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TOPCON电池片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天合光能等6家公司营利双增

按电池片的结构和特性分类,TOPcon电池片主要可以分为单晶硅TOPcon电池片、多晶硅TOPcon电池片、其他材料的TOPcon电池片。当前,我国TOPCON电池片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主要有天合光能(688599)、亿晶光电(600537)、晶澳科技(002459)、弘元绿能(603185)、钧达股份(002865)、晶科能源(688223)、中来股份(300393)等公司,主要涉及TOPcon电池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我国TOPCON电池片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情况

企业简称 成立时间 主营业务 竞争优势
天合光能(688599) 1997年12月 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和智慧能源三大板块。 公司深耕光伏行业20年,积累了大量的全球客户,并且获得了100%可融资能力认证,在全球大部分市场都存在产品溢价;公司具有硅片-电池-组件的垂直整合产业链,成本控制领先,且在特殊领域如沙漠地区、潮湿地区等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亿晶光电(600537) 1998年1月 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电池制备、光伏组件封装、电站系统应用和电站运营维护。 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光伏组件到系统集成,再到电站建设,已具备了全方位的服务能力;经过多年的市场积累,公司已在国内光伏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产品和服务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
晶澳科技(002459) 2000年10月 主营光伏硅片、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 公司在海外设立了13个销售公司,向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绿色光伏产品及服务,全球化布局优势明显;通过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从电池片到组件,再到电站运营,形成了全产业链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减少了中间环节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弘元绿能(603185) 2002年9月 主营业务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工业硅与晶硅、单晶硅片、N型电池、N型组件、新能源电站六大业务。 公司打造N型一体化产品供应链,从上游硅料、硅片的产能保障,确保每片电池片都源头可溯; 在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个环节的一体化产能布局将超过50GW,产能全部以n型为主。
钧达股份(002865) 2003年4月 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公司率先行业完成LPCVD双插技术改进和SE技术量产导入,将TOPCon电池量产效率提升至25.5%以上,对应182mm 72版型TOPCon组件,主流功率580-585W,较主流P型组件高30W以上。
晶科能源(688223) 2006年12月 主营业务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行业中率先建立了从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产能;产品服务于全球1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客户,多年位列全球组件出货量冠军。
中来股份(300393) 2008年3月 主营业务涵盖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以及光伏应用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自2019年开始量产N型TOPCon高效电池及组件,凭借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在N型高效电池产品技术、工艺、效率等方面均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处于行业前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业绩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天合光能(688599)、亿晶光电(600537)、晶澳科技(002459)等6家上市公司业绩亮眼,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长。其中,钧达股份(002865)营业收入增长最多,数据显示,其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93.59%;亿晶光电(600537)归母净利润增长最大,数据显示,其归母净利润为3.017亿元,同比增长528.54%。

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TOPCON电池片行业部分上市公司营收情况

公司简称 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 同比增长
天合光能(688599) 811.2亿元 39.38% 50.77亿元 111.34%
亿晶光电(600537) 68.82亿元 18.81% 3.017亿元 528.54%
晶澳科技(002459) 599.8亿元 21.61% 67.65亿元 105.62%
弘元绿能(603185) 95.78亿元 -45.23% 13.18亿元 -53.43%
钧达股份(002865) 143.8亿元 93.59% 16.38亿元 299.21%
晶科能源(688223) 851.0亿元 61.25% 63.54亿元 279.14%
中来股份(300393) 97.41亿元 27.77% 4.835亿元 40.94%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东方财富网、观研天下整理(WJ)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TOPCON电池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磷酸铁锂行业:CR3市场份额占比超40% 湖南裕能产量最高

我国磷酸铁锂行业:CR3市场份额占比超40% 湖南裕能产量最高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4年我国磷酸铁锂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47.01%、60.17%、79.21%。整体来看,我国磷酸铁锂市场集中度较高。

2025年11月14日
动力电池行业:全球及中国市场集中度均较高 宁德时代、比亚迪装车量排名前二

动力电池行业:全球及中国市场集中度均较高 宁德时代、比亚迪装车量排名前二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5年1-9月全球动力电池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64.30%、73.3%、89.1%。

2025年11月11日
【产业链】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高分子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资源,通过裂解、聚合等化工工艺得到基础有机化学品,如乙烯、丙烯、苯等单体,这些单体再经过聚合反应合成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中游为制造与加工,主要是将上游提供的单体或基础聚合物通过聚合、共聚、改性等工艺,生产出各种性能和用途的高分子材料

2025年11月08日
【产业链】我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薄膜太阳能电池上游为原材料及相关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玻璃、EVA胶膜、特殊气体、镀膜靶材、非晶硅、铟等;中游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下游为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移动能源产品等应用领域。

2025年09月29日
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高速增长 聚阴离子类占比最高 国内市场参与者阵容不断扩大

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高速增长 聚阴离子类占比最高 国内市场参与者阵容不断扩大

全球市场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出货量达10616吨,同比增长288%。其中,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出货7143吨,同比增长631%,占比65.9%,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层状氧化物市场份额占比31.2%;普鲁士正极出货占比最小,占比2.9%。

2025年09月23日
【产业链】我国钠离子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钠离子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钠离子电池上游正负极材料参与企业有格林美、容百科技、中科电气、华阳股份等;电解质参与企业有多氟多、天赐材料等;集流体参与企业有鼎胜新材、万顺新材等;隔膜参与企业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

2025年09月16日
【产业链】我国柔性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柔性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柔性电池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主要分别为硅料硅片、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生产设备等;中游为柔性锂电池、柔性纤维电池、柔性薄膜电池、柔性纸电池等柔性电池的生产。下游为可穿戴设备、柔性显示屏、医疗器械、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下滑亏损扩大 亿华通销量稳居市场第一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下滑亏损扩大 亿华通销量稳居市场第一

企业销量来看,2024年中国约有60家氢燃料电池企业系统出货,其中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销量为1328套,其次是重塑能源销量为1260套,国鸿氢能销量为623套,国氢科技销量为541套。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