电机制造行业不断发展,且向着高效绿色转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电机产量为35463万千瓦,销售收入为3501.3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工业电机产量将达38461万千瓦,销售收入将增长至3612.1亿元。

受下游市场快速发展以及政策的推动影响,我国电机制造行业不断发展,且向着高效绿色转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电机产量为35463万千瓦,销售收入为3501.3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工业电机产量将达38461万千瓦,销售收入将增长至3612.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伺服电机市场方面,受到下游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扩张的影响,2017-2021年期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16亿元增长到了169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81亿元。

伺服电机市场方面,受到下游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扩张的影响,2017-2021年期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16亿元增长到了169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8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电缆市场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线电缆被喻为国民经济的“神经”和“血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配套产业,也是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第二大机械电工产业。

自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电力、石油、化工、城市轨道交通、汽车以及造船等行业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电网改造加快、特高压工程相继投入建设,以及全球电线电缆产品向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转移,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据电缆网统计,当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已实现年产值超万亿元,线缆行业规模居全球第一,线缆产销量全球第一。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中国电线电缆产品产量约为5480万千米,同比增长4.5%;销售收入为11154亿元,同比增长3.6%。

自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电力、石油、化工、城市轨道交通、汽车以及造船等行业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电网改造加快、特高压工程相继投入建设,以及全球电线电缆产品向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转移,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据电缆网统计,当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已实现年产值超万亿元,线缆行业规模居全球第一,线缆产销量全球第一。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中国电线电缆产品产量约为5480万千米,同比增长4.5%;销售收入为11154亿元,同比增长3.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未来我国电缆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是2021年国家先后发布了《政府工作报告》、《“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及《“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等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政策。而随着5G以及中国“双千兆”网络建设不断提速,我国电缆市场也将随之提速。

二是随着国内城镇化率稳步提高,“补短板”等宏观政策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规模将不断扩大。

三是由于汽车线缆行业的发展与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具有一定周期性。因此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推进,汽车线缆行业将步入稳定增长的产业周期。

四是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行业仍将维持高景气度。预计随着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量的逐年增加,势必会带动相关电缆产品需求量的增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子纱行业:5G/AI浪潮下低介电电子纱前景广阔 本土厂商亟待突破中低端困局

我国电子纱行业:5G/AI浪潮下低介电电子纱前景广阔 本土厂商亟待突破中低端困局

当前,电子纱市场需求主要受到下游电子布、覆铜板及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发展影响。进入2024年,随着市场库存调整及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等问题逐步缓解,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进入缓慢复苏阶段,年产值达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在此背景下,我国印制电路板(PCB)产业也重回温和增长周期,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

2025年10月24日
新能源汽车打开合成革行业成长空间 国产聚焦卡脖子环节与前沿领域

新能源汽车打开合成革行业成长空间 国产聚焦卡脖子环节与前沿领域

合成革经历了从低档到高档,从仿形到仿真的发展过程,其特性和发展方向越来越接近天然皮革,市场应用也从鞋服、箱包、沙发家居等传统领域拓展至汽车内饰、体育装备、工程装饰、电子产品、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根据数据,合成革下游市场中鞋类、沙发家具、服装、箱包分别占比37%、18%、16%、14%,汽车内饰占比则达到7%。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特种纤维行业:应用多元驱动规模跃升 市场梯队竞争态势成型

我国特种纤维行业:应用多元驱动规模跃升 市场梯队竞争态势成型

近年来,伴随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及各领域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特种纤维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到目前,其下游应用已覆盖航空航天、工业制造、国防军工、医疗健康、环境保护及尖端科技等多元领域。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对位芳纶行业自主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泰和新材产能占比超五成

我国对位芳纶行业自主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泰和新材产能占比超五成

对位芳纶性能卓越,当前消费主要集中在光纤增强与安全防护两大领域。近年来,我国对位芳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能从2018年不足0.3万吨激增至2024年超3万吨,自给率也从约15%大幅提升至83%左右。然而,行业面临中低端产能充裕、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结构性矛盾,向高端迈进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5年10月09日
企业竞争力提升、出口均价上扬 我国向缝制设备行业之巅迈进

企业竞争力提升、出口均价上扬 我国向缝制设备行业之巅迈进

根据测算,2025年Q1,我国缝制设备内销同比约下滑25%,2025年H1 ,我国缝制设备内销同比下滑 30-35%左右。

2025年10月07日
我国蚕茧行业现状:产业区域加速向西部转移 出口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我国蚕茧行业现状:产业区域加速向西部转移 出口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近几来我国桑园面积持续减少。据蚕桑主产省(区、市)生产主管部门的统计,2023年我国桑园面积共计82万公顷,较上年减少了94万公顷,减幅为5%。到2024年,全国桑园面积进一步降至71.02万公顷。

2025年09月29日
政策驱动产能出清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供给格局优化 龙头企业竞合

政策驱动产能出清 我国粘胶短纤行业供给格局优化 龙头企业竞合

目前,我国粘胶短纤行业正经历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在严格的环保政策驱动下,落后产能持续出清,国内粘胶短纤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已形成以赛得利、三友化工、中泰化学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与此同时,在下游需求的强劲支撑下,粘胶短纤行业开工率与产量维持高位,展现出良好的韧性。

2025年09月08日
氨纶行业:国内面临库存和盈利压力 出口成重要增长极 市场头部效应显著

氨纶行业:国内面临库存和盈利压力 出口成重要增长极 市场头部效应显著

服装为氨纶主力下游,占比达76%。服装市场发展带动氨纶需求提升:2020年以来瑜伽服、防晒服等潮流单品的出现,明显带动氨纶整体需求增长。其他应用领域占比达24%,其中产业用纺织品占比7%,主要由于医疗等新兴领域增速显著--老龄化社会推动医用绷带、可吸收缝合线等高端产品需求激增。

2025年08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