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上半年我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行业领先企业中国长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64.004亿元,按产品分类,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收入占比为66.21%,约为42.38亿元;按地区分类,国内收入占比为72.53%,约为46.42亿元。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

42.38亿

66.21%

34.60亿

68.60%

7.782亿

57.33%

18.36%

系统装备

17.89亿

27.95%

13.41亿

26.59%

4.482亿

33.02%

25.05%

其他(补充)

3.734亿

5.83%

2.424亿

4.81%

1.310亿

9.65%

35.08%

按产品分类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

42.38亿

66.21%

--

--

--

--

--

系统装备

17.89亿

27.95%

--

--

--

--

--

其他(补充)

3.734亿

5.83%

2.424亿

100.00%

1.310亿

100.00%

35.08%

按地区分类

国内

46.42亿

72.53%

35.60亿

93.62%

10.83亿

89.21%

23.32%

北美

5.258亿

8.21%

--

--

--

--

--

日本及其他

4.951亿

7.73%

--

--

--

--

--

其他(补充)

3.734亿

5.83%

2.424亿

6.38%

1.310亿

10.79%

35.08%

欧洲

2.048亿

3.20%

--

--

--

--

--

南美

1.524亿

2.38%

--

--

--

--

--

非洲

536.3

0.08%

--

--

--

--

--

澳洲

177.7

0.03%

--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77.88亿元,按产品分类,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收入占比为67.19%,约为119.5亿元;按地区分类,国内收入占比为71.99%,约为128.1亿元。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

119.5亿

67.19%

99.35亿

70.60%

20.18亿

54.26%

16.88%

系统装备

47.71亿

26.82%

33.31亿

23.67%

14.41亿

38.74%

30.19%

其他(补充)

10.67亿

6.00%

8.064亿

5.73%

2.604亿

7.00%

24.41%

按产品分类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

119.5亿

67.19%

99.35亿

70.60%

20.18亿

54.26%

16.88%

系统装备

47.71亿

26.82%

33.31亿

23.67%

14.41亿

38.74%

30.19%

其他(补充)

10.67亿

6.00%

8.064亿

5.73%

2.604亿

7.00%

24.41%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28.1亿

71.99%

96.22亿

92.27%

31.85亿

92.44%

24.87%

北美

15.82亿

8.89%

--

--

--

--

--

日本及其他

12.16亿

6.83%

--

--

--

--

--

其他(补充)

10.67亿

6.00%

8.064亿

7.73%

2.604亿

7.56%

24.41%

欧洲

9.725亿

5.47%

--

--

--

--

--

南美

1.350亿

0.76%

--

--

--

--

--

非洲

945.9

0.05%

--

--

--

--

--

澳洲

253.9

0.01%

--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二、市场竞争优势

技术优势

现有4个国家级研发机构(2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复杂环境光纤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3个省部级平台,4个市级创新平台,3个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现有专利总数1295,发明专利320,实用新型专利742,外观专利233,研发技术方向广泛,产品种类多;

人才优势

已形成一支技术领先、优势互补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公司有兼职院士3,博士50,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省部级奖项获得者118,科技人员数量占比达到25%以上。

产品优势

中国长城曾研发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微型电脑、第一块电脑硬盘、第一款终端ASIC芯片、第一台显示器、第一台光纤转换器、第一台光笔图形显示终端等,是我国电脑、电源、高新电子、金融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等领域系列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

资质优势

中国长城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兴企,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首批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湖南商用密码产业示范基地等资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计算机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商汤科技市场份额最大

计算机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商汤科技市场份额最大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5月6日我国计算机视觉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7142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4970家、1817家、1672家、1325家、1122家;占比分别为28.99%、10.60%、9.75%、7.73%、6.55%。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MES行业:各大细分市场企业竞争均较激烈 本土厂商加速崛起

我国MES行业:各大细分市场企业竞争均较激烈 本土厂商加速崛起

从企业来看,我国MES市场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国际巨头与本土厂商共存,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凭借成熟技术占据较高市场份额,但本土老牌厂商如摩尔元数等凭借丰富的经验、灵活的模式和快速响应能力,正在快速崛起。新兴厂商则凭借创新模式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行业生态日益丰富。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为主流产品 英维克营收最高且国内外市场均布局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为主流产品 英维克营收最高且国内外市场均布局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155亿元,同比增长54.2%。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阿里云、网宿科技领跑市场

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阿里云、网宿科技领跑市场

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是阿里云、网宿科技、腾讯云、百度云。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占比24%,网宿科技占比20%。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用友网络、东华软件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用友网络、东华软件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3年我国工业软件制造行业CR3、CR9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9.0%、12.1%。整体来看,我国工业软件竞争激烈,且市场较为分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