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镍三元正极需求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根据车厂和车型规划.预计2022年中/美/欧新能源汽车高镍电池渗透率20%/77%/66% ,高镍三元正极需求超40万吨。到2025年中/美/欧高镍电池渗透率30%/78%/77% ,高镍三元正极需求超150万吨,预计年均复合增速53%。或为增速最快的正极细分环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正极材料对电池性能影响重大,正极克容量往往决定电池能量密度天花板,当前动力领域铁锂、三元正极各有优劣势,长期动态共存;因三元和铁锂正极晶体结构差异,三元正极在容量和能量密度、低温性能、快充和倍率性能等方面具备优势,铁锂在成本、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方面占优
项目 | 磷酸铁锂 | 三元材料 |
化学式 | LiFePO4 | Li (NixCO1+xyMny)O2 |
晶体结构 | 橄榄石状 | 层状 |
价格(万元/吨,2022.4月均价) | 16.5 | 39.4 |
正极比容量(mAh/g) | 140-160 | 150-210 |
电池能量密度(Wh/kg) | 120 | 200 |
理论容量(Ah/g) | 170 | 278 |
首次充放电效率 | 95%-97% | 85%-88% |
循环寿命(次数) | 3500 | 2500 |
安全性能(分解温度,摄氏度) | 700 | 200 |
稳定性 | 强 | 弱 |
应用领域 | 中低端乘用车、商用车 | 中高端乘用车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量产8系产品较5系产品克容量提升30mAh左右,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显著,三元正极材料高镍发展趋势确定。
8系产品较5系产品克容量提升
材料 | 可逆比容量(mAh/g) | 电压(V) | 压实密度(g/cm3) |
NCM523 | 165-170 | 3.66 (2.7-4.3) | 3.5 |
NCM622 | 170-175 | 3.65 (2.7-4.25) | 3.5 |
NCM811 | 190-200 | 3.61 (2.7-4.2) | 3.5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1年底以来,三元和铁锂电芯价格经历了2轮提价周期,三元与铁锂电芯价差已从24%缩小至当前的10%,价差绝对值从0.13元/wh缩小到当前的0.08元/Wh,三元性价比悄然回升。
日期 | 铁钾正极 | 三元正极 | 正极价差(万元/吨) | 三元/铁锂正极溢价 | 度电成本价差(元/wh) |
2022-06 | 15.5 | 32.6 | 17.1 | 52% | 0.02 |
2022-03 | 16.8 | 36.3 | 19.5 | 54% | 0.023 |
2021-12 | 10.3 | 24.6 | 14.3 | 58% | 0.019 |
2021-09 | 5.9 | 17.8 | 12 | 67% | 0.017 |
2021-06 | 5.2 | 14.8 | 9.6 | 65% | 0.014 |
2021-03 | 4.5 | 14.6 | 10.1 | 69% | 0.015 |
2020-12 | 3.5 | 11.8 | 8.3 | 70% | 0.012 |
2020-09 | 3.5 | 11.6 | 8.1 | 70% | 0.012 |
2020-06 | 3.7 | 11.6 | 8 | 69% | 0.012 |
2020-03 | 4.1 | 13.2 | 9.1 | 69% | 0.013 |
2019-12 | 4.3 | 14.1 | 9.9 | 70% | 0.015 |
2019-09 | 4.6 | 13.5 | 8.9 | 66% | 0.013 |
2019-06 | 4.8 | 14 | 9.2 | 65% | 0.013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显示,在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之前,硫酸镍为高镍三元电池第一大原材料成本来源,占比电池总成本约20%;目前在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硫酸镍成本占比17%,位列第二,横向比较NCM523以及LFP成本结构后,镍价下降将带动高镍成本下降,考虑比容量优势,电池层面具备成本竞争力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Y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中国高镍三元正极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