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也就是对围绕人群空间即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进行治理,主要包括污染物减排和环境修复,而污染物减排是关键,因此水环境治理应该以污水处理为主,以环境修复为辅。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财政部、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支撑能力建设,健全调查体系和长效监测机制,加快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本底调查。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部分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5年6月 |
财政部、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
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支撑能力建设,健全调查体系和长效监测机制,加快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本底调查。 |
2025年6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
加强江河水环境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进重要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提升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河湖。完善全国地表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高数智化监测预警能力。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深入推进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建成排污口监测监管体系。持续推进河湖库清漂。加强沿河湖矿山、化工园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水环境风险隐患综合治理。 |
2025年5月 |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
加强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针对性实施氮磷总量控制,减少入湖库污染负荷。 |
2025年3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 |
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
推动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助力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协同削减,提升设备能效碳效水平,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企业扩展温室气体减排、新污染物治理、新兴固废处置等业务。 |
2024年12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
推进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垃圾处理计量收费,优化污水处理收费政策。 |
2024年10月 |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 |
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
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园区、城市新区、城镇及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的支持力度,推进重点河湖沿线管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城市适度超前 |
2024年9月 |
生态环境部 |
关于以高水平保护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实施意见 |
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推动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和鄱阳湖、洞庭湖、巢湖、洪湖等重要湖泊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改善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生态环境面貌。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保障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用水。加强长江、洞庭湖、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协同推进黄河流域山西段、河南段总氮污染控制。推进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管,着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
2024年6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 |
拓展高效节水灌溉、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和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市场,创新合同节水管理模式。 |
2024年3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
深化流域水环境分区管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流域内水源涵养区、河湖水域及其缓冲带等重要水生态空间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2024年2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 |
关于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 |
结合土壤盐渍化防治,鼓励矿井水处理达标后用于国土绿化。在黄河流域严重缺水地区,鼓励将矿井水处理达标后用于牧区,代替地下水和地表水,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可将矿井水处理达标后用于流域生态用水。 |
2024年2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
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结合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能改造,系统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 |
2023年12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
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优化调整水功能区划及管理制度。 |
2023年12月 |
生态环境部 |
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的指导意见 |
强化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的收集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防止对地下水和周边地表水、大气等造成污染。 |
2023年9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 |
坚持以水定产。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约束,根据可用水量,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布局和规模,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
2023年6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 |
关于补齐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短板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的通知 |
补齐城乡垃圾污水治理短板。加强城市垃圾、污水、厕所、清扫保洁等公共卫生环境设施建设,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合理布局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 |
2023年5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 |
加强河湖监管巡查,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河道河湖清淤整治清障、生态整治修复、水系连通,改善河湖水循环和水动力条件,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各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水环境治理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发布的《关于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的意见》。
我国部分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一)
省市 |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上海市 |
2025年8月 |
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 |
提升水环境污染精准溯源能力,强化水质荧光指纹技术深度应用,加强重点流域水质异常情况溯源。 |
福建省 |
2025年8月 |
关于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的意见 |
推进水环境系统治理。系统推进农业源、工业源、生活源污染治理,实施入河排污口全过程监管,加强河流新污染物防控。强化畜禽水产养殖业规模化建设、清洁化生产,推进畜禽水产养殖业抗生素污染防治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化闽江、九龙江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干支流、湖库、沟渠同治,推进其他重点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保护治理。到203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全国前列,水产养殖尾水全面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 |
北京市 |
2025年7月 |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 |
重点围绕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等,实施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和污染风险管控措施。 |
河南省 |
2025年4月 |
河南省“净水入黄河”工程实施方案 |
深化城镇水环境治理。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工程,以伊洛河、蟒河、汜水河、二道河、宏农涧河、沁河等黄河支流沿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区域为重点,有序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或改扩建。加快推进“混错接”和“老破旧”雨污水管网更新改造,加强城镇污水雨季溢流污染控制,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巩义市、新安县、温县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到2025年年底,基本消除有关县(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 |
河北省 |
2025年3月 |
关于保障市政有关行业规范管理良性运行的指导意见 |
坚持分类管控,科学执行标准。各地要对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分流域分区域进行管控,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河北省重点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得盲目提标。既有设施超过现行标准的,要对照水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调整。 |
天津市 |
2024年9月 |
天津市工业技术改造行动方案(2024—2027年) |
面向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纺织、造纸、皮革、食品等已出台取(用)水定额国家标准的行业,推进工业节水和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工业冷却循环和废水处理回用等系统,更新一批冷却塔等设备。 |
山西省 |
2024年6月 |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山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
实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配合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系统调查评估全省地下水环境状况,协同推进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有序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严控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环境风险。 |
黑龙江省 |
2024年5月 |
绥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利用与修复,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 |
江苏省 |
2024年3月 |
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
定期开展港口危险货物堆场、储罐、装卸船(车)作业集中区域安全风险评估,加强重大危险源防控,健全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机制。 |
山东省 |
2023年6月 |
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兴水的实施意见 |
推动已建创新平台提质升级。持续加强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现代水网建设与运行管理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山东省推广工作站、山东省水利科技推广中心、河海大学(潍坊)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平台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争取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龙头作用。大力支持创新工作室建设。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部分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二)
省市 |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2025年4月 |
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
加强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防控,建立健全跨流域、跨区域、跨部门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平陆运河、西江、漓江、北部湾等重点流域海域区域环境执法。 |
海南省 |
2025年4月 |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规划建设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
完善城镇给排水设施。健全居住社区等区域给水排水设施建设、验收、运维管控机制。新建居住社区应同步规划建设给水、污水和雨水管网,同步建设支线管网和接户管,并同步投入使用。建成区生活污水、雨水排水分别纳入永久性污水、雨水排放系统。落实城镇给水排水管网设施周期性排查机制,推进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补空白,加快老化管网设施更新改造。各市县要合理保障市政给水排水设施管网运行维护费用,推行“厂网一体”专业化运行维护,推动居住社区内部给水排水管道设施委托给供水企业等专业化运维单位负责。 |
重庆市 |
2025年2月 |
重庆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
聚焦解决潜力地区产业支撑能力不足问题、推动老化管道更新改造、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抓好国家赋予的试点任务,联动推进“小县大城”“强镇带村”等市级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区县走在前列、率先突破,打造一批“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
广东省 |
2025年1月 |
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 |
加强污水脱氮除磷、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等抗逆高效微生物和酶制剂的开发及应用。开展专用生物制剂、水生生物在面源污染控制、黑臭水体消除等领域的示范应用。鼓励运用生物技术实现废水、活性污泥等的资源化利用。探索建立多维度生物传感与环境监测体系。 |
2024年9月 |
关于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意见 |
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加强水源地保护、上下游治理,持续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和温泉品质。 |
|
贵州省 |
2024年4月 |
贵州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
推动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和垃圾焚烧厂处理工艺更新改造,进一步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到2027年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024年2月 |
2024年项目投资攻坚年行动方案 |
高质量实施一批城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以及其他污染治理等项目。 |
云南省 |
2024年1月 |
云南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
加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保护,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及污染风险管控。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水环境治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