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自贸区协同改革行动发展主要指标

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创新促开放,依托“两化”“五基地”建设,强化扩权赋能、区域协同和制度创新,持续释放改革动能,努力建设成为全省自贸协同标杆,纳入“四川自贸区成都片区组成部分”。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一)以扩权赋能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发挥协同改革先行区先行先试优势,持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获得更大改革自主权,提升产业发展自由度。全力赋能审批便利,争取中外合资和合作医疗机构设置、外国人签证证件受理签发、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等权限办理地点前置,扩大“温江事、温江办”范围,降低企业成本。精准争取政策试点,聚焦离岸服务外包、离岸人才创新、医疗服务扩大开放等领域,积极争取放宽国际新药准入、外籍医师执业年限、社会办医疗机构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等政策试点,加快形成产业先发优势。抢抓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调整以及国际区域自贸协定签订释放的市场准入机遇,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市场规则、法律法规等制度规范与国际一流标准接轨,大力招引一批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外资企业。

 

(二)以区域协同提升对外开放能级

积极探索协同发展新路径,持续通过区域协同补短板、强弱项、拓影响,进一步提升开放能级。推动政策制度共享,瞄准北京、上海、深圳、海南等服务业先行开放区域,围绕医疗服务、金融创新、服务贸易、人才引进等开展战略合作,争取将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等政策辐射范围延伸至温江。推动区位便利共享,积极与区内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来往密切的国内外口岸城市建立联系,加强双方在贸易互通、产业联动、资源共享等领域合作,畅通产业发展内外循环通路。推动自贸红利共享,密切与自贸港、自贸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等拥有先行先试身份区域的联系,牵头成立自贸协同改革创新联盟,搭建产业合作、信用信息共享等平台,联动参与重大制度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共同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三)以改革创新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紧扣生物医药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在制度创新领域持续开展差异化探索,以先行先试为企业发展赋能。创新实施保税降本行动,积极申建具有温江产业特色的公用型保税仓,提高CRO 企业国际竞争力。精准开展优化监管行动,依托成都医学城研发供应链服务平台和关地一体协同监管体系,持续优化创新研发和检验检测用特殊物品、实验动物、人类遗传物质的监管模式,不断提升快审快放水平,实现温江企业与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密切协同。大力推进贸易畅通行动,探索以“边境口岸检验检疫、内陆地区隔离清关”打通中欧班列花木进口通道,争取天府国际机场进境植物种苗指定口岸隔离场所等开放载体在温落地,推动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中欧花木全球供应链枢纽平台。加快建立支持外商平等进入本地市场制度,提高政府采购、产业政策透明度、稳定性和可及性,有效破除市场准入的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最大限度地吸引外商进入本地市场。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着力构建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外商信息报告制度和外商投资信息公示平台。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自贸区协同改革行动

通关便利化行动

建立与海关、口岸办的常态协调机制,拓展成都医学城研发供应链服务平台功能,建成生物医药研发物品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推动生物医药通关便利化机制加快构建。依托花木进出口园区探索借鉴进口食品领域“预检快放”等创新监管措施,建立进口种苗快速检疫通关绿色通道,推动提高中欧班列沿线海关信息互换和监管结果互认水平,鼓励企业获得AEO 认证,大幅压缩通关时间。

保税降本行动

探索以电子围网方式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外帮助企业节省进口高价值研发设备、试剂耗材关税,同步设立以生物医药为特色、满足GSP 标准、提供保税仓储等特色服务的公用型保税仓,为区内企业开展国际贸易降本增效。

境内外医疗服务需求对接行动

打造具备资源展示、健康助理、预约挂号等功能的国际医疗服务咨询中心,加强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高端医疗资源对接,吸引更多境内外人士来温检验检测、精准治疗、康复康养。

境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行动

通过精准医学孵化器等在以色列、印度等国远程孵化项目,依托三医创新中心打造离岸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离岸项目提供公司注册、证照办理、生活配套等落地服务,以及环评/安评、生产许可证办理、临床试验机构、投融资等三医类资源对接,吸引境内外人才以柔性方式参与温江产业发展。

药械产品转化匹配行动

搭建药械合同生产对接平台,精准对接药械研发和生产制造两端需求,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和生产企业提供配对、政策咨询、商业保险等服务,推动更多创新药械在温落地转化。

 

资料来源: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为促进在线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鼓励各地运用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开展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为促进旅游景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组织非遗促消费活动,支持非遗工坊、旅游景区等场所推出一批非遗产品和体验活动。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康养旅游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为促进循环经济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等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为促进城市更新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修复城市湿地,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生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以及具有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的科研院所等,开发生态文化展示、体验等服务功能,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

2025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