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XR行业:AR设备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进入充分竞争的阶段 集中度或将下降

XR一般指扩展现实,是指通过计算机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打造一个可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这也是AR、VR、MR等多种技术的统称。通过将三者的视觉交互技术相融合,为体验者带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无缝转换的“沉浸感”。

一、行业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XR技术涵盖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多种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XR设备的性能和体验不断提升。例如,苹果推出的VisionPro等新款头显,凭借其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功能,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体验。此外,AI技术的融合也在逐步深入,提升了XR设备的智能交互能力和沉浸感。2022年,在资本的推动下,国内XR设备出货量暴增,中国扩展现实(XR)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156%,之后随着市场热度下降,扩展现实(XR)需求放缓,市场规模也随之下降,2024年市场规模下降到20.5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短期来看,中国XR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在设备市场方面,VR设备在经历连续下行后,随着一些新的内容和应用场景的开发,如更多优质VR游戏的推出、VR在房产展示、旅游体验等领域应用的拓展,实现企稳并反弹。AR设备将借助技术持续优化,如在显示效果、佩戴舒适度等方面的改进,以及在消费级和企业级市场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挖掘。

在市场营收方面,硬件设备销售仍将贡献较大比例的营收,但内容服务与行业解决方案的营收增速将更为显著。随着消费者对XR内容需求的增加,如高质量的VR影视、AR互动游戏等,内容服务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在企业级市场,针对不同行业定制的XR解决方案,如工业远程协作解决方案、医疗培训解决方案等,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其营收占比也将逐步提升。

2、供应规模

近年来,中国XR行业供应规模经历了复杂的波动。在早期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初步成熟与市场的逐步开拓,供应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众多企业看好XR行业的前景,纷纷加大投入,新建生产线,扩充产能,推动了XR设备及相关零部件的供应显著增加。然而,从2022年之后,全球XR设备出货量整体下行的趋势也影响到了中国市场。到2024年,中国市场也受到波及。国内消费级市场XR总出货量为53.50万台,同比下降26.21%。从不同产品类型来看,VR/MR设备全年出货量为32.1万台,同比大幅下滑30.67%,而AR设备全年出货量达21.4万台,同比下降18.32%。不同产品出货量的波动体现出XR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影响了整体供应规模的走向。

数据来源:IDC,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VR设备供应

在过去,VR设备曾是XR行业供应的主流。早期的VR设备主要以沉浸式头戴显示器为主,侧重于为用户提供高度沉浸的虚拟体验,在游戏、影视娱乐等领域应用广泛。诸如HTCViveOculusRift等国外品牌,以及国内的PICO等,都推出了多款VR头显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然而,当前VR设备供应面临诸多困境。从技术层面看,硬件技术近乎原地踏步,在显示效果、佩戴舒适度、续航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有限。内容制作成本高也是制约VR设备发展的重要因素,既难以移植现有游戏,又难以吸引第三方开发者投入研发,导致内容生态匮乏。产品结构上,定价高昂的高端VR头显逐渐退出消费级市场,具有空间计算功能的MR(混合现实)头显产品占有率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挤压了VR设备的供应空间。

2AR设备供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XR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近年来,AR设备供应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AR设备通常以眼镜形态的小型头戴显示器为主,具有轻便、易于携带等特点。随着显示技术的成熟,特别是MicroOLED技术构建了成本和显示效果均衡的快速落地方案,推动了一系列AR眼镜产品的上市,如XREALAir2、雷鸟AirPlusRokidMax等。这些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好评,拉动了AR设备的供应增长。在内容领域,AR技术在电商、游戏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从电商平台的试穿试戴到“AR+游戏”模式的兴起,丰富的内容生态为AR设备供应增长提供了支撑。2025AR设备线上销量大幅增长,线上销量TOP5品牌依次为雷鸟创新、XREAL、星纪魅族、RokidVITURE。从产品类型细分,分体式产品在中国AR线上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同时,搭载光波导方案的一体式AR眼镜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3MR设备供应

MR设备融合了VRAR的部分特性,能够将虚拟元素与现实世界进行更为自然的融合,并支持实时交互。早期,由于技术难度高、成本高昂等原因,MR设备供应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端科研、工业设计等专业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科技巨头开始加大在MR领域的投入与布局。苹果推出的VisionPro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虽然其定价较高且初期供应有限,但对整个MR市场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吸引了更多企业进入该领域。不过,目前MR设备在中国市场的整体供应规模仍然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的降低,MR设备有望在未来的XR行业供应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3、需求规模

近年来,中国消费级XR市场需求规模呈现出复杂的波动态势。在早期发展阶段,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XR行业热度高涨,消费级市场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众多消费者对XR设备所带来的全新沉浸式体验充满好奇与期待,纷纷尝试购买VRAR等设备,推动了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然而,从2022年之后,全球XR设备出货量整体下行的趋势影响到了中国消费级市场。2024年,国内消费级市场XR总销量为53.6万台,同比下降12.56%。其中,VR设备全年销量为26.9万台,同比大幅下滑34.55%,这主要是由于VR设备在技术提升方面遭遇瓶颈,硬件技术近乎原地踏步,显示效果、佩戴舒适度、续航能力等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且内容制作成本高导致内容生态匮乏,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受到打击。与之相反,AR设备凭借其在显示技术上的成熟,如MicroOLED技术的应用,以及在电商、游戏等领域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全年销量达26.7万台,同比增长32.18%,成为消费级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进入2025年,市场出现了新变化,其中AR设备线上销量大幅增长,成为带动整体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这表明消费级市场对AR设备的需求正在快速释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细分市场

1VR/MR

当前,VR/MR设备已从早期的笨重分体式头显向轻薄化一体机演进。2024年,中国VR/MR设备市场中,一体式头显占比超过50%,其便携性和价格优势成为主流选择。国产厂商如Pico和大朋VR通过优化光学方案和交互技术,提升了分辨率、刷新率和佩戴舒适度‌。

在中国,VR/MR硬件行业经历了从实验室到消费市场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层面,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地方政府通过产业园区建设、税收优惠等措施加速产业聚集。技术层面,5G网络的普及为VR/MR设备提供了低延迟、高带宽的传输保障,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融合则推动了内容生态的智能化升级。应用层面,VR/MR硬件已突破游戏娱乐的单一场景,向教育、医疗、工业、文旅等垂直领域渗透,形成多元化市场需求。

2022年我国VR/MR行业市场规模大爆发,市场规模达到28.2亿元,之后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购买欲望降低等因素,市场规模逐步萎缩,2024年下降至8.6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AR

AR增强现实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和实时性,在教育、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其核心优势在于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让用户能够享受沉浸感的同时进行实时互动。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还为企业带来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增值服务。

随着消费者对新兴科技产品的接受度不断提高,AR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AR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AR技术将融入更多日常生活场景,成为人们与数字世界交互的重要方式。

AR眼镜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光学、AI和供应链的突破。光学技术的进步使得AR眼镜更加轻便,AI技术的应用则提升了其实时翻译等功能,使得AR眼镜在跨语言交流中表现出色‌。例如,AR眼镜可以将语音或文本实时翻译成其他语言,并投影到镜片上,从而实现跨语言即时交流‌。此外,AR眼镜的便携性、轻量化、功能性显著提升,产品定位逐步从“技术尝鲜”转为“大众消费品”‌。

近年来我国AR行业市场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24年我国AR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9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竞争情况

我国XR行业市场呈现以下竞争格局,主要分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国际巨头(如MetaHTC、索尼)主导高端市场,本土头部企业如Pico(字节跳动旗下)、爱奇艺智能凭借性价比和内容生态占据消费级市场领先地位。

‌第二梯队‌:NrealRokid等专注细分技术突破(如AR光学模组优化或工业解决方案)。

‌第三梯队‌:中小型初创公司聚焦内容开发或工具软件,依赖差异化合作模式生存。

从集中度来看,我国XR行业的特点是市场集中度较高,但企业数量仍在快速增长。

具体到各细分市场,根据IDC最新资料显示,2023ARMR市场按出货量分布如下,CR4超过80%

资料来源:IDC,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IDC最新资料显示,2023VR市场按出货量分布如下,CR4也超过80%

资料来源:IDC,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因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XR行业集中度较高,2023CR4超过80%,不过随着XR技术的发展,新进入者数量的增加,以及新产品数量的提高,我国XR行业集中度在未来可能会有所下降,尤其是国产XR品牌的崛起,市场进入充分竞争的阶段。(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XR行业:AR设备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进入充分竞争的阶段 集中度或将下降

我国XR行业:AR设备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进入充分竞争的阶段 集中度或将下降

从不同产品类型来看,VR/MR设备全年出货量为32.1万台,同比大幅下滑30.67%,而AR设备全年出货量达21.4万台,同比下降18.32%。不同产品出货量的波动体现出XR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影响了整体供应规模的走向。

2025年07月24日
中国UV灯行业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简析:已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中国UV灯行业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简析:已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和LED相比,UV无极灯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污染、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推广UV灯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UV灯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2020-2024年,我国UV灯行业市场规模从20亿元增长至31.4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2%。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 存储器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 存储器市场需求旺盛

2025年随着关税战不断升级,中美双方都宣布对原产于两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作为中美科技博弈的关键一环,集成电路行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存储芯片市场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政策持续推动国产化

我国存储芯片市场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政策持续推动国产化

在DRAM和NAND Flash两种存储芯片市场三星、海力士和美光在这两个细分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4%、28%和23%。

2025年06月23日
碳化硅(SiC)行业将迎变革 新需求快速涌现

碳化硅(SiC)行业将迎变革 新需求快速涌现

由于SiC衬底生产工艺壁垒高,生产良率较低,全球产量具有明显的瓶颈,因此其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此外,外延片的参数性能会受到SiC衬底质量的影响,其本身也会影响下游器件的性能。由此可见,SiC衬底及外延片是SiC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行业的附加值向上游集中。

2025年06月19日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创新高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潜力巨大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创新高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潜力巨大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为3,586.45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出口金额为1,59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7.30%,出口增速超过进口增速。受益行业国产替代逐步推进,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出口/进口金额比值逐步提高,从2011年的19.14%提升至2024年的44.47%。

2025年05月14日
毫米波雷达优势明显 汽车智能化推动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毫米波雷达优势明显 汽车智能化推动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近年来,汽车智能化发展改革不断推进,毫米波雷达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的ADAS系统。2021年我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已达1274万颗,展望未来,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将不断扩大,2026年出货量有望超7000万颗。车载毫米波雷达数量也快速增长,2024年前端安装总量达到了2341万颗。

2025年05月14日
六维力矩传感器产业飞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打开应用新场景

六维力矩传感器产业飞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打开应用新场景

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已具备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中游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能力。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得到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规上工业机器人产量55.6万套,同比增长14.2%。

2025年04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