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覆铜板行业:广东省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处第一梯队

覆铜板一般指覆铜箔层压板,是将电子玻纤布或其它增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双面覆以铜箔并经热压而制成的一种板状材料,可分为刚性覆铜板和挠性覆铜板两大类。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覆铜板行业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覆铜板行业产量约为10.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9%。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覆铜板行业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覆铜板行业产量约为10.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行业参与情况来看,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2日我国覆铜板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3612家,其中企业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1647家、658家、280家、196家、180家;占比分别为45.60%、18.22%、7.75%、5.43%、4.98%。

从行业参与情况来看,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2日我国覆铜板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3612家,其中企业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1647家、658家、280家、196家、180家;占比分别为45.60%、18.22%、7.75%、5.43%、4.9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覆铜板行业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余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金安国纪、南亚新材、华正新材、超声电子等,营业收入在3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为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在30亿元以下。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覆铜板行业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余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金安国纪、南亚新材、华正新材、超声电子等,营业收入在3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为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在30亿元以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覆铜板行业相关上市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公司简称

上市时间

主营业务

竞争优势

建滔积层板 (01888)

2006-12-07

覆铜面板产品

规模优势:公司目前于华南及华东营运超过20间厂房。

业务布局优势:横向方面,建滔积层板扩展生产新的覆铜面板产品,包括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及防火纸覆铜面板。纵向方面,建滔积层板发展主要上游原料之生产,包括铜箔、玻璃纱、玻璃纤维布、漂白木浆纸及环氧树脂。

生益科技 (600183)

1998-10-28

设计、生产和销售覆铜板和粘结片、印制线路板

客户优势:公司的主导产品已获得博世、联想、索尼、飞利浦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认证,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产品销美洲、欧洲、韩国、日本、东南亚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规模优势:先后在咸阳、苏州、香港、台湾、常熟、南通和九江等地建立了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集团员工10000余人。

金安国纪 (002636)

2011-11-25

电子行业基础材料覆铜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资质优势:近年来公司获得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上海市著名商标证书”、“松江区外商投资先进单位”、“松江区纳税标兵企业”、“松江区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技术优势:公司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规模和质量,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75,实用新型专利220项。

南亚新材 (688519)

2020-08-18

覆铜板和粘结片等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

产品体系优势:公司专注于覆铜板行业,并已深耕20余年,建立起完备、成熟的产品体系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产品规格繁多。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企业,拥有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华正新材 (603186)

2017-01-03

覆铜板、和锂电池软包用铝塑膜等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

质量优势: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汽车板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技术优势: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印制电路行业优秀民族品牌、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称号。

超声电子 (000823)

1997-10-08

主要从事印制线路板、液晶显示器及触摸屏、超薄及特种覆铜板、超声电子仪器的研制、生产和销售

销售优势: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

品牌优势:公司长期入围全球PCB百强企业、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的排序,“GOWORLD”牌、“CCTC”牌、“SLCD”牌、汕头超声牌在行业中享有高知名度,深受同行和客户认可。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营业收入来看,2024年我国覆铜板行业相关上市企业中生益科技营业收入最高,营业收入为203.88亿元,同比增长22.92%;业务收入为155.2亿元,占比为76.12%。

2024我国覆铜板行业相关上市企业营业收入

公司简称 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 覆铜板业务收入 占比
建滔积层板 (01888) 185.41亿元 10.69% - -
生益科技 (600183) 203.88亿元 22.92% 155.2亿元 76.12%
金安国纪 (002636) 40.48亿元 13.36% 35.82亿元 88.49%
南亚新材 (688519) 33.62亿元 12.70% 26.03亿元 77.44%
华正新材 (603186) 38.65亿元 14.97% 30.05亿元 77.76%
超声电子 (000823) 57.56亿元 5.48% 9.911亿元 17.22%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覆铜板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电芯片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毛利率较高 且多家企业布局高端光芯片制造

我国光电芯片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毛利率较高 且多家企业布局高端光芯片制造

我国光电芯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部及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华工科技和光迅科技均分布于湖北省,而国内高速光芯片龙头源杰科技坐则落于陕西地区。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储能电芯出货量在全球占比超90% 宁德时代稳居榜首

我国储能电芯出货量在全球占比超90% 宁德时代稳居榜首

全球市场来看,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及各国电力系统的建设需求,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超334GWh,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在全球市场占比超过90%,中国储能电芯出货量达301GWh。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光伏电池片产能、产量、出货量全球占比逾九成 通威股份出货量居首地位稳定

中国光伏电池片产能、产量、出货量全球占比逾九成 通威股份出货量居首地位稳定

出货量结构来看,N型TOPCon电池片是中国光伏电池片主流出货量类型。2024年N型TOPCon电池片出货量占比69.4%,P型PERC电池片出货量占比20.2%。N型HJT电池片、N型xBC电池片出货量较小,占比分别为3.9%、2.5%。

2025年09月09日
半导体IP行业:全球市场集中度较高 国内市场自给水平较低

半导体IP行业:全球市场集中度较高 国内市场自给水平较低

从我国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半导体IP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半导体IP行市场规模约为171.3亿元,同比增长20.0%。

2025年09月04日
IC设计行业:国内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豪威集团入围全球前十企业

IC设计行业:国内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豪威集团入围全球前十企业

销售收入来看,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市场对IC芯片的性能和能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标准,这正持续激励并加速IC设计领域的技术革新。2024年我国IC设计行业销售收入达6460.4亿元,同比增长11.9%。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智能水表行业: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逐年下滑 CR3市场份额占比超40%

我国智能水表行业: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逐年下滑 CR3市场份额占比超40%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8月15日我国智能水表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共有3801家。从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2021年之后我国智能水表行业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24家,2025年1-8月15日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16家。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油浸式变压器行业:12kV为主要产品 市场整体集中度较低

我国油浸式变压器行业:12kV为主要产品 市场整体集中度较低

按电压等级,2024年我国电压等级看油浸式变压器市场占比最高的为12kV产品,占比约为79%;其次为40.5kV产品,占比约为18%;第三为24kV,占比约为2%。

2025年09月02日
【产业链】我国先进陶瓷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先进陶瓷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先进陶瓷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先进陶瓷上游陶瓷粉体参与企业有中国铝业、东方锆业等;有色金属材料参与企业有聚和材料、儒兴科技等;化工原料参与企业有中国石化、中国稀土等;生产设备参与企业有科达制造、中础窑炉、中环电炉等。中游先进陶瓷生产制造企业有西安鑫垚、超码科技、博云新材、火炬电子、奥福环保、国瓷材料等。

2025年09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