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Satellite navigation)是通过接收来自人造卫星的无线电信号,为用户提供实时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的空基系统。
卫星数量来看,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2023年,我国全年共实施67次航天发射任务,航天器研制发射数量快速增长,研制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超过600颗,在全球排名第二,占比约为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总产值来看,2019-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同比增长7.09%;2024年总产值有望超6000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产值结构来看,卫星导航产业关联及衍生效应突出,2023年关联产值占整体的69.96%;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0.04%。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3月底,我国卫星导航相关企业注册量达6.97万家。从历年企业注册来看,2024年注册量最高,达到1.24万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竞争梯队来看,我国卫星导航行业可分为四梯队,第一梯队以中国卫星、北斗星通为代表,依托国家战略资源主导全产业链(卫星制造、核心芯片),垄断国防及重大基建市场;第二梯队如华测导航、海格通信,凭借高精度定位算法和垂直领域技术壁垒(测绘、军用),抢占民用高附加值场景;第三梯队(振芯科技、合众思壮等)聚焦北斗特色应用(短报文通信、应急终端),依赖性价比拓展自动驾驶等新兴市场;第四梯队多为区域化部件供应商(中海达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卫星导航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