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与会专家指出,人工智能既是实现精细化能碳管理的关键工具,也是能源系统的新增负荷。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强调,全球经济正转向对清洁能源与核心技术的“技术依赖型”发展模式,而AI将成为这一进程中的关键变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则提出,未来能源系统将呈现绿色低碳化与数字智能化深度融合的趋势,AI技术将加速能源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
为应对AI高算力需求与绿色低碳目标之间的矛盾,论坛提出四大解决方案:
四大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 相关内容 |
技术内核双节能 | 软件层面通过优化算法训练更高效的专业模型,从源头节约算力;硬件层面采用液冷等先进技术及AI自优化系统,大幅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
能源保障新突破 | 发展长时、可靠的储能技术,保障AI算力中心稳定运行绿色电力,并使其具备参与电网调度的能力。 |
市场机制强支撑 | 运用AI量化评估企业绿色绩效,引导资本市场助力绿色转型。 |
系统集成破孤岛 | 发布“能碳智算中枢”核心成果,旨在实现对“能源流、碳流、数据流”的一体化协同管理和全局优化,标志着从分散应用迈向系统性顶层设计的关键一步。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此次论坛凝聚了产学研各界的共识,展现了通过技术创新与顶层设计推动AI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决心。专家表示,这一系统性路径不仅为中国AI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也为全球应对算力能耗挑战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能碳智算中枢”等成果的落地,AI与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注:上述信息仅作参考,图表均为样式展示,具体数据、坐标轴与数据标签详见报告正文。
个别图表由于行业特性可能会有出入,具体内容请联系客服确认,以报告正文为准。
更多图表和内容详见报告正文。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AI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目录大纲:
【第一部分 行业定义与监管 】
第一章 2020-2024年中国AI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AI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AI行业相关定义
二、AI特点分析
三、AI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四、AI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2)采购模式
(3)销售/服务模式
五、AI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AI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AI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AI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三节 AI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AI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AI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AI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二章 中国AI行业监管分析
第一节 中国AI行业监管制度分析
一、行业主要监管体制
二、行业准入制度
第二节 中国AI行业政策法规
一、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二、主要行业标准分析
第三节 国内监管与政策对AI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部分 行业环境与全球市场】
第三章 2020-2024年中国AI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环境与对AI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
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对AI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中国社会环境与对AI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环境与对AI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中国AI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五节 中国AI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六节 中国AI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AI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AI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AI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AI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AI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七节 中国AI行业风险分析
一、AI行业宏观环境风险
二、AI行业技术风险
三、AI行业竞争风险
四、AI行业其他风险
第四章 2020-2024年全球AI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AI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AI行业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AI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AI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AI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AI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AI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AI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AI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AI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洲AI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AI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AI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洲AI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5-2032年全球AI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5-2032年全球AI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部分 国内现状与企业案例】
第五章 中国AI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AI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AI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中国AI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二、中国AI行业市场规模
三、中国AI行业市场规模解析
第三节 中国AI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一、中国AI行业供应规模
二、中国AI行业供应特点
第四节 中国AI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一、中国AI行业需求规模
二、中国AI行业需求特点
第五节 中国AI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 中国AI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
第六章 中国AI行业产业链及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AI行业产业链综述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产业链运行机制
三、AI行业产业链图解
第二节 中国AI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一、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上游产业对AI行业的影响分析
三、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四、下游产业对AI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AI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细分市场一
二、细分市场二
第七章 2020-2024年中国AI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第一节 中国AI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AI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二、中国AI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AI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AI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中国AI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AI行业竞争特征分析
一、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二、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三、企业所有制分布特征
第八章 2020-2024年中国AI行业模型分析
第一节 中国AI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波特五力模型原理
二、供应商议价能力
三、购买者议价能力
四、新进入者威胁
五、替代品威胁
六、同业竞争程度
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结论
第二节 中国AI行业SWOT分析
一、SWOT模型概述
二、行业优势分析
三、行业劣势
四、行业机会
五、行业威胁
六、中国AI行业SWOT分析结论
第三节 中国AI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PEST模型概述
二、政策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五、技术因素
六、PEST模型分析结论
第九章 2020-2024年中国AI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AI行业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 中国AI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AI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 AI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AI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2025-2032年中国AI行业价格影响因素与走势预测
第十章 中国AI行业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AI行业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AI行业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AI行业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十一章 2020-2024年中国AI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AI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AI行业区域市场分布的因素
二、中国AI行业区域市场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AI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AI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东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东地区AI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东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AI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中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中地区AI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中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AI行业市场分析
(1)华南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AI行业市场现状
(3)华南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节 华北地区AI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北地区AI行业市场分析
(1)华北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
(2)华北地区AI行业市场现状
(3)华北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六节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概述
二、东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东北地区AI行业市场分析
(1)东北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
(2)东北地区AI行业市场现状
(3)东北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七节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南地区概述
二、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南地区AI行业市场分析
(1)西南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
(2)西南地区AI行业市场现状
(3)西南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八节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西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北地区AI行业市场分析
(1)西北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
(2)西北地区AI行业市场现状
(3)西北地区AI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九节 2025-2032年中国AI行业市场规模区域分布预测
第十二章 AI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可能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一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二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三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四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五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六节 企业六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七节 企业七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八节 企业八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九节 企业九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十节 企业十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部分 展望、结论与建议】
第十三章 2025-2032年中国AI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AI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中国AI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二、中国AI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AI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AI行业规模发展预测
一、中国AI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AI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AI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AI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AI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AI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第十四章 中国AI行业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观研天下中国AI行业研究综述
一、行业投资价值
二、行业风险评估
第二节 中国AI行业进入策略分析
一、目标客户群体
二、细分市场选择
三、区域市场的选择
第三节 AI行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一、AI行业产品策略
二、AI行业定价策略
三、AI行业渠道策略
四、AI行业推广策略
第四节 观研天下分析师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