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优化产业布局 提升高端供给水平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加强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和应用,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提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海洋装备等关键领域,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培育一批集群标杆,探索在集群中试点建设一批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3月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2021年10月 国务院 “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2021年12月 国务院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
2022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 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 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发挥产融合作平台作用,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基金、保险、专项再贷款等各类金融工具,促进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
2022年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先进计算等技术创新和应用。
2022年12月 国家发改委 “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海洋装备等关键领域,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培育一批集群标杆,探索在集群中试点建设一批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
2023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面向数字经济等发展需求,优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布局并提升高端供给水平,增强材料、设备及零配件等配套能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落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部署,制定研发、攻关、金融等系列综合政策。提升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化保障能力。加强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

省市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湖南省 2023年3月 湖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展“大智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硬件、基础软件、基础电子元器件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搭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一批数据中心建设,打造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5%以上。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23年3月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强区五年计划的实施意见 推进半导体材料、蓝宝石等电子元器件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在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突破。
北京市 2023年7月 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 落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部署。制定研发、攻关、金融等系列综合政策。提升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化保障能力。加强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江苏省 2023年5月 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 争取海关特殊监管区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参照综保区内有关政策,试点开展保税检测、保税研发业务。
广东省 2023年8月 广东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海洋牧场等产业,新增若干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上海市 2023年11月 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加大特色产业园区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优化集成电路产业海关监管模式,扩大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试点范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监控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应用 “船舶AI智能监控”

我国及部分省市监控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应用 “船舶AI智能监控”

为促进监控设备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广应用“智能卡口”“船舶AI智能监控”,提高船舶安全监管水平。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模拟芯片行业相关政策:聚焦未来先进信息化芯片研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模拟芯片行业相关政策:聚焦未来先进信息化芯片研发

为了进一步推动模拟芯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面向新一代显示、通信、芯片等信息领域,聚焦未来先进信息化芯片研发、高精度时间频率服务、新型显示产品测评等方向计量测试需求,开展计量关键技术攻关。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表行业相关政策:培育智能穿戴等新消费增长点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表行业相关政策:培育智能穿戴等新消费增长点

为促进智能手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发布《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推动高端化跃升。深化物联感知、智能控制、人机交互等技术在家电、家具、照明、手表等终端消费品的应用,推动智能产品跨品牌互联互通。

2025年08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门锁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 促进家电换“智”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门锁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 促进家电换“智”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门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等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组织汽车、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数码产品等重点品类专题活动,稳住大宗商品消费。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压力传感器行业相关政策:面向造纸等流程型行业推广应用智能传感器

我国及部分省市压力传感器行业相关政策:面向造纸等流程型行业推广应用智能传感器

为促进压力传感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探索集成高密度神经记录传感器、超低功耗植入式芯片的新型产品,创新脑意图识别功能,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脑机接口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壮大脑机接口领域领军企业

我国及部分省市脑机接口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壮大脑机接口领域领军企业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脑机接口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脑机接口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光伏组件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建光伏发电设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光伏组件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建光伏发电设施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光伏组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光伏组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江苏省发布的《“品质江苏”建设行动方案》、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

2025年07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